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回: 清代宮廷雜玩精品拍賣會亮相 于木和諸葛瑜亮相逢再續(xù)舊情
(當(dāng)代長篇章回小說)
《戴翡翠翎管的男人——京城新聞圈風(fēng)云錄(第一部)》
顧雪林
第3回:
清代宮廷雜玩精品拍賣會亮相
于木和諸葛瑜亮相逢再續(xù)舊情
這一個星期也真難熬。
淳于蘭把翡翠翎管送拍了,她讓拍賣公司特意注明了那個微小的擦傷。
淳于蘭這根翡翠翎管的大照片,被放在拍賣目錄的封面上,光彩奪目!
BJ收藏界轟動了。大家都知道,上官、林白和于木三人都要參加這場拍賣會,競拍的目標(biāo),就是淳于蘭的這根翡翠翎管。
淳于蘭按上官先生的意見,把這根翡翠翎管的起拍價定在了105萬元。
預(yù)展和拍賣都是在BJ的香格里拉飯店舉行。
拍賣會當(dāng)天上午10點開始,淳于蘭一大早特意到紫竹院公園溜了一大圈,釋放一下自己緊張的心情。接著,她來到了拍賣現(xiàn)場。仍然坐在第三排的中間。
9點多鐘,淳于蘭看到上官和于木陪著一位老者來到了拍賣現(xiàn)場,顯然,林白先生也到場了。據(jù)馬老說,他們?nèi)齻€人都要參加拍賣會競拍這根翡翠翎管,一場好戲就要拉開大幕了!
這場拍賣會,請的又是那位面無表情的拍賣師。據(jù)說,拍賣師一定要善于保持中立,不偏不倚,不能讓人看出像是一個推銷注水豬肉的主。這家伙倒是符合要求。
拍賣會開始了,先拍的是一些搬指、帽頂子和鼻煙壺,競拍也是相當(dāng)激烈,一些中、小大腕,也是相互傾軋、互相較勁,彼此互不相讓,讓主拍方高興地坐收傭金漁利。
清代翡翠翎管的拍賣,是壓軸戲。淳于蘭那根翡翠翎管是第3個出場,當(dāng)拍賣師面無表情地報出底價105萬元時,下面舉牌競拍的有十幾個人,大大出乎了淳于蘭的意料。
但是上官先生他們3人都沒有舉牌,不知他們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
“這件拍品,每次加價5萬元。”拍賣師冷冷地說。
“110萬元”,
“115萬元”
“120萬元”,,,,,,
這時,淳于蘭看見林白先生舉起了8號牌,高聲說:“125萬元”。
底下只剩下2個人應(yīng)價,他們同聲喊出了“130萬元”。
“135萬元”,于木先生舉起了10號牌。
只有一個人還在應(yīng)價,“140萬元”。
這引起了淳于蘭的好奇,她回頭看了一下應(yīng)價者,是一位年輕的、文文弱弱的、戴著黑框眼鏡的白面書生。
“145萬元”,于木應(yīng)價。于木真是好樣的,連眼睛也沒有眨!
“150萬元”,“白面書生”寸步不讓。
拍賣場上靜地聽得見針掉的聲音。
這時,淳于蘭看見坐在第二排的上官先生有些坐不住了,他面色鐵青,先是咳嗽了一聲,然后慢吞吞地舉起18號牌,報出了“160萬元”的價格。一下子加價10萬元,頗有些給“白面書生”下馬威的架勢,試圖一舉結(jié)束叫價!
淳于蘭看見“白面書生”在打手機和場外聯(lián)系,很快,他報出了“165萬元”的價格。
上官、林白和于木先生都開始面色鐵青了。
“165萬元,第一次。”拍賣師仍是面無表情地冷冷地說。
“165萬元,第二次。”
“170萬元”,上官先生再次應(yīng)價。他一邊應(yīng)價,一邊惡狠狠地瞟了一眼那位“白面書生”。他心里大概在想,哪冒出來這么一個攪局的“黑馬”?
“175萬元”,“白面書生”輕松地報著價。
這時,淳于蘭看見拍賣師臉上滲出了汗珠,他掏出手絹擦了擦汗,高聲喊道:“175萬元,第一次?!?p> 上官先生明顯有些坐不住了,他大概不想多花那么多錢買淳于蘭的這根翡翠翎管,他冷冷地瞟了和他坐在一排的于木先生一眼,于木先生低下了頭。
“175萬元,第二次?!迸馁u師的聲音有些顫抖。
“180萬元?!庇谀鞠壬俅闻e牌。
“185萬元?!薄鞍酌鏁钡倪@次叫價,引起了滿場轟動,看來,他是志在必得!場上開始議論紛紛。
“大家安靜?!迸馁u師的臉上又泛出了紅暈,他情不自禁地有些激動,價格越高,傭金越高,他拿的提成也越多。當(dāng)然,他不能在拍賣場上慫恿大家競價,要時刻保持中立!
“185萬,第一次。”拍賣師再次冷冷地說。
“185萬元,第二次?!?p> 淳于蘭激動得有些坐不住了,她走出座位,站在一旁觀看。
這時,有人又舉牌了。
舉牌的是上官先生。
“190萬元。”上官先生鐵青著臉,但仍不失風(fēng)度地高喊著。
“195萬元?!薄鞍酌鏁贝绮讲蛔尅?p> 淳于蘭看見上官先生失落地一怔,很有些出乎意料的樣子。
看來,今天三位收藏大家是棋逢對手了!
