“你也和我一樣沒吃午飯嗎?”
現(xiàn)在的沿海地區(qū),當(dāng)人們坐在一起的時候,可能會不經(jīng)意地聽到人們說:現(xiàn)在的人多幸福??!吃穿不愁,足不出戶,便聞天下大事。是??!早在二十世紀(jì)六、七十年代,有位叫做李鑒堯的作者看到新中國與解放前相比的巨大變化,就興奮地借景抒情寫了一首歌《馬兒喲,你慢些走》:
馬兒喲,
你慢些走喂,慢些走哎!
我要把這壯麗的景色看個(阿?。颍?p> 看個夠!哦噢!
社會主義建設(shè)改換了天地,
勞動歌聲響遍了田野山頭。
沒見過一隊隊汽車云中走,
沒見過千里平川跑鐵牛。
沒見過渠水滾滾上山繞,
沒見過天旱地澇保豐收。
沒見過深山密林修工廠,
沒見過公路通到深山溝。
哎……,哎……
祖國?。?p> 我愛你壯麗的景色,
我想看個夠,總也看不夠!
………
轉(zhuǎn)眼間,我們的國家經(jīng)過五十年的發(fā)展,由于近三十年發(fā)展的思路對頭,到了新世紀(jì)后人們的生活就更好了,不少在中青年時候受過苦的老人們,正像當(dāng)年的皇帝一樣,在探索用什么妙方來延年益壽,生怕不知不覺間就離開了人世。這些老人,有的覺得西藥好,吃起來方便,而有的則喜歡中藥;有的覺得湯劑好,比較本份,而有的則認為打針見效快;有的覺得進口藥比較先進,而有的則認為還不如國產(chǎn)藥地道;有的覺得吃藥好,但也有的認為不如古人說的養(yǎng)生經(jīng)有根據(jù):“家中老婆丑,飯后百步走,壽年九十九”——搞點鍛煉更能提高身體素質(zhì)。要說這老人企盼長生的心態(tài),仿佛就是上面那首歌的翻版:
時間喲,
你慢些走喂,慢些走哎!
我要把這幸福的生活過個(阿?。?,
過個夠!哦噢!
改革開放改變了中國,
億萬人民從此幸福自豪。
親身感受祖國的繁榮富強,
怎不教人笑在臉上,
喜在心頭。
哎……,哎……
祖國??!
我愛你日新月異的美好!
我想看個夠,總也看不夠!
我只能企盼自己長生不老。
哦阿噢阿啊……
國家現(xiàn)在比過去強,生活現(xiàn)在比過去好——這點我是有同感的。就說交通吧,過去,我們國家的交通哪有像現(xiàn)在這么好:天上民用航空極為方便,地上高速公路四通八達,鐵路網(wǎng)也星羅棋布、縱橫交錯。你若要想上一趟BJ,去一回上海什么的,就那么幾個小時功夫。所以,我對國家這三十年的發(fā)展是有認知感的。說得近一點,我于1992年剛到深圳的時候,因為所在單位與佛山地區(qū)有業(yè)務(wù)聯(lián)系,經(jīng)常要到佛山、南海一帶走動,早上八點鐘出門,經(jīng)西麗——東莞——廣州再到佛山南海,中間到了東莞就到了吃午飯的時間,吃了午飯再趕路,到了南海已是下午三點鐘了,路上花了七個小時。而現(xiàn)在,我們驅(qū)車到廣州只要50分鐘,加上到南海30分鐘,一個半小時就到了。
說得再遠一點,平遠到廣州大致有400來公里,現(xiàn)在是全高速,一般五個小時就到了。而1977年至1980年我到廣州讀書的時候,從平遠出發(fā),途經(jīng)興寧、五華、龍川、河源、博羅、增城,然后再到廣州,全程430公里,要花十多個小時。早上四點多從平遠縣城出發(fā),如果一路順利的話,到了五華的華城大約是早上九點鐘,下車吃早飯后再趕到博羅的楊村已將近下午兩點,就吃午飯了,然后上路,到了廣州已經(jīng)是晚上五、六點鐘了。在廣州讀書的時候,雖然來回路費基本上要花費父親一個月的工資,但父親怕我在寒暑假期間留在廣州出現(xiàn)意外,故每逢假期都叫我回平遠老家。我在這條路上來回走動兩、三年,少說也有十趟,有一個故事讓我久久不能忘懷。
這個故事的起因也是因為當(dāng)時國家窮,人民生活困難??!
有一次,我們的客車從平遠出發(fā)到廣州,途經(jīng)黃槐的地方上了幾個乘客,汽車接著往前開,三個小時后到了華城。這時,從平遠來的乘客理所當(dāng)然地到了“地方國營華城飯店”吃早飯了。當(dāng)時吃飯的標(biāo)準(zhǔn)其實不算高,也就是三兩糧票兩角錢就能買到一頓飯吃。而那些半路上來的幾個乘客可能在家中吃過早飯,下車在洗手間溜達一回后就在汽車旁邊等候上車。
客車接著往前開,到了河源燈塔的時候,已經(jīng)走了一半路了,這時,平遠班車就要換司機了,只見先前開車的司機下得車來,與等候換班的司機一起檢查了四個汽車輪子的氣壓,將車鑰匙交給接班司機,然后,非常慶幸地說了一句:“大吉利是!”就回旅店休息去了。而我們一車人還是往廣州方向趕路。
下午三點多的時候,到了楊村,司機說:“下來吃午飯!”我們便魚貫而下,到了“地方國營博羅楊村飯店”,爭先恐后地排著隊,買了飯菜,便狼吞虎咽般吃起午飯來。也許我這個人身上有不少缺點——不說也罷,但有一個優(yōu)點確實值得贊賞,那就是效率高,無論是做事還是吃飯、睡覺,都是如此。當(dāng)我三下五除二地吃完自己的飯,回頭一看,有的乘客還在那里排隊買飯票,等待服務(wù)員端飯菜出來呢!
我吃完飯,心滿意足地喝了一杯茶,拿了一支牙簽,一邊捅著牙齒一邊往汽車旁邊走去。在汽車旁邊,已經(jīng)有幾個人也在用牙簽捅著牙齒,一般說來,表明他們也已經(jīng)吃飽了。我想:“外面的世界不一樣??!說我效率高,那是在家里,你看,一出門,別人不是比你吃得更快嗎?”
這時,只見先前從黃槐上車的小伙子也用牙簽捅著牙齒,主動走到我跟前,親近地低聲問道:“你也和我們一樣,沒有吃午飯嗎?”我一愣,久久沒有會過意來,那小伙子便不好意思地走開了。
也是在五、六年之后,我已經(jīng)為人之父了。隨著兒子不斷長大,他對生活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每當(dāng)我看到兒子坐在吃飯桌旁,掃視了一眼飯桌后吵鬧著說“沒有菜下飯”的時候,我就會回想起我小時候吃飯時飛快地把自己的飯吃完后仍久久不肯離開吃飯桌,等待人們多給一口飯的情形。這時,我會不客氣地告誡兒子說:“這樣的飯菜,你如果吃得到老,就該笑死了!”
當(dāng)然,我的腦海中也會閃現(xiàn)當(dāng)年前往廣州途中這位年輕人問我:“你也和我們一樣,沒有吃午飯嗎?”的情景。還有,他嘴上那根晃動著的牙簽也是令人久久不能忘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