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奇幻

朱元璋奉天反明

第245章 新朝篇:漢室當興

朱元璋奉天反明 一道啟玄 3588 2025-08-17 22:01:54

  ——書接上回——

  新朝的天空,漸漸又下起雪來,天上玉甲紛紛,雪欺火勢,炭助火威,遮不住赤龍斗躍,騰空而起!

  “燒吧,將舊王朝燒個干凈,才能就著烈火,敲打出個新世界!”

  此時陰家,朱標(趙婧熙)由原性子硬給打磨成了溫柔賢淑的好女子,陰識在他的高壓政策下講一些為人妻者的道理,的陰麗華(朱標(趙婧熙))不由身體一崢,感覺被誰定上一樣。

  在新朝,南北大亂的時候,天下在一次嘩然,陰麗華(朱標(趙婧熙))知道以后,不由吐槽道:“王莽又搞貨幣改革了???”

  去歲征召郡國糧秣以供大軍北征匈奴,如今弊端開始顯現(xiàn)。

  跟前年的豐收不同,去年秋天很多地方遭了災(zāi),而河東等地冬日無雪,這意味著春夏恐怕會有蝗災(zāi),更讓人擔憂。

  這種情況下,糧價開始飛漲,連產(chǎn)糧區(qū)的關(guān)東、關(guān)中都飆到了米石千錢。

  皇帝認為這一波通貨膨脹,是大錢發(fā)行過多的緣故,于是大手一揮,將一枚能換千錢的大布黃千等給廢除了。

  陰麗華(朱標(趙婧熙))也無力吐槽,去年給緣邊郡縣發(fā)俸祿,用的還是這玩意呢,你說廢就廢,很多郡甚至還沒來得及收到消息,手里的錢就成了廢銅,掏出來甚至還犯法,上哪喊冤去?

  現(xiàn)在實在無法承擔與匈奴長期作戰(zhàn)的巨大開銷,主要的原因是,短短一年間,國內(nèi)盜賊滋起,已經(jīng)到了無法忽視的程度。

  天下盜賊雖眾,但沒有超過漢武晚年的情形,小股的有數(shù)百人,在鄉(xiāng)里劫殺搶掠,多得無法計算,致使道路斷絕。

  大股的有數(shù)千人,他們膽大妄為,攻打城邑,奪取府庫的兵器,釋放死罪囚徒,抓捕、污辱縣宰、尉、丞,殺死六百石官吏。

  王莽還沒把這些盜寇當回事,只派繡衣使者手持皇帝符節(jié),督促各郡鎮(zhèn)壓。

  結(jié)果一年下來,脫了天災(zāi)人禍的福,盜賊越剿越多,百姓弱者亡于路,壯者入盜賊,得了源源不斷的加入后,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很多股“巨寇”。

  天下盜寇雖眾,但尤以荊揚、青徐兩處為盛。

  幾年前荊州久旱饑荒,長江以北,南陽以南的百姓為了求生,不得不進入草澤之中挖掘荸薺充饑,為了爭奪荸薺,眾人拉幫結(jié)派、毆斗時常發(fā)生。

  一伙人人數(shù)越來越多,他們這才轉(zhuǎn)移至南陽郡綠林山――在世人眼中,他們被稱為綠林賊,在饑民眼中,他們被稱為綠林軍,不過在現(xiàn)代中學歷史課本上有個美名詞叫做“綠林起義”

  如果說綠林軍還只是固守在綠林山,守株待兔,不成大氣候的占山為王,那么眼下士氣正宏即將崛起的赤眉軍才是令王莽頭疼的大問題。

  現(xiàn)代的課本上學到的歷史知識畢竟是敷衍的應(yīng)試教育,那所謂的大紀年,在記載了西漢末年有場所謂的“綠林、赤眉起義”后,便直接跳入東漢開國“光武中興”。

  而現(xiàn)實中,王莽會命令太師王匡、將軍廉丹率領(lǐng)十萬大軍東討赤眉,官軍先在東平郡的無鹽縣擊潰小股赤眉軍,而后大肆屠殺,斬首者多達一萬余人。

  而后太師引兵深入,在無鹽縣的成昌與赤眉軍主力交鋒。

  “新朝一個叫王匡,綠林軍的首領(lǐng)也叫王匡……名字這多撞衫!”