“200萬元?!庇谀驹俅雾斄松蟻?,他喊的聲音有些顫抖。
淳于蘭想,這三位收藏家倒不是缺錢,也不是不愿意出高價,而是希望買到物有所值的東西。一擲千金,不是收藏家干的事,而是暴發(fā)戶干的事。準(zhǔn)確估價,物有所值的叫價才是收藏家要干的事。于木他們今天的心理價位顯然是“105萬元”,因為有競拍黑馬出現(xiàn),讓這三位收藏家大跌眼鏡了。
古董本無定價,有人想買,價格就出來了,那個愿意出最高價格買走的人,就是這件古董的新藏家,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收藏界的冷酷和無情,往往能在不經(jīng)意間,讓一個滿腔熱情的收藏者,垂頭喪氣,空手而歸!
“205萬元?!薄鞍酌鏁钡倪@個競叫加價,打斷了淳于蘭的遐想,讓她震驚不已,雖說競拍價格越高,她越高興,因為她的獲利高。這不,一個BJ七環(huán)以外的二層小洋樓到手了。但淳于蘭也為那三位翎管收藏家們揪心,畢竟大家都是朋友了,她也不忍心讓他們不斷割肉。
“215萬元?!鄙瞎傧壬吲e起自己手中的牌子,一次加價“10萬元”,顯然是拿出勝負(fù)手了!試圖一舉收官!
“240萬元。”“白面書生”不緊不慢,輕聲報出了競價,一次加價“25萬元”,也試圖收官。
“240萬元,第一次。”
“240萬元,第二次?!备偱膸熍d奮得臉上滲出了大滴的汗珠。
“啪!”競拍錘落地?!鞍酌鏁比缭敢詢?。上官等三位收藏家一臉的沮喪和晦氣,面面相覷,似乎有些茫然不知所措。
出于記者的職業(yè)敏感,淳于蘭非常好奇這位“白面書生”為什么非要競拍這根翡翠翎管?
她走向這位“白面書生”,禮貌地和他打招呼。
“我是這根翡翠翎管的主人,如今,這根翡翠翎管的主人換成你了,祝賀??!”
“哦”,“白面書生”一怔,很快他說:“那么,你就是淳于蘭小姐了?”
“這家伙怎么還知道我的名字?”淳于蘭心里暗暗思索。
“我是淳于蘭,你怎么會知道我的名字?”
“我父親是你們《春明晚報》的忠實讀者,他很喜歡你們報紙的收藏版,就是從你的翎管介紹文章中,我父親喜歡上了清代翡翠翎管。這次,我是受家父之托,競拍這根翡翠翎管的。我父親說,一定要買到,不惜任何代價!現(xiàn)在,我們終于如愿以償了。”
“哦,是這樣!”淳于蘭低聲自言自語著,很是驚訝。
拍賣會很快就結(jié)束了。
散場時,上官和于木向淳于蘭走過來。于木問她:“這小子是干什么的?怎么這么一根筋!”
聽了淳于蘭的介紹,上官和于木也驚訝了。
“淳于蘭,看來你的報道,培養(yǎng)出了一批我們的競爭對手啊。
上官先生頗為不滿又不無揶揄地說。
“這個,我也沒有想到,如今有錢人很多都青睞古玩收藏市場,不惜一擲千金,玩的就是心跳,你們可不要小覷哦?!贝居谔m笑著回答。
“關(guān)鍵是規(guī)矩被打破了。價格不取決于我們這些收藏家了,而是取決于那些暴發(fā)戶了!”于木無奈地說。
“市場經(jīng)濟(jì),就是如此殘酷?!贝居谔m有些無奈地說。
這時,他們沒有想到,那位“白面書生”也徑直走過來了,他說:“淳于蘭記者,你認(rèn)識上官先生和于木先生嗎?”
