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分明是斗鵝冤!
難怪剛才張嬸要攔著她,卻又不說明原因。
這哪里是什么斗鵝大會,分明是斗鵝冤!
說話間,兩名漢子就要來拿那獅頭鵝。
阿香將鵝子死死護(hù)在懷里,誰敢伸手,她一口好牙就招呼過去。
這可是她的家人!
“憑什么你們說殺就殺!”
里正皺起了眉頭,不悅道:“范香,話不能這么說。你既來參加了斗鵝大會,自然要守這里的規(guī)矩。”
“這是老祖宗傳下來的,圖個百業(yè)興旺。你怎么能為了自己一只鵝,就壞了全鎮(zhèn)的彩頭?”
“我不管什么彩頭!誰敢動它,我跟誰拼命!”
嘴上雖然這么說,但阿香心里其實也知道,硬來是沒用的。
風(fēng)禾鎮(zhèn)的人敬畏傳統(tǒng),講究規(guī)矩。
她一個外來戶,怎么可能跟全鎮(zhèn)的習(xí)俗對抗?
怎么辦怎么辦?
有了!打感情牌!
話本里怎么說來著?
“上邪!想我鵝,自幼乖巧懂事,不爭不搶,每日不過吃些殘羹剩飯,便心滿意足。今日被我這狠心的娘,哄騙來這斗鵝場,原以為是英雄會,揚名立萬美名揚,誰曾想,竟是斷頭臺,黃泉路!”
寥寥數(shù)語,讓場面從十分尷尬,變成萬分尷尬。
“這丫頭……有病吧?怎么瘋瘋癲癲的?”來湊熱鬧的外鄉(xiāng)人竊竊私語。
“你們有所不知,”站在旁邊的本地人小聲解釋。
“這阿香啊,跟了老廚子十年,盡學(xué)了一手好廚藝和虛無縹緲的大道理。至于那些個人情世故的小道理,全是自個兒看話本瞎琢磨的。離經(jīng)叛道的歪理多得很,一般人還真架不住她?!?p> 米鋪張伯張嬸念著阿香是個孤女,平日里兩家也經(jīng)?;ハ鄮鸵r,這會兒若是跟眾人鬧僵,往后的日子怕是更不好過,連忙開口打圓場。
“里正,您大人不記小人過。阿香一個女娃子,自己在鎮(zhèn)上討生活,實在是不容易。這次能否看在我們的薄面上,通融一二?”
“是啊是啊,你看這孩子,一激動人都傻了,怪可憐的。要不,讓她整點別的彩頭?”
里正本也無意為難,見此情狀,正好借坡下驢。
他重重地咳嗽了一聲,把手一擺道:“罷了罷了!念在上天有好生之德,今日便破例一次,鵝王免死。”
阿香聞言大喜,對著里正和周圍的鄉(xiāng)親們,連連鞠了幾躬:“多謝里正開恩!多謝各位叔伯嬸娘高抬貴手!”
“但是!”里正話鋒一轉(zhuǎn),“規(guī)矩不可廢!鵝王宴雖免,但彩頭不能丟!”
“范香,你今日壞了大會的規(guī)矩,需得自掏腰包,為全鎮(zhèn)父老擺下宴席,以作補(bǔ)償。你可愿意?”
“愿意愿意!當(dāng)然愿意!”阿香點頭如搗蒜。
“為了感謝大家的不殺之恩,也為了給大伙兒賠罪,今日午時,阿香食肆,流水席三桌,我請大家吃豬腳飯,管夠!”
一聽說有阿香親手做的豬腳飯吃,而且還是管夠,人群的氣氛頓時就變了。
“還是阿香丫頭敞亮!”
“那敢情好??!這一頓可比那什么百鵝宴實在多了?!?p> “吃不上鵝王肉,但能吃上阿香的豬腳飯,這買賣,太值了!”