  冬去秋又來,大半年時間轉(zhuǎn)瞬即逝,好似被人偷走了一般,王偉駿已經(jīng)結(jié)束了他的郡北之行,回到列尉郡首府長陵城中,他在思考是否投靠劉秀還是自己稱帝?

  而當張湛問起他此行見聞時,新朝第一美男王偉駿便將自己擔憂說了出來。

  “邊民又開始南下了?”張湛一驚,而之所以說“又”,是因為類似的場景,幾年前曾出現(xiàn)過。

  北方匈奴自從漢宣帝之后,就成了大漢名義上的賓屬,呼韓邪等幾位單于還親自到長安朝覲漢家天子,接受漢官印章,邊塞維持了一甲子和平。

  直到王莽代漢,決定收回舊印,并降低匈奴的規(guī)格等級,讓他們不再作為賓客,而是臣子。

  這之后王莽改名上癮,決定內(nèi)外平等,也給匈奴單于改個名:改成“降奴服于”。

  加上在西域的糾葛,匈奴單于終于和中原決裂,表示只認劉家皇帝,你王莽算什么東西?南北再起戰(zhàn)火,已經(jīng)幾代人沒打過仗的邊塞,再度有了匈奴人劫掠的馬隊,連破兩郡,斬主官頭顱而去。

  王莽對外態(tài)度極度強硬,立刻向匈奴宣戰(zhàn),募集大軍三十萬人,分給十二將軍統(tǒng)領(lǐng),分道并進,討伐胡虜。

  匈奴內(nèi)部其實也不穩(wěn)定,又對被漢兵蹂躪的記憶深刻,見新軍人多,暫時不敢南下,可新朝二三十萬大軍就這樣常駐邊疆。

  這是朝廷財政最大的開銷,王莽也曾撐不住想撤軍,可大軍一走,匈奴人又卷土重來,王莽覺得臉上無光,便駐軍如故。

  加上天鳳元年緣邊大饑,人相食,谷物貴于關(guān)中,邊民逃兵幾千人成群結(jié)隊為盜賊。雖然被朝廷派兵鎮(zhèn)壓,但仍有人轉(zhuǎn)到南方各郡求活。

  若是源頭不止住,這些邊塞流民,將成為本郡豪強、自耕農(nóng)外,一股外來的新力量……

  新朝建立后,嚴尤作為開國元勛,封武建伯,后來又成為“討濊(huì)將軍”。

  整個大新王朝亂的不想樣子,王莽代漢后,向天下派出五威使者,宣揚新室之威,并將周邊邦族的王盡數(shù)貶為侯。

  這位大司馬嚴尤,王偉駿在常安時早有耳聞。

  當年,東郡翟義聚眾十余萬人反對王莽,嚴尤便隨王邑出征,進言獻策,幫助王師摧枯拉朽,將叛軍一舉平定。

  北出者,至匈奴庭,授單于印,改漢印文,去“璽”曰“章”,又改其名為降奴服于,欲臣畜之,匈奴單于反。

  南出者,逾徼外,歷益州,貶西南夷句町王為侯,句町王叛。

  西出者,至西域,盡改三十六王為侯,西域諸國離心,背棄中原而重新投靠匈奴。

  寧紅葉(白起)只想吐槽:“這什么五威使者啊,改稱戰(zhàn)爭使者算了!”

  其東出者,則是去了夫余、高~句~麗兩國。

  新朝對四夷的戰(zhàn)爭基本都是敗仗,唯一一勝,就是嚴尤這一路,他誘斬高~句~麗侯高朱蒙,迅速結(jié)束了交戰(zhàn)。

  盡管東北邊境貉人犯邊難以遏制,但嚴尤好歹為朝廷挽回了一點尊嚴,王莽遂改高~句~麗為下句麗,這蕞爾小國只能忍氣吞聲。

  憑借此功,嚴尤成為三公之一的大司馬,名義上全國最高軍事指揮,被視為天下名將,與大司空王邑齊名。

  王莽派了寧胡閼氏(王昭君)的侄兒、和親侯王歙去迎匈奴使者入常安,朝中對匈奴國策可能會有變化…………但是王莽不知道的是而這位大司馬嚴尤卻有一顆反戰(zhàn)的心。

  王莽建立納言府,讓天下人有出謀劃策的機會,不過每次來到納言府,王偉駿都忍不住想吐槽,在新朝,要如何做才能讓從官吏到百姓,所有人都感到匪夷所思和不方便?