“這不,兩位都在這?!贝居谔m指著一臉喪氣的上官和于木,笑著對“白面書生”說。
“白面書生”抬手向二位施禮,從身上的衣服口袋里拿出一封信,一邊遞給上官先生,一邊說:“這是家父給二位大收藏家的邀請函。”
“什么?”上官先生驚叫出聲。于木也吃驚地望著“白面書生”。淳于蘭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白面書生”父親的來信是這樣寫的:“淳于蘭記者并轉(zhuǎn)上官先生和于木先生:如方便,盛情邀請二位收藏大家來舍下小聚,共話翡翠翎管收藏之樂趣,探討‘和珅收藏翡翠翎管”的去向。順頌,便安!諸葛瑜亮”
哦,老先生叫“諸葛瑜亮”??磥硭母改府?dāng)年喜歡諸葛亮和周瑜。
“我就不去了,于木,你代表大家去會會老先生吧?!鄙瞎俣酥茏訉τ谀菊f。
“還是一起去吧,家父正期盼著呢?!薄鞍酌鏁狈浅U\懇地一再邀請著。
“我最近太忙,于木,還是你去吧。讓淳于蘭陪你去?!鄙瞎龠@次說得非常堅定。
“好吧,我去會會老先生?!庇谀菊f。
淳于蘭對“白面書生”說:“于木先生曾經(jīng)是你這次拍到手的翡翠翎管的第一個主人,他先去會會你的父親,是最合適的?!?p> 于木趕緊說:“哦,我可不能算是這根翡翠翎管的第一個主人。它的第一個主人應(yīng)當(dāng)是和珅,第二位主人是紀(jì)曉嵐。我只能說是這根翡翠翎管出土后的第一位主人?!?p> “白面書生”微笑著,對上官先生不能前來,略感遺憾。
大家商量好,會面定在下周一下午2點,在諸葛先生家。
上官先生告辭先走了。
周一下午2點,“白面書生”約請淳于蘭和于木去白石橋附近的“名竹茶樓”喝茶,說是有些問題請教他們。
淳于蘭笑了,對“白面書生”說:“喝茶可以,但是你不要以為我是什么翡翠翎管收藏專家哦。于木才是這方面的專家。”
“白面書生”說:“茶樓是我們家開的,你幫我同收藏家們牽線搭橋,請你喝茶表示一下我們的感謝也是應(yīng)該的。家父也在茶樓等著你們呢。”
什么?這倒讓淳于蘭很吃驚。
“你父親怎么會在茶樓等我?”淳于蘭有些不解地問。
“我父親知道這根翡翠翎管的主人是你,很期待和你見個面。他很想知道有關(guān)這根翡翠翎管的詳情?!?p> 那好,恭敬不如從命。
“名竹茶樓”在紫竹院旁的一個獨院內(nèi),主建筑是一座二層小白樓,庭院不大,一步一景,頗有蘇州網(wǎng)獅園的景致。
淳于蘭和于木隨“白面書生”上了二樓,在“三潭印月”包間落座。這是一個VIP大套間。外間是一圈白沙發(fā)的西式會客廳,內(nèi)室是品茶室,中國古典裝潢,博古架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鼻煙壺??磥?,諸葛先生喜歡收藏鼻煙壺。
“白面書生”讓淳于蘭和于木先在會客廳稍事等待,他問大家:“先喝茶還是喝咖啡?”
“在這間漂亮的西式會客廳,我還是先喝一杯咖啡吧,來一杯卡布其諾,最好再來一小盤西點,我有些餓了?!贝居谔m不客氣地說。
于木要了一杯茶。
不一會,一位穿旗袍的嬌小俏麗的女服務(wù)員端來了咖啡和茶,還送來了一盤西點蛋糕。
淳于蘭端著咖啡,站在客廳的沙發(fā)前,凝視著沙發(fā)背后墻上掛著的一幅油畫。這是一幅達(dá)·芬奇1519年作的《麗達(dá)和天鵝》油畫的復(fù)制品,畫上的美女抱著天鵝的鵝頸,優(yōu)美自然,栩栩如生。應(yīng)當(dāng)說,這幅油畫臨摹得非常精致,顯然是一位油畫高手臨摹的。
在這幅油畫對面的墻上,是一幅當(dāng)代攝影家“頤和吳老”的攝影作品,畫面是巨幅頤和園佛香閣雪中全景圖,畫面中松柏的樹枝都看得清清楚楚,氣勢非常壯闊!看來,老先生還喜歡攝影作品。
這時,門開了,一位西服革履的睿智老者走了進(jìn)來。
淳于蘭向老者望去,見他沒有戴領(lǐng)帶,西服上衣的領(lǐng)子做工非常精致,熨燙得沒有一絲褶皺。人們常說,西服看領(lǐng)口,就知質(zhì)量檔次的高低。
老者笑容可掬地和淳于蘭打招呼:“哦,淳于蘭小姐,你總算從報紙上走下來了,讓我得窺真容,你果然很漂亮哦!”
老先生夸自己,淳于蘭聽著心里非常舒服,指著于木向他介紹說:“這位是京城翡翠翎管收藏家于木先生?!?p> “哦,于木先生,鼎鼎大名如雷貫耳??!”老者邊說,便向于木伸出了手。
“諸葛先生,幸會!”于木和諸葛瑜亮的手握在一起,兩人不覺地相互凝視了片刻。
“白面書生”說:“我父親很想就翡翠翎管問題,求教于木先生。”
“呵呵,翡翠翎管我也只是略知一二,談不上求教,大家相互切磋?!庇谀揪尤缓苤t虛地說。
“如是我聞。”諸葛瑜亮冷不丁吐出了4個字,淳于蘭幾乎沒有聽清,也沒有聽懂。
“哦,看來諸葛先生喜歡《金剛經(jīng)》?”于木反應(yīng)很快,他邊說邊露出了笑容。
“請于木先生這邊移步?!敝T葛瑜亮一怔,手指里屋,把于木和淳于蘭往里屋茶室請。
進(jìn)了茶室,于木驚訝地望著正面墻上說:“哦,好一幅漂亮的《金剛經(jīng)》??!”
淳于蘭這才注意到,茶室的墻上掛著一幅鳥篆體金剛經(jīng)。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wèi)國祗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p> 于木流暢地念著,看來這家伙還懂點鳥篆體。
于木對諸葛瑜亮說:“大千世界,無奇不有,看來你也是個高人!”
