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xiàn)代言情

還珠續(xù)編

28 張書勛散盡家財

還珠續(xù)編 都市放牛1 5647 2025-06-23 21:09:45

  永琪主要他還是想知道關(guān)于李若凡已經(jīng)故去的舅媽生前的一些信息,他很疑惑為什么她會保存有乾隆贈送的扇面?

  據(jù)李家人所說,此扇面為已經(jīng)過世的舅母生前所有,是自己的表哥托她暫時保管,也許這個女人就是姨母所說的居住在揚州的那個女人也不一定。

  話說這一天的上午,永琪獨自一人往李家而去,這李家位于護城河附近,屬于城中村,周邊被繁華鬧市所包圍,距離揚州最繁華集市半里之遙,卻顯得格外雜亂不堪,各種垃圾隨意堆放,永琪上次來過一回,不曾仔細留意,這次再來,便有些尋不著門庭了。于此來來回回折騰了幾趟,越發(fā)迷糊了。

  正在躊躇犯難之間,這時從拐角處走出一個女孩子,步伐匆忙,差點和永琪撞上,永琪認得這正是李家姐妹,因為她倆是雙胞胎,一時分辨不出這是姐姐還是妹妹,還是那女孩子先認出了永琪。

  這女孩子是其中的妹妹李如菲,姐姐若凡冷峻少言,妹妹活潑話多,簡單地打過招呼之后,也不待永琪說明來意,如菲拉著永琪說道:艾公子,我們邊走邊說吧。

  永琪莫名其妙,如菲急得一跺腳,說道:姐姐被書勛哥叫到對面酒店去了,好長時間也沒回來,媽媽讓我過去看看。永琪越聽越糊涂,如菲來不及解釋,引著永琪往前走。

  穿過幾條街,來到一處酒店門口,兩人上到二樓,果然看到若凡,端坐在凳子上,和她對坐的是一位三十左右,書生模樣的人,濃眉大眼,膚色黝黑,相貌卻是一般,眉宇之間,頗有一股浩然正氣。

  永琪隨如菲上樓,這才看清若凡神情漠然,一言不發(fā),與那書生默然對坐,如菲近前沖書生說道:書勛哥。

  那書生見是如菲,說道:如菲,你來了?雖然只是一句簡單的回答,卻也看得出平日里關(guān)系親密,如菲又悄聲問若凡道:姐姐,媽媽可著急了,問你和書勛哥究竟怎么了?

  若凡尚未回話,張書勛道:若凡,我和你姐要辦點事情,你先坐在一旁觀看,記得不要出聲。

  如菲道:你們究竟葫蘆里賣的什么藥?這么神秘?

  張書勛道:你一會兒就知道了。

  這時他也看到一同隨來的永琪,便沖他點頭微笑,算是打過招呼。

  永琪更不便多問,就在一旁揀了個位子坐下,叫了一杯茶水,一邊喝著茶水,一邊看著事態(tài)的發(fā)展。

  過了一會兒,從樓下走上來一個年輕公子哥,年約二十七八,面皮白凈,手拿折扇,一步三晃,由一名店小二引上樓來。

  那公子哥邊走邊高聲說道:我正在跟縣老爺?shù)墓哟蚵閷?,三番兩次讓人要我出來,究竟什么要緊的事?

  不待若凡答話,那位書生模樣的人說道:是錢公子嗎?是在下我叫若凡請錢公子前來一聚。

  若凡嚅動嘴唇,那書生看了她一眼,若凡于是說道:是他請你前來吃個便飯。

  那公子哥大大咧咧的往椅子上一座,道:我道是誰?然來是你呀,你這算是賠禮道歉嗎?

  那書生一拱手,道:錢公子,以前是在下的不是,還望你多多海涵。

  說罷,斟滿一杯酒,道:在下先干為敬。

  一飲而盡。

  那錢公子道:你說你,敬酒不吃吃罰酒,好吧,本公子大人有大量,不計前嫌,不跟你一般見識。

  書生連道:謝謝,謝謝。

  那錢公子舉筷夾起一塊肉,放在鼻子下嗅了嗅,大聲地問道:伙計,這肉怎么是臭的?那店小二一臉狐疑,說道:不可能,這是早晨才殺的生豬,公子真會開玩笑。

  那錢公子眼睛瞪得大大的,說道:本公子像是開玩笑的嗎?趕緊去換新鮮的上來,要不這賬不跟你結(jié)了。

  那小二還要爭辯,書生在一旁說道:小二哥,你就去換新鮮的來吧,我一起跟你結(jié)賬就是了。

  于是又接著吃飯,無非就是說一些漫無邊際的話語,這時張書勛自斟了一杯酒,又替那錢公子滿上,站起身來,說道:聽我妹子說起,錢公子對她愛護有加,還要打算娶她過門,可是出自真心?