剛才還劍拔弩張的氣氛,瞬間被一股對美食的期待所取代。
個別機(jī)靈活絡(luò)的,聞言早已足下生風(fēng),搶先溜去占位了。
午時未到,阿香食肆外早已水泄不通。
不少晚到的,還自個兒尋了板凳過來,找個陰涼的地方候著。
張叔張嬸見這陣仗,忙攏了鋪子,過來幫忙。
“大家伙兒先喝口茶潤潤喉!”
茶是尋常的炒米茶,米是自家米鋪的,炒得焦香,開水一沖,一股沁人心田的清香四散開來。
但這股清香,很快就被灶房傳來的醇厚霸道之氣所掩蓋。
那是一種融合了醬香、肉香、藥香的復(fù)合香氣,霸道地充斥滿了這一方天地。
吸上一口,口水就不自覺下來了。
院子里的老饕們頓時騷動起來。
“聞到了!是阿香那鍋老鹵的味兒!”
“乖乖,這味兒,光是聞著都能下三碗米飯!”
“開飯咯!”張叔一聲洪亮的吆喝,將食肆的氣氛推到了頂點。
一碗碗白米飯被端了出來,上面蓋著色澤紅亮的鹵豬腳,旁邊點綴著細(xì)碎的炒酸菜。
一同鹵制的雞蛋,蛋白也染成了漂亮的茶色。
色、香、味,在這一碗小小的豬腳飯里,達(dá)到了完美的和諧。
“里正,您老先請!”范香畢恭畢敬地將第一碗飯端到里正面前。
里正也不推辭。
他笑著接過,卻久久不動筷子。
畢竟這種肉食,最考驗牙口。
但凡上了年紀(jì)的人,都不是太喜歡的。
可這么多雙眼睛都巴巴地等著他,這第一口,實在也不好推脫。
他拿起筷子,夾了一塊帶著皮的豬腳。
那豬腳早已燉得酥爛,筷子輕輕一夾,皮肉就像豆腐一樣劃拉開。
他將小的那塊送入口中,眼睛猛地睜大。
先是肥肉入口即化,化作一股甘美的油脂,香氣瞬間包裹住全部味蕾。
而后是燉得酥爛的瘦肉,絲絲縷縷,咸中帶甜,回味無窮。
“唔……好吃!”里正含糊不清地贊嘆著,迫不及待地扒了一大口飯。
那被鹵汁浸透的絲苗米飯,口感彈牙,既有米本身的清甜,又融合了鹵汁的咸鮮醇厚。
一口飯,一口肉,再咬一口鹵蛋,蛋黃的干香與鹵汁的濕潤完美結(jié)合。
最后,夾一筷子爽口的酸菜,瞬間化解了豬腳帶來的些許油膩,讓人胃口大開。
里正這一開頭,人群頓時炸開了鍋。
幾個半大小子早就等不及了,從張叔手里搶過飯碗,張嘴就開始扒拉起來。
雖然以前也吃過好幾次了,可這一口鮮美,還是讓這群小子垂涎三尺。
“化了,化了!這豬皮,進(jìn)嘴就化了!”一個新來的食客瞪圓了眼睛,滿臉的不可思議,“根本不用嚼,拿舌頭一壓就沒了!”
“而且肉又糯又彈牙。天啊,這跟我家煮的是同一種肉嗎?”
屠戶老李坐在一旁,聽得心花怒放,他得意地挺了挺胸膛,對著身邊的人自賣自夸起來。
“那可不,也不看看是誰家的豬肉。我老李賣的豬,那都是吃著米糠長大的,肉質(zhì)能不好嗎?阿香丫頭有眼光!”
話音未落,張叔就樂呵呵地接了腔:“光肉好可不行,你還得有好米配。你們嘗嘗這飯,是不是又香又彈?這可是我們家新到的絲苗米?!?p> 雜貨鋪的、香料鋪的、藥鋪的,也都紛紛宣傳起了自家生意。
眾人笑得前仰后合,食肆里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打桌椅的木匠,急忙擠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