“哦,請問這‘世界’為何意?”諸葛瑜亮狡黠地問于木。
“‘世界’是古代印度人的宇宙觀,據(jù)《金剛經(jīng)》所言,‘世’指時間,‘界’指空間?!庇谀静换挪幻Φ亟忉尩?,這小子還真有兩下子。
“那‘大千世界’呢?”諸葛瑜亮又問。
“據(jù)《金剛經(jīng)》所言,以須彌山為中心,九山八海交相圍繞,海的四面各有一洲,四周外以鐵圍山為外郭,這就是一小世界。合一千個小世界為小千世界,合一千個小千世界為中千世界,合一千個中千世界為大千世界,總稱三千大千世界。在佛教的宇宙觀中,三千大千世界乃一佛所教化之地,故又稱一佛國土?!甭犃擞谀敬搜?,淳于蘭真是暗暗地為他叫絕了。
諸葛瑜亮輕輕地飄來一句“你也是高人啊!”“先生喜歡喝什么茶?”諸葛瑜亮接著問。
“莫干山云霧茶,不知老先生這里可有?”于木顯然和諸葛瑜亮較上勁了。
諸葛瑜亮略微一怔,然后頗為輕松地接過話頭說:“有,當(dāng)然有,茶室沒茶,那叫什么茶室?”接著,他又問:“你怎么會喜歡喝杭州莫干山云霧茶?”
“上世紀(jì)70年代,我曾在BJ一家小工廠當(dāng)工人,工廠派我到上海汽車電機廠學(xué)習(xí)刀具和量具技術(shù)。周日閑暇時,我曾多次到蘇杭游歷,數(shù)次登上過杭州莫干山,在翠竹滿山、云霧繚繞的劍池邊的茶舍,喝過莫干山云霧茶,驚奇于該茶的清香醇爽,從此一生喜愛!”諸葛瑜亮聽罷,面露驚詫之色。顯然,于木的這番自述,讓諸葛瑜亮動容了!
“你初登莫干山是哪一年?”諸葛瑜亮追問。
“1977年7月?!庇谀敬鸬?。
“你在那里碰到過一位喜歡畫鋼筆畫的中年人嗎?”諸葛瑜亮有些急切地問。
“鋼筆畫?哦,我想起來了,是有一位喜歡畫鋼筆畫的中年畫家,他常在劍池邊作畫,畫得非常傳神!我們常一起聊天散步?!庇谀疽幌伦酉萑肓松钌畹幕貞浿?。
“小于,你看看我是誰?”諸葛瑜亮有些急切的對于木說。
這一問,讓于木、淳于蘭和“白面書生”都吃了一驚。
于木仔細(xì)地看著諸葛瑜亮,自言自語地說:“我一直覺得你有些眼熟,一時想不起來。難道,你是莫干山上的老朱?”
“我就是莫干山上的老朱啊,真名叫諸葛瑜亮?!敝T葛瑜亮一下子又拉起了于木的手。
“小于,你這位在上海工廠學(xué)習(xí)的小青工,如今成了大名鼎鼎的收藏家了!士別三日,讓我刮目相看啊?!敝T葛瑜亮嘖嘖地說。
“你這位中年畫家,如今怎么也變身成了京城大款了?”于木微笑著反問道。
“嗨,說來話長,一言難盡!坐,坐,我們一邊喝茶,一邊聊?!敝T葛瑜亮一邊招呼著上莫干山云霧茶,一邊請于木落座。
莫干山云霧茶端上來了,茶湯是淡綠色的,清香撲鼻。淳于蘭急切地喝了一小口,有些燙,但滿口留香。
看到淳于蘭這個喝茶相,諸葛瑜亮和于木撲哧笑了。
“淳于蘭,你先不要急著喝,你先好好地品一品茶香,有云霧繚繞之感后再喝茶,那才飄飄欲仙?!庇谀拘χ鴮Υ居谔m說。
“于木,你把我當(dāng)年對你說的話,記得這么清楚?”諸葛瑜亮笑著對于木說。
于木感慨地對諸葛瑜亮說:“我哪能忘啊,在這個世界上,你是第一個教我怎么喝茶的人,沒齒難忘啊?!?p> “哈哈哈?!敝T葛瑜亮開心地大笑起來。
“一晃,30多年了?!?p> “是啊,30多年過去了,彈指一揮間!”諸葛瑜亮也有些感慨地說。
“諸葛先生,我有一事想請教,你在上世紀(jì)七十年代,怎么就會喜歡上《金剛經(jīng)》?想當(dāng)年,你在莫干山上給我講鳩摩羅什翻譯《金剛經(jīng)》的故事,告訴我‘大千世界’的來由,讓我從那時起就喜歡上了《金剛經(jīng)》。”于木說著,一下子顯得謙虛了很多。
“在傳介到中土的大量佛教經(jīng)典中,《金剛經(jīng)》是譯介最早、流傳最廣、影響最深的經(jīng)典之一。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人們把《金剛經(jīng)》與儒家的《論語》、道家的《道德經(jīng)》和《南華經(jīng)》并視為儒釋道三家的宗經(jīng)寶典。在中國佛教宗派內(nèi)部,隋唐以后天臺、三論、法相和華嚴(yán)諸宗,都十分崇奉《金剛經(jīng)》,各宗領(lǐng)袖都結(jié)合宗義,寫下了不少有關(guān)《金剛經(jīng)》的注疏。我父親當(dāng)年是搞佛學(xué)研究的,所以我對此略知一二,當(dāng)年在莫干山上,不免賣弄一下?!?p> “爸,你們怎么談經(jīng)說法了,不探討翎管的秘密了?”“白面書生”在一旁微笑著提醒。
“當(dāng)然,當(dāng)然,我找于木先生來,就是想求教翎管秘密的。于木,說說吧,我們在洗耳恭聽呢?!敝T葛瑜亮笑著對于木說。
“談些什么呢?”于木一時有些犯難。