  答案是改名,如果不能,那就改兩次,痛苦和煩惱是吏民們的,快樂只屬于皇帝王莽一個。

  漢朝時叫大司農(nóng),新朝初年改名為羲和,然后又改成了納言,有什么意義么?

  大新朝廷財政有三個主要來源:租、賦、稅。租指田租,征收谷物與芻稿,前朝是三十租一,本朝則是十一租。

  賦指諸賦,按人或戶征收,形式是貨幣,前些日子將列尉郡百姓逼得不得不賣谷的就是算賦、口賦。

  薛逖這次來常安,便是懷揣本郡租賦兩宗上計,交付納言。

  負責接待他的“納言士”,恰恰是一起做過郎官的老朋友,巨鹿人耿純。

  耿純見到薛逖十分高興,將佐吏攆出去后,也不看他交來的上計,先同席而坐,聊起閑話來。

  另一邊,因為陰麗華(朱標(趙婧熙))的介入,馮異的狂飆之路開啟,和歷史上不一樣的是馮異現(xiàn)在是新朝的高官,馮異因為優(yōu)秀的表現(xiàn)得到了面圣的機會!

  新朝在歷史上也不過就是驚鴻一瞥的瞬息,馮異穿戴好一身嶄新的絳色官服,腰掛印綬,頭戴上次王莽所賜麟韋之弁,劉疊在前引路,帶著馮異從蒼龍橫亙的東門蒼龍闕進了壽成室。

  壽成室,其實就是未央宮改個名而已,前漢時一共東、北兩門,北門叫玄武闕,不過王莽當權(quán)后,又拆了一段城墻,添了西、南兩門。

  南為朱雀闕,方便他去常安城南大興土木修建的明堂、太學、辟雍及正在建設(shè)的九廟祭祀。

  西為白虎闕,王莽對游山玩水毫無興趣,唯獨喜歡西邊建章宮內(nèi)的太液池漸臺,常通過廊橋過去避暑。

  馮異一路看著新鮮,入了蒼龍闕,才算進入“宮中”,屬于宮室外圍。

  里面還有一道宮墻,亦有四門,過去叫公車司馬門,公卿車乘至此必須下來步行,如今改名“王路四門”。

  古樸的豎鐘架在宮院中,殿上橫架著形如飛龍、曲如長虹的殿梁,椽桷排列整齊,飛檐似鳥翼舒張,厚重的棟桴如奔馳的駿馬般排列氣勢恢弘。

  馮異聽說過去還有秦始皇帝所鑄,十二個巨大的金人立于正門外。

  但王莽當權(quán)后,認為這是秦時舊物,必須破除!

  于是就乘著修白虎、朱雀兩闕的時候,讓人連拉帶拽運出宮了。

  原地只留下十二金人佇立兩百年后,留下的深深印記,馮異估摸著,自己躺下都填不滿那巨大的腳印。

  馮異先被引到了殿側(cè),這是等待召見的地方,宮外有一架小馬車轔轔行駛,朝宣室殿開來。

  一個身材高挑的女子自車上下來,她的衣著極其樸素,真就是一身白,看上去像戴著孝似的。

  她步行時儀態(tài)端莊,盈盈而趨,而宣室殿的執(zhí)勤黃門、衛(wèi)士,方才還神氣得很,如今卻都不敢攔,只如潮水般分開,遠遠跟著連連朝女子作揖,低聲下氣地懇求,卻攔她不住。

  馮異都來不及細細看清這女子容貌,她就徑直進了宣室殿,只扔下一個素影。

  這女人又是誰,王莽愛妃么?

  劉疊也頗為無奈,沒想到她會這時候來,只干笑道:“勿急,剛進去的那一位,是黃皇室主!”

  劉疊是看著王嬿從安漢公的年幼長女,一步步變成皇后,然后是皇太后、定安太后,最后被封為黃皇室主的。

  想當年劉嬰立后時,庶民、諸生、郎吏以上者,每天跑到蒼龍闕守闕上書者千余人,公卿大夫或詣廷中,或伏省戶下。

  劉嬰本來要立長安令之女趙~婧~熙為皇后,但是在安漢公爪牙暗箱操作,王嬿成為皇后。

  ——未完待續(xù)——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