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關生死事,老來閑做詩中人。謹遵心中道,前路漫漫長夜冷。
人的一生,是一段且短且長的行程。在這段行程中,不斷地與新的人和事物相遇,生命的色彩來自于這些或重復或新鮮的相遇。我們在探知和遇見中,過完一生。
正午時分,阿霖和辛遙去琉璃閣所在的山谷游玩。站在山間向下望去,但見“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亭幽”。青山連綿,綠意盎然,江水潺潺,宛如一條碧綠的綢帶輕柔地纏繞著村落。
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下,在水面上泛起點點金光,微風拂過,帶來陣陣清涼。
兩人沿著蜿蜒的山路緩緩下行,耳邊傳來鳥兒的歡歌聲,仿佛在訴說著大自然的美好。阿霖指著不遠處的一片花海,興奮地對辛遙說:“你看,那里的花開得真盛,咱們去瞧瞧?!?p> 辛遙微微一笑,點頭應允。兩人穿過花海,來到江邊,只見一位漁翁正悠然自得地坐在船頭垂釣。
漁翁見她們過來,熱情地打招呼:“二位姑娘,若是游玩累了,可到老夫船上一坐。”
阿霖和辛遙謝過漁翁,便在船頭坐下,與漁翁閑談起來。從漁翁的口中,她們得知了這片山谷的許多傳說和故事。時光在談笑間悄然流逝,夕陽西下,給山谷染上了一層金色的外衣。
“哇,太漂亮了,原來琉璃閣竟然在這么漂亮的地方!”阿霖跳下船,一雙星星眼瞪得溜圓。
辛遙不置可否地笑了笑,漂亮嗎?自然是漂亮的——琉璃閣,正如其名字一樣,就像一塊鑲嵌在幽幽山谷中的琉璃,翠色和煙,四時之景無不可愛,令人神往。
歷代琉璃閣閣主都是用劍高手,手中劍名“紫金琉璃”劍,只因劍柄上鑲嵌著一顆上好的紫色琉璃珠,揮舞起來光華萬千,煞是好看。當然,這琉璃劍不僅僅是好看,也是一等一的利器。
據(jù)說,這把劍是由千年前的名匠精心鍛造,劍身采用罕見的隕鐵材質,不僅堅韌無比,且能切金斷玉。在月光下,劍身會泛起一層淡淡的銀輝,恍若銀河傾瀉。
閣主們在修煉之時,往往會在劍上賦予自身的內力,使得劍靈與人心相通,威力倍增。
每一任閣主在繼任之時,都會舉行一個古老的儀式,將自己的心血注入劍中,以示傳承。這樣一來,“紫金琉璃”劍不僅是一件武器,更是歷代閣主精神的延續(xù)和象征。
在歷史上,曾有許多高手試圖奪取這把名劍,但都無功而返。因為只有琉璃閣的閣主,才能真正駕馭它,發(fā)揮出最大的威力。每當有強敵來犯,閣主便會手持“紫金琉璃”劍,憑借高超的劍法和劍自身的靈氣,所向披靡,護得琉璃閣一方平安。
如今,這把劍依然靜靜地懸掛在琉璃閣的正堂之上,等待著下一任閣主的到來,繼續(xù)書寫它的傳奇篇章。
天色漸晚,阿霖和辛遙依依不舍地告別漁翁,踏上歸途。一路上,兩人回味著一整日的所見所聞,心中滿是感慨。這次山谷之行,不僅讓她們領略了自然天地的秀美,還讓她們體會到了人間煙火的溫暖。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fā)乘夕涼,開軒臥閑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每個人的遇見,是不同的。那天站在河岸邊,阿霖對辛遙說:“阿遙你看,其實我們都是紅塵中的一粒水珠,隨著命運的波浪在向前行進,時而壯闊洶涌,時而風平浪靜?!痹谏L河中,我們從源頭到終點,穿過叢林,踏過泥濘,享受過陽光,蒼涼與厚重同在,歡欣與痛苦同生。
這些話從阿霖嘴里說出來,辛遙竟覺得有一絲絲悲涼的意味……
是的,不管翻天地覆,花還繼續(xù)開,我們都得生活。有人還在哀嚎“我太難了”時,大概誰都沒有預想到那些天災人禍來得如此狠絕。
可寒冬將近,冷風漸起,等到北風過盡,江南的春花就要開了。
欣怡遇刺之事已了,辛遙一力承擔了大部分罪責,出獄后便回了琉璃閣,墨染宸進宮議事。
太后怒其不爭道:“你生為我桑黎國的宸王,又手握重兵,難道你這個做哥哥的不應該為弟弟分憂嗎?你難道要為了一個不相干的女人,不顧親人不顧百姓不顧天下,你真的狠得下心為了她放下一切離開嗎?”
“不相干的女人?”墨染宸苦笑:“母后,兒臣不懂,同為女子您何必如此貶低霖兒呢……”
太后繼續(xù)好言相勸:“聽母后一句勸,放她走吧,天下好姑娘多得是,你貴為王爺,想要什么樣的女子沒有?又何必執(zhí)著一個來路不明的野丫頭,她和你本就不是一路人?!?p> 墨染宸苦笑,語氣卻十分堅決:“天下好女子再多,可兒臣喜歡的只有霖兒一個,還望母后莫要苦苦相逼?!?p> 太后嘆了口氣:“自古紅顏多禍水,你是要做大事的人,這么簡單的道理還要哀家來教你嗎?”
墨染宸平緩了語氣:“其實母后不需要再為這件事煩心了,霖兒她已經走了……”
惆悵彩云飛,碧落知何許。
不見合歡花,空倚相思樹。
總是別時情,那待分明語。
判得最長霄,數(shù)盡厭厭雨。
回到王府,墨染宸坐在阿霖房里看著窗外發(fā)呆——到底他還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絕情之人。他放棄了王位,推遲了進入官場的時間,錦衣玉食,聰慧苦讀,到底沒有擺脫身份的桎梏。死亡或有所耳聞,但不應該發(fā)生在他身邊,他所愛的人身上。
人生如此的小美滿,最大的難題不過是選擇。無論我們遇見的是美好或是傷害,這些都有著它的意義。美好的事物,去用心體會和捕捉。傷害我們的人和事,我們從中感悟和反省。這些不同的遇見,值得我們去認真面對,正是它們形成了我們獨一無二的生命。
人這一生最容易錯過的其實是最真實的自己。但愿一切美好與你不期而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