“談?wù)勽峁艿臄啻鷨栴}吧。這個問題我最感興趣?!敝T葛瑜亮有些等不及了,頗為急切地說。
“斷代,斷代。”于木有些犯難。
“斷代問題是于木先生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是研究翎管的高級機密,他怎么可以輕易告訴外人呢?”淳于蘭終于有了一個為于木排憂解難的機會。
諸葛瑜亮聽她說完,盯著于木,想看看他是怎么回答的。
于木端起茶杯,慢慢地品了一口莫干山云霧茶,然后緩緩地說:“諸葛兄,承蒙海涵,翡翠翎管的斷代問題,確實無法深談。因為現(xiàn)在有很多高仿者,一旦他們知道了翡翠翎管的斷代訣竅,造出了高仿翎管,將貽害無窮。如今,青銅器、瓷器、書畫的鑒定中,這類問題層出不窮,不可不汲取教訓(xùn),小心謹(jǐn)慎啊。這也是我們幾位翎管收藏者的共識?!?p> 諸葛瑜亮略作沉吟,稍頃,理解地點了點頭。
“白面書生”這時插話問:“于木先生,我非常敬仰你們這些收藏翡翠翎管的大師,”
于木接過話頭說:“什么大師,不過是圈內(nèi)人的奉承,出了翎管收藏圈,誰知道你是什么大師?誰會對翎管收藏感興趣?我們自己要清醒。??匆娨恍┧^的名人,被人們簇?fù)韥?,簇?fù)砣?,在臺上講些莫名其妙的話,居然還能贏得掌聲雷動!這樣的名人,尚還陶醉在現(xiàn)實中,遠(yuǎn)未真正成熟。其實,年齡并不決定一個人的成熟度。記得美國埃默里大學(xué)教授馬克·鮑爾萊因在《最愚蠢的一代》中講過一句話:‘一個人成熟的標(biāo)志之一就是,明白每天發(fā)生在自己身上99%的事情,對于別人而言,沒有任何意義?!?p> 諸葛瑜亮聽后哈哈大笑了起來。邊笑,便對兒子說:“我對你說過多少次,沒有人會關(guān)心你的家長里短,你那點個人興趣,恐怕連人家茶余飯后的談資也不夠?!?p> 于木接著說:“明白了‘沒人注意’,我們就不會留意那些風(fēng)言風(fēng)語,不會憑添什么精神負(fù)擔(dān),不會總是端著架子和帶著假面具生活。想哭就哭,想笑就笑,自由自在地生活,不必為他人的態(tài)度所累!”
呵,于木什么時候成了青年導(dǎo)師了,講起人生哲學(xué),居然也是頭頭是道??磥磉@家伙,還有很多深藏不露的地方。淳于蘭佩服地看了于木一眼,于木的眼睛卻瞟向了諸葛瑜亮剛剛拍賣到手的翡翠翎管。
諸葛瑜亮讓兒子把翡翠翎管送給于木觀賞。
于木從自己的書包里拿出放大鏡,把這根翡翠翎管仔細(xì)地看了個遍?!鞍酌鏁闭f:“于木先生,我有時不明白,像翡翠翎管這樣具有文化傳承意義的東西,除了有一定的經(jīng)濟(jì)價值,收藏價值,究竟對我們的生活還有什么意義?”
“翡翠翎管的那汪翠綠色或翡紅色,在我眼里是靈動的美。你也許會說,‘美’有什么意義?美帶給我們精神上的滋養(yǎng)和休息,是滑過我們心靈的顫栗!正像文學(xué),它解決的不是口腹之饑,而是心靈之饑。文學(xué)能透射出你的心聲,撫慰你的心靈?!?p> 聽了于木這一席話,淳于蘭簡直要對他刮目相看了。原來在他的內(nèi)心深處,藏著這么多東西!
于木卻有些不好意思地看了看諸葛瑜亮。
諸葛瑜亮笑著對于木說:“講得好,對孩子是個教育。我自己的孩子,我們自己教育不了,難免溺愛放縱,你的話他也許聽得進(jìn)去。”
于木笑著說:“班門弄斧了!”
“白面書生”說:“我父親從不講這些,你一問他,他總是說,‘世事洞明皆學(xué)問,人情練達(dá)即文章’,經(jīng)歷多了,世事自明?!?p> 于木說:“你父親說得也對。曹雪芹在《紅樓夢》里說:‘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世事洞明皆學(xué)問?!了釡I’多了,世事自明。你父親是高人,高明的廚師炒菜,不總是喜歡大火翻炒,而是喜歡細(xì)火慢燉?!?p> 這時,諸葛瑜亮又發(fā)話了。
他對兒子說:“我過去常和你講的那位年少而有志氣的青年,就是今天你面前的于木叔叔?!?p> “白面書生”聽后頗為詫異。
“你說的那個青年人,是一位得了8年腎炎,吃了8年中藥,最后奇跡般康復(fù)的人?!薄鞍酌鏁弊穯柕馈?p> “于木叔叔就是那個人,當(dāng)年他24歲,在BJ的一家電機廠當(dāng)電機車間主任,到上海汽車電機廠學(xué)習(xí)量具技術(shù),周日到杭州游玩,我們有幸相識于莫干山劍池邊的茶室?!敝T葛瑜亮耐心地回答著兒子的發(fā)問。
“你還記得當(dāng)年我們兩人關(guān)于打牌的爭論嗎?”諸葛瑜亮問于木。
“記得,你當(dāng)時說‘人生要想一帆風(fēng)順,一定要拿到一副上帝發(fā)的好牌?!庇谀净卮鸬?。
諸葛瑜亮問兒子:“你知道于木叔叔當(dāng)時是怎么回答的嗎?”