  錢公子一拍胸脯道:我對若凡,可是真心一片,上刀山下油鍋,也在所不辭。

  書生道:如此說來,錢公子是真心的了?

  錢公子道:我對天發(fā)誓,若有半點假話,不得好死。

  書生道:錢公子言重了。

  說罷,又斟滿一杯,舉杯道:如此說來,我甚是放心,只是不知錢公子準備日后如何安置我妹子。

  錢公子道:只要若凡妹妹過了門,家里的所有錢財由她掌管,你也可以去府上當個管賬先生,誰叫你是若凡妹妹的干哥哥呢?這點面子我還是給的。

  書生拱手道:謝謝,實在是太謝謝了。

  這一旁的妹妹如菲看著聽著,一肚子狐疑,不知這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

  書生又斟上一杯酒,道:錢公子你豪門巨富,若凡妹妹出身小家碧玉,你豈不曲尊?

  錢公子道:哪里哪里,大家閨秀,那比這小家碧玉,我就喜歡小家碧玉。

  書生又道:據(jù)我所知,錢公子可是已有家室,我妹子可還是冰清玉潔,這不太好吧!

  錢公子呵呵一笑,道:男子漢,三妻四妾,何足道哉!況且我家有使不完的銀錢,吃不完的糧食,一輩子榮華富貴,享受不盡。

  書生呵呵一笑,道:如此說來,我妹子這是高攀了。

  錢公子道:這么想也對

  書生道:錢公子有所不知,我和我妹子從小青梅竹馬,我也喜歡我這個妹子很久了,不知錢公子是否愿意割愛?

  錢公子看著書生,道:就你?

  書生道:我知道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

  說罷,從懷里掏出一張銀票,放在錢公子面前,說道:這是一千兩銀票,只要你答應(yīng)不再糾纏若凡妹子,銀票就歸你,你看如何?

  那錢公子瞪大眼睛,看著書生,就像看見外星人一樣,眼里各種不可思議。

  他拿起銀票仔細看了看,一點不假,不由得兩眼放光,手也發(fā)抖。

  話說錢公子總說他老爹家財百萬,是否真的家財百萬,也有吹牛的成份,何況那也是老爹的,這一千兩可不是小數(shù)目,只是這貌不驚人的書生突然從哪里來的這么多銀兩,這銀票可是千真萬確,半點不假,那錢公子額上開始流汗了,別看他很是風光的樣子,其實還欠著一屁股債呢。

  這一千兩實在是太誘人了,足夠普通人生活一輩子,終于,那錢公子把銀票一把揣進兜里,說道:張兄,女人如衣服,兄弟,讓給你了。

  說罷,生怕人家會反悔,飛也似地一路小跑,一會兒就不見人影了。

  張書勛看著溜之大吉的錢公子,哈哈大笑,若凡也眼淚汪汪,看著張書勛狠狠地說道:你現(xiàn)在滿意了。

  張書勛道:我早就告訴你,不要跟這種人來往,可你就是聽不進去,你現(xiàn)在也看到了,這究竟是什么樣的人了。

  若凡看著張書勛道:我自己的事情,用不著你來管。

  張書勛道:從今往后,我也不會再管你的事了,你好自為之。

  若凡道:我是死是活,跟你毫不相干,你聽清楚了,從今往后,你是你,我是我。

  說完,頭也不回地跑走了。

  如菲看姐姐哭著跑走了,也跟著去了,剩下張書勛悵然若失,孤孤單單地站在那里。

  一旁的永琪看著張書勛,甚是心生好感,他雖衣裝樸素,但自里由外散發(fā)出一股難以掩蓋的浩然正氣,讓人意欲交往。

  永琪于是上前一步,道:在下姓艾,敢問兄臺貴姓?

  張書勛這才回過神來,一拱手,道:兄臺太客氣了,在下張書勛,今年三十了,不知兄臺今年貴庚?

  永琪道:小弟今年十八。

  張書勛道:聽你口音,不像是本地人?

  永琪道:小弟家在京城,蘇杭美景,天下無雙,一來散心,二來打聽一個人的下落?

  張書勛道:然來如此,我祖籍蘇州,自幼便隨父母來到揚州,揚州沒有我不熟悉的地方,說不定我能幫上忙。

  永琪道:那就太感謝了。

  張樹勛道:你和若凡認識?

  永琪道:我們只是萍水相逢。

  張書勛道:你要尋找的人是誰,看看我是否知道?

