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短篇

歷史上最意難平的事

44我曹羲,我翻盤

歷史上最意難平的事 三國孫雨單 1637 2025-08-12 22:22:49

  44我曹羲,我翻盤025-08-12 22:22

  曹羲作為曹爽的二弟,在高平陵之變中同樣身處危局,但與曹訓相比,他更具文韜素養(yǎng)與朝堂聲望(曾參與制定禮儀制度,與朝臣交往更深)。若以“翻盤”為目標,可依托自身優(yōu)勢制定差異化策略,以下是基于歷史邏輯的推演:

  一、核心優(yōu)勢:以“文治聲望”破解輿論困局

  司馬懿政變的核心武器是“道德批判”(指責曹爽集團“敗壞綱紀”),而曹羲恰恰是曹爽兄弟中唯一具備“儒臣形象”的人(史載其“以禮讓稱”)。需放大這一優(yōu)勢:

  ?重塑個人形象:公開痛斥曹爽某些“僭越行為”(如私用禁物),表明“兄弟雖親,國法更重”,與兄長的“擅權”切割,爭取朝臣同情。

  ?搶占道德高地:以“維護禮法”為旗幟,指責司馬懿“以武力脅迫幼主”,違背“周公輔政”的古訓,尤其向太常、光祿勛等掌管禮儀的官員喊話,喚醒其對“君臣名分”的堅守。

  ?利用東宮舊誼:曹羲曾負責太子屬官事務,與魏帝曹芳的侍從官(如中庶子、洗馬)有舊交,可通過他們向皇帝傳遞“愿以死護持宗廟”的信號,為后續(xù)接觸皇權鋪路。

  二、力量整合:以“人脈網絡”撬動潛伏勢力

  相較于曹訓側重軍事動員,曹羲的優(yōu)勢在于朝堂人脈與士族關系:

  1.策反中間派朝臣

  司馬懿集團中的“溫和派”(如陳泰、鐘毓)與曹羲有共事之誼,可秘密聯(lián)絡,強調“司馬懿此舉已動搖國本”,承諾“平亂后由士族共掌朝政”(契合門閥利益),而非曹爽獨攬大權。尤其可利用蔣濟“只罷官不流血”的承諾,逼迫其兌現(xiàn)(歷史上蔣濟因曹爽被殺而自責至死,可見其內心矛盾)。

  2.激活禁軍文職系統(tǒng)

  曹羲曾參與禁軍制度改革,與中護軍府的長史、司馬等文職官員關系密切(這些人掌握軍籍、調度文書等關鍵信息)??赏ㄟ^他們偽造“兵符勘合”,干擾司馬懿對禁軍的控制權,甚至策動部分營兵“因符信混亂而暫不服從調遣”。

  3.聯(lián)合“失意士族”

  曹爽執(zhí)政時雖打壓部分士族,但也提拔過李勝等寒門官員,這些人在政變后必遭清算,是天然盟友。曹羲可秘密聯(lián)絡他們,以“恢復九品中正制平衡”為誘餌(承諾不偏袒宗室),爭取其家族支持。

  三、策略執(zhí)行:以“緩”制“急”,瓦解司馬懿的“速勝邏輯”

  司馬懿發(fā)動政變的關鍵在于“速戰(zhàn)速決”(怕夜長夢多引發(fā)兵變),曹羲需反其道而行:

  ?短期(政變后 1-3日):若未被軟禁,可主動入宮“請見皇帝”,在朝堂上公開與司馬懿辯論,質問其“為何不先奏請?zhí)螅ü螅┍闵米哉{動兵馬”(曹魏制度規(guī)定輔政大臣需太后背書),拖延時間以暴露其“程序非法性”。

  ?中期(3-10日):若已被監(jiān)控,可通過妻子、子女等家屬傳遞密信(士族聯(lián)姻關系復雜,其妻可能來自潁川荀氏、河內司馬氏旁支等),利用姻親網絡向地方士族(如豫州賈逵家族、兗州畢軌舊部)施壓,讓他們以“地方不穩(wěn)”為由請求皇帝“還都許昌”(脫離司馬懿控制區(qū))。

  ?長期:構建“禮法同盟”:若能逃脫控制,可前往鄴城(曹魏別都),依托當地的宗室(如燕王曹宇)與太學博士(掌控輿論話語權),發(fā)布《討逆檄文》,列舉司馬懿“破壞曹操制定的宗室輔政制度”“擅自廢立官員”等罪狀,以“維護太祖(曹操)禮法”為名號召天下響應。

  四、風險控制:以“士族利益”為底線的妥協(xié)空間

  ?核心籌碼:若司馬懿提出和解,可接受“曹爽退位、保留宗室爵位”的條件,但必須堅持“由皇帝親政”“司馬懿歸政后不得干預朝政”,將矛盾轉化為“皇權與權臣的博弈”,而非“宗室與士族的對抗”。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