“‘最成功的人生是什么?不是上帝給了你一副好牌,而是你能把上帝發(fā)的一副壞牌打贏!’這是你多年來對我的告誡?!薄鞍酌鏁被卮鸬?。
“是啊,這就是于木叔叔當(dāng)年和我說的話,讓我記了一輩子!”諸葛瑜亮頗為感慨地說。
“人生的較量有時不是一副牌的好壞,而是打牌的能力。中國人總是喜歡贏,其實輸也未必是一件壞事。陶淵明官場上不得志,隱居生活卻過得自得其樂。在中國古代,莊子、陶淵明、道家等,都隱藏著輸家的傳統(tǒng)。有贏家就一定有輸家,輸家往往是大多數(shù),輸家的理論是,即使輸了,也照樣可以活得悠然自得!”于木委婉地說。
看著兒子的一臉困惑,諸葛瑜亮對他說:“在比你還年輕的年齡,于木叔叔就有了這套理論。記得那時他還說,贏的人不一定對,輸?shù)娜瞬灰欢ㄥe,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shù)人手里。西方人崇尚科學(xué),而不崇尚輸贏。贏的人如果不能從科學(xué)的角度被認(rèn)為是對的、符合科學(xué)的,就不能把至高無上的榮譽獎賞給他,這是西方最厲害的軟實力。保證了那些追求科學(xué)真理者的創(chuàng)造力!”
于木說:“你爸爸當(dāng)年也曾對我說,在科學(xué)面前,權(quán)勢和金錢都沒有地位!這句話,我也一直記著?!?p> 于木接著說:“我認(rèn)識一位大學(xué)領(lǐng)導(dǎo),一輩子爭名譽、爭地位,最后,正局、教授、國家級有突出貢獻(xiàn)專家等等都爭到手了,高高興興地到60歲光榮退休了,卻在61歲病死了。爭了一輩子的東西,到手了,人卻沒了!有句話說得好,在位是干一天拿一天的錢;退休是活一天拿一天的錢!對那些在位拼命‘爭搶’的人來說,他們不明白,60歲以后好好活著,健康活著,也能舒舒服服地掙錢!”
照這樣談下去,三天三夜也談不完。淳于蘭提抗議了:“諸葛先生,機會難得,能不能讓于木先生好好分析一下你拍到手的這根翡翠翎管?”
諸葛瑜亮回答:“當(dāng)然,于木,倒出點‘金子’出來,好好鑒賞一下我拍到手的這根翡翠翎管吧?!?p> 一到講翎管知識,于木又是一臉的難色,囁囁嚅嚅,張口結(jié)舌,剛才滔滔不絕的風(fēng)采,蕩然無存!
諸葛瑜亮再次說:“于木,談點普及型的,讓大家多少有些收獲。”
于木看看大家,又仔細(xì)端詳了一會手中的翡翠翎管,終于開口了。
于木看了看諸葛瑜亮說:“其實,翎管的普及性知識,收藏翎管的人基本都知道,比如,大家會先看孔,看看是不是管鉆打的孔。再有,大家會看材質(zhì),翎管的材質(zhì),文官三品以上是翡翠,其中,一品文官是滿綠翡翠翎管;武官三品以上是白玉,其中,一品武官是羊脂白玉翎管。其它材質(zhì)還有:琥珀、象牙、碧璽、水晶、琉璃、硨磲、青金石、金和銅等。其它材質(zhì)翎管的用途,因歷史文獻(xiàn)資料缺乏,我也還在研究之中?!?p> “怎么?這些材質(zhì)的翎管的用途,你這樣的收藏大家都還在研究?”“白面書生”不解地問。
“當(dāng)然,有一些材質(zhì)的翎管,清代史料記載不詳。比如,琥珀翎管、象牙翎管和碧璽翎管到底是什么官員佩帶的,尚無詳細(xì)清史材料證實。而從實物看,這些翎管都造得非常精美,制式標(biāo)準(zhǔn),多為清代乾隆時期的制式。顯然,佩戴者絕不是等閑之輩?!庇谀敬鸬?。
“這些材質(zhì)的翎管你都有嗎?”淳于蘭頗為急切地問。
“除了純金翎管以外,各種材質(zhì)的翎管我都有。當(dāng)然,琥珀、象牙和碧璽翎管我擁有的數(shù)量極少,比如,目前我只收藏到一根碧璽翎管?!庇谀静换挪幻Φ卣f著。說完,他還慢慢地品了一小口莫干山云霧茶,很是悠然自得的樣子。
“諸葛老,非常抱歉,我只能說這么多了?!庇谀鞠蛑T葛瑜亮略略欠身說。
諸葛瑜亮笑了:“于木,你真是滴水不漏啊!”
淳于蘭不解地問:“于木說了這么多,怎么還是‘滴水不漏呢’?”