  永琪道:我還不能確定,這個人,很有可能是若凡的舅媽。

  張書勛道:這樣吧,不如我們坐下來,慢慢聊。

  永琪道:這樣甚好。

  永琪于是吩咐讓人端上茶水,張書勛道:我是主,你是客,還是讓我來盡地主之誼。

  永琪也不再堅持,一會兒,小二端上茶水。

  永琪于是就把如何遇見若凡的情景說了一遍,張書勛聽完,說道:若凡的舅舅舅媽在十八年前,死于一場大火,當時在揚州是一件轟動一時的大事,只是我也是聽人說起,至于他舅舅舅媽,我亦未曾得緣一見,真的是所知甚少。

  永琪道:既然這樣,我慢慢打聽就是了。

  張書勛道:你我一見如故,不如我就告訴你一些我的事情。

  永琪看他一片至誠,也不想弗他心意,便道:我愿洗耳恭聽。

  張書勛:我五歲那年隨父母來到揚州,十歲那年,父母在同一年相繼過世,剩下我一人無依無靠,無親無故,所以我一度曾四下乞討,有一次,我乞討至李參將家,李夫人見我可憐,每次將多余的衣褲送給我,并資助銀兩讓我去學堂讀書,此時此景,讓我終身難忘,后來李參將過世,李家家道中落,李夫人一家就靠著幾畝薄田為生,我也就拜她作干娘,視若一家,干娘有恩與我,我理應(yīng)報答才是,若凡去年結(jié)識錢公子,可我看他根本就是一輕浮之徒,一再告誡,可不管我怎么說她都聽不進去,我只是不希望看見她被人欺騙,將來后悔,僅此而已,可是,我越是說她,她便越是疏遠我,有時我真的不想管了,卻又放不下。

  說到此處,他重重地拍了一下桌面,繼續(xù)說道:在我們家族中,一直流傳的一個傳說,我家祖上是一位風水先生,他一生游歷大江南北,見識不凡,在他臨終之際,曾留下一段遺言,位于虎丘山東嶺有一條礦脈自南而北,必產(chǎn)奇石,他已測算出大體方位,但具體位置不得而知,天不假年,因此尤為遺憾,后世子孫也有前往尋找,皆空手而回,后來就當作一個傳說流傳了下來。

  我有一天,心血來潮,也上山了,根據(jù)祖上留下來的筆記,加上我自己的測算,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被我找到了,它是一塊巨大的玉石,價值不菲,你知道它賣了多少銀子嗎?三千兩銀子呀,幾輩子也用不完,有錢就是任性,就這樣,我用一千兩銀子,就讓那個錢公子原形畢露,也值得了。

  永琪雖和張書勛萍水相逢,但此人至情至性,甚是難得,不由心生好感,便問道:你我雖萍水相逢,卻一見如故,不知張兄下一步如何打算?

  張書勛道:我想?yún)⒓咏衲甑那镌?,以真本事求得功名?p>  永琪道:這樣甚好,那預(yù)祝張兄金榜題名,旗開得勝。

  張書勛道:那謝謝了。

  兩人閑談了一會,便拱手道別,各自歸去。

  話說李若凡回家之后,閉門不出,李母不知發(fā)生何事,又罵又勸,不提。

  次日,有人傳言,張書勛托人散盡錢財,自己赴京趕考去了。

  不多時,又來了一位左鄰,替張書勛送來一封信和一張五百兩銀票,信上說自己要靠真本事考取功名,利國為民,這五百兩銀票留給李家補貼家用。

  李夫人看完信,對來人嘆道:書勛這孩子忠厚正直,奮發(fā)有為,將來一定有所作為,這些年來對我們家亦是照護有加,我們?nèi)矣肋h記得,書勛自幼父母早亡,我這里就是他的家,隨時歡迎他回來,這些銀兩我們不能收,請將這些銀兩拿一部分出來用作修橋補路,剩下的捐給廟里做香火錢,算是給書勛修善積德吧。

  張書勛不辭而別,李夫人甚是疑惑,再三追問,如菲才把昨日之事說了一遍,李夫人又一再追問,李若凡才說出一些事來。

  話說半年之前,李若凡結(jié)識錢公子,錢公子當時對若凡亦是殷勤倍至,有一次,兩人走在道上,迎面看見張書勛,張書勛因為生計,在街上擺個攤子,專替人寫字,賺取一點碎銀,張書勛也看見若凡,旁邊跟著個錢公子,這錢公子,張書勛認得,吃喝嫖賭,十毒俱全,最近若凡和他走得近,自己也不能視若無睹。

  于是張書勛放下手中筆,喊道:若凡,你這是去哪里?