“我們想聽的是絕竅,在絕竅問題上,于木滴水不漏。不過,這也符合收藏高手的風(fēng)格,絕竅是要藏在自己心里,絕不會輕易拿出來和外人交流的。因為,訣竅是收藏者幾十年收藏經(jīng)驗和心血的總結(jié),滴滴是血,句句是淚。是交了多少學(xué)費的收獲??!”諸葛瑜亮邊說著,也品了一口莫干山云霧茶。
“知我者,諸葛老也!”于木居然也來了句調(diào)侃。
“諸葛老,還是你再傳授給我們一些喝茶的講究吧?!庇谀鹃_始巧妙地轉(zhuǎn)移話題了。
“喝茶有什么講究,一人一種喝法,喝得開心,自得其樂就好?!敝T葛瑜亮也是王顧左右而言他。
“喝茶好像很講究時間?”于木挑起了話題。
“當(dāng)然,早飯后的第一杯茶,是早茶,一般是上午9、10點鐘喝。早茶最好喝花茶,提神、醒腦、排毒。下午1點多喝一杯綠茶,這杯午茶可以適當(dāng)濃一些,能夠降低血脂,保護(hù)血管。晚上6點多喝紅茶,紅茶最適合做晚茶,因為發(fā)酵茶的咖啡因含量低,對睡眠的影響最小。紅茶有降血脂和助消化的功能。”諸葛瑜亮滔滔不絕,顯然,喝茶是他最喜歡談?wù)摰脑掝}。
諸葛瑜亮說:“據(jù)傳聞,一次偶然,茶樹的葉子飄入煮水的釜鍋,予水以獨特的味與色,從此有了茶。此后5000多年,茶逐漸成為國人生活之基本。蓋人家每日不可闕者:柴米油鹽醬醋茶。中國是茶的故鄉(xiāng),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茶產(chǎn)區(qū)?!?p> 于木問:“中國的茶葉到底有多少種大類?”
諸葛瑜亮朗聲大笑說:“綠茶,不發(fā)酵,保留茶葉的清香,如西湖龍井;白茶,微發(fā)酵,不炒不揉,呈現(xiàn)茶自然的味道,如白毫銀針;黃茶,輕發(fā)酵,清爽中多了一分甘醇,如蒙頂黃芽;青茶,也叫烏龍茶,半發(fā)酵,味道醇厚而多變,如鐵觀音和武夷巖茶;紅茶,全發(fā)酵,色紅艷,味香甜,如祁門紅茶。黑茶,后發(fā)酵茶,滋味醇和口感濃厚,如普洱熟茶和安化黑茶?!?p> 淳于蘭看到,于木真是談話高手,轉(zhuǎn)移話題,能做到在不經(jīng)意之間。確實是個有些精彩片段的老戲骨!
“于木先生,你能不能也像諸葛老講茶一樣,把你的翎管斷代再講得精彩一點?”淳于蘭有點不依不饒地試圖把話題再拉回來,給于木一個小小的難堪。
于木這次不慌不忙,也許是因為有諸葛瑜亮這樣的高手在座,激起了他的斗志,他笑著說:“淳于蘭,你不用再問這個問題了,諸葛老先生已經(jīng)講得很透徹了,想從收藏家嘴里掏出絕竅,比登天還難!”于木再次展示了他強悍的一面。
這時,茶室的大門開了,一位身材修長、系馬尾辮的漂亮姑娘從屋外款款走進(jìn)來。
諸葛瑜亮向于木等人介紹:“這是我的外孫女江一梅,武漢大學(xué)新聞系在讀研究生,今年畢業(yè)?!?p> “哦,來了位‘未來的記者’?!贝居谔m首先向江一梅問候。
“我不是‘未來的記者’,我從武大本科畢業(yè)后,曾經(jīng)在《BJ教育信息報》工作過1年,之后又考回武大上研究生。淳于阿姨,你在BJ新聞界的大名,我早有所耳聞,今天能在我們家幸會,非常高興。歡迎您?!?p> “哦,我還有什么‘大名’嗎?”淳于蘭笑著問。
“你寫的關(guān)于收藏和養(yǎng)生的文章,是我們家祖孫三代競相傳看的精彩文章,你的那些關(guān)于收藏翎管的文章,我姥爺都剪下來仔細(xì)收藏起來了,他幾乎是天天在研讀?!苯幻氛媸切闹笨诳臁?p> 淳于蘭看到諸葛瑜亮有些坐不住了,趕緊說:“我那些文章,都是從于木先生那淘來的二手貨,你看,文章背后的指點江山的人就坐在這?!闭f著,她用手指了指于木。
“?。∮谀鞠壬?,大收藏家!”江一梅幾乎是驚叫了。
于木不好意思地笑了,說:“江小姐,本人于木,只是愛好收藏而已,談不上什么‘家’?!?p> “哪里,你收藏的那些翡翠翎管,讓我姥爺饞死了?!苯幻氛媸悄晟?,一點都不給她姥爺留面子。
“白面書生”發(fā)話了:“一梅,你真是個記者,把家里的事揭個底朝天?!?p> 于木這時出來給江一梅解圍,他對諸葛瑜亮說:“你當(dāng)年在莫干山劍池旁和我談的那些養(yǎng)生之道的學(xué)問,又經(jīng)過30多年的錘煉,想必是更加純熟精到了。”
“養(yǎng)生的關(guān)鍵是知足常樂,‘好心情’抵得上一切養(yǎng)生手段的總和。老子在《道德經(jīng)》里說:‘心常靜則神安寧’,《黃帝內(nèi)經(jīng)》上說:‘思慮傷心脾,怒傷肝’,說明情緒異常,皆有所傷?!敝T葛瑜亮很是知趣,順著于木的思路,巧妙地轉(zhuǎn)移了話題。
“在現(xiàn)實中,人要真正做到知足常樂很難?!庇谀窘又f。
“我常告誡子女:‘良田萬頃,日食一升;大廈千間,夜眠八尺;身外之物,何苦孜孜以求?!奶锼坪?,‘讓’一招不虧;海納百川,方見容天下之人?!敝T葛瑜亮回答這些問題,輕松愉快,游刃有余。
于木接著諸葛先生的話茬說:“《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上古天真論》云:‘其知道者,法于陰陽,和于術(shù)數(shù),食飲有節(jié),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我國歷代醫(yī)學(xué)名家都把這段話視為應(yīng)當(dāng)遵循的長壽秘訣。據(jù)史書記載,唐代藥王孫思邈為102歲,宋代名醫(yī)成無己為93歲,明代養(yǎng)生學(xué)家冷謙竟然活了150歲,清代名醫(yī)薛雪89歲??梢娮怨琶t(yī)多長壽實非虛言?!?p> 諸葛瑜亮頻頻點頭,很是贊許于木的話。接著,他說:“養(yǎng)生要多看古代流傳下來的醫(yī)學(xué)名著,不要被一些現(xiàn)代庸醫(yī)的奇談怪論所迷惑?!敝T葛瑜亮挺直了腰身說。
“中國古代的哪些醫(yī)學(xué)名著值得一看呢?”淳于蘭問。
“你至少要讀讀《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上古天真論》、晉代葛洪《養(yǎng)生論》、唐代孫思邈《枕上記》、清代龔?fù)①t《延年良箴》。如果要了解古代人的房中術(shù),可以看看當(dāng)代人翻譯的《中國古代房內(nèi)考》;想知道飲食養(yǎng)生之術(shù),可以讀讀《飲膳正要》,這是元代蒙古族醫(yī)學(xué)家忽思慧于1330年撰寫的,堪稱中國第一部關(guān)于營養(yǎng)、食品療效、食物療法的專著,強調(diào)預(yù)防為主,食療保健?!敝T葛瑜亮真不愧是養(yǎng)生高手,談起養(yǎng)生之道如數(shù)家珍。
于木有些好奇地問:“你搞茶樓,是不是也和你的養(yǎng)生理念有關(guān)?”
“當(dāng)然,飲茶是我一生所好。記得90歲高齡的總司令曾寫過一首飲茶詩:‘廬山云霧茶,味濃性潑辣,若得時時飲,延年可益壽?!湃孙嫴栝L壽者數(shù)不勝數(shù)。唐代有一位130歲的高僧,唐宣宗問他長壽的秘訣,他回答,平生酷愛飲茶而已。”諸葛瑜亮侃侃而談。
于木說:“我是飲水療法的踐行者,但我也酷愛喝茶,只是沒有諸葛先生這么講究?!?p> “我這也是為了做生意窮講究,其實開水沖茶,喝喝就好。你們知道‘茶’是什么意思?‘茶’字拆分開來,是二十加八十八,就是108,常喝茶可使人的壽命超過‘茶’之?dāng)?shù)?!闭f完,諸葛瑜亮朗聲大笑了起來。
“呵呵呵,看來,你這小茶樓,我以后要常來哦。”于木不乏打趣地說。
江一梅一聽高興了:“歡迎于木大收藏家常來我們家茶樓,我很想聽你講些收藏知識?!?p> “哦,你對收藏有興趣?”于木問江一梅。
“我姥爺說,一個人不能沒有點興趣愛好,那樣的人很乏味。收藏是最好的興趣愛好,收藏是成年人的童趣!我姥爺就是一個酷愛收藏的人。”江一梅回答說。
諸葛瑜亮也對于木說:“常來坐坐,一起聊聊;清茶一杯,開開心心?!?p> 于木連聲說好。
淳于蘭問諸葛瑜亮:“我也可以常來嗎?”
江一梅搶先回答:“那當(dāng)然,我巴不得你天天來呢?!?p> 淳于蘭笑了。
諸葛瑜亮也微笑地對淳于蘭說:“你可是座上客,能請到京城的知名美女記者光臨寒舍,令我小小的茶室蓬蓽生輝??!”
淳于蘭和于木都非常開心。
諸葛瑜亮對“白面書生”說:“諸葛雨,你給于木先生和淳于蘭一人一個咱們茶樓的貴賓卡?!?p> 淳于蘭這才知道,“白面書生”的大名叫諸葛雨。
諸葛雨遞給淳于蘭和于木貴賓卡,還補上一句:“打六折的卡?!?p> 淳于蘭和于木笑了。
諸葛瑜亮大聲說:“什么折不折的,你們常來,白喝也行。”
于木聽后,高興地調(diào)侃了一句:“那我們不要打折卡了,以后常來喝茶就是了?!?p> 江一梅贊同地說:“就是,你們來還要什么打折卡,大家喝茶聊天,多開心啊。”
淳于蘭說:“那不行,那你姥爺?shù)牟铇强梢r本了?!?p> 諸葛瑜亮高聲笑著說:“賠不了,我這個茶樓就是個高級會所,朋友們來,我高興還來不及呢。賺錢我也不指著它?!?p> 江一梅說:“就是,我姥爺在非洲有座小型礦山呢?!?p> “一梅,你嘴下留情?!敝T葛雨在一旁急忙提醒著自己的外甥女江一梅。
淳于蘭和于木一邊走一邊下樓,說說笑笑,只當(dāng)是什么也沒有聽見。
離開諸葛瑜亮的茶樓,淳于蘭還真有些戀戀不舍。
欲知后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