  張書勛自幼父母雙亡,便拜李夫人作了干娘,因此經(jīng)常走動,李夫人對張書勛關(guān)懷備至,但若凡對他卻是敬而遠之。

  張書勛主動打招呼,若凡也不好避而不見,就說道:胡亂閑逛。

  張書勛走上前,說道:若凡,我看今天陰云密布,恐大雨將至,不要淋壞了身子,我也準備收了攤子,早點回去。

  若凡應(yīng)承著。

  一旁的錢公子道:若凡,這位是誰?

  若凡面有難色,支吾著說道:他認我媽作干娘。

  錢公子呵呵一笑,拱手說道:幸會幸會。

  張書勛出于禮貌,拱手回禮,卻一言未發(fā)。

  那錢公子仗著家里有錢,飛揚跋扈慣了,那里受得了被人冷落,雖嘴上沒說,卻在心里記恨上了。

  他看張書勛甚是眼熟,一時又想不起來,便用折扇連連敲頭,猛然記得,這不是當年沿街乞討的小張子嗎?當年自己還叱狗咬過他呢?不想今日遇見,定叫他好看。

  思罷,便一拍腦袋道:我記起來了,你不是那小張邋遢嗎?當年我還叱狗咬你,當年是我年少無知,還望見諒,我這里有一枚銅錢,算作賠償。

  說罷,拿出一兩銀子,故意滑到地上,并說道:不好意思,手滑,可我最近腰腿疼,不能彎腰,對不起了。

  張書勛知道這是錢公子故意為之,便道:當年叫那瘋狗給咬了,算我倒霉,難道還能去跟那瘋狗較勁不成?

  錢公子被弄了一個沒趣,心里恨得牙癢癢。

  張書勛不愿和錢公子多說,便將若凡叫到一旁,說道:若凡,干娘一再囑咐我,要照看好你們姐弟,這錢公子五毒俱全,你和他混在一起,就不怕別人笑話嗎?

  若凡道:我心中有數(shù),你別管了。

  張書勛道:我看見了,能不管嗎?

  若凡不再理會張書勛,扭頭匆匆而去,留下張書勛一個人悵然若失的待在原地,久久沒有回過神來。

  還有一次,若凡應(yīng)邀來到錢府,深夜未歸,張書勛尋到錢府,被人擋在門外,于是他便站在錢府大門口喊她出來,任憑張書勛如何呼喊,若凡就是閉口不答,之后,張書勛離去,再后來,就沒了他的音訊,這次突然現(xiàn)身,非要來上這么一出。

  李夫人道:若凡,你這性子,什么時候能夠改一改?書勛父母早亡,命運多舛,難免性格偏激,他雖家境貧寒,可一直以來,卻是奮發(fā)有為,對咱家照顧有加,盡心盡力,對你們姐弟三個也是愛護備至,就像親哥哥一樣,是你誤解了他,書勛不是那種不通情達理的人,你不喜歡他,可也別埋汰他,他那樣做,不也是為了你好嗎?

  若凡道:根本就是他一廂情愿,自尋煩惱。

  李夫人道:女兒,我閱人無數(shù),書勛是個難得的好人,說實在話,比起你表哥,確實比不了你表哥帥氣,但人不能只是看表面,你表哥雖好,可他有大事要做,整日東奔西走,我這心里也是七上八下的。

  若凡道:媽,你別說了行嗎?我有說個他半點不好嗎?

  李夫人道:你怎么那么會懟人?

  若凡道:我不想說了。

  說罷,起身回房。

  李夫人道:以后等你想起別人的好來,不要后悔。

  若凡道:媽,你煩不煩人呀。

  李夫人道:好了,我不說了,你自己的事情,自己好好把握,不要等到將來后悔了,別說娘沒有提醒過你。

  張書勛,確有其人,字在常,號酉峰,出生地吳縣(今江蘇蘇州)人,生卒不詳。乾隆三十一年考中狀元。

  張書勛家境貧寒,連進京趕考的路費都是找人求借得來,但能刻苦求學,三次落榜后,乾隆三十年,張書勛以舉人身份出任知縣,但他不甘心落榜,仍手不釋卷,勤奮苦讀。乾隆三十一年春,張書勛以知縣官身份又參加禮部會試,緊接著參加殿試,以知縣中狀元,人稱奇遇也。累官至右中允。右中允是右春坊的官員,掌侍從禮儀、駁正啟奏等事。

  張書勛自幼以孝聞于鄉(xiāng)里,深得鄉(xiāng)人稱贊。晚年,為人書寫屏幃,擲筆而逝,得一善終,實屬稀有之事。

  以上基本屬實,至于本文中的情節(jié),實乃杜撰。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