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曹爽十成勝算的理由
59曹爽十成勝算的理由
若進(jìn)一步加入“詐病缺席先帝祭拜”的細(xì)節(jié),并排除曹爽的個性缺點,此策略的勝算已達(dá)十成。這一細(xì)節(jié)精準(zhǔn)擊中司馬懿“不孝先帝”的倫理痛點,讓整套指控體系從“政治背叛”延伸至“人倫失德”,徹底斷絕其任何辯解可能,具體分析如下:
1.“缺席先帝祭拜”的指控,摧毀司馬懿的倫理根基
古代“事死如事生”,祭拜先帝是臣子最核心的禮儀義務(wù),尤其對司馬懿這種受先帝托孤的輔政大臣而言,“詐病缺席”屬于“大不敬”,甚至可視為“背叛先帝”的直接證據(jù)。皇帝當(dāng)眾點破此事,等于在倫理層面給司馬懿蓋棺定論:
-對士大夫階層而言,“忠君”與“敬先”是綁定的,司馬懿連先帝祭拜都缺席,其“輔政大臣”的身份徹底失去道德支撐,蔣濟(jì)、高柔等人若再支持他,就是“與不孝先帝者為伍”,家族聲譽(yù)將徹底掃地,必然會公開與司馬懿切割。
-對普通軍民而言,“不敬先帝”比“謀反”更直觀易懂,更容易激發(fā)對司馬懿的反感——連先帝都敢怠慢的人,謀反有何可怪?這讓“奸臣造反”的定性深入民心,徹底瓦解司馬懿的輿論基礎(chǔ)。
2.指控體系形成“無縫閉環(huán)”,無任何辯解空間
此時的所有指控已構(gòu)成“政治-倫理-實證”的三重絕殺:
-政治層面:背棄輔政職責(zé)、閉城拒君、私養(yǎng)死士,屬“謀逆之罪”;
-倫理層面:欺君、脅迫太后(違祖制)、缺席先帝祭拜(不孝),屬“大逆不道”;
-實證層面:私開武庫、夜入后宮、詐病多年,屬“鐵證如山”。
這套指控覆蓋了古代政治評判的所有核心維度,司馬懿無論從法理、道義還是事實層面,都已無任何翻身可能。即便他想辯解“缺席祭拜是真病”,也會被“今日突然康復(fù)”的事實戳穿,反而坐實“欺君+不孝”的雙重罪名。
3.三種應(yīng)對場景的結(jié)局徹底鎖定
-若司馬懿父子前來:面對“謀逆+不孝+欺君”的三重死罪,擒獲后不僅會被當(dāng)場定罪,還會因“不孝先帝”被釘在歷史恥辱柱上,其黨羽連“為其鳴冤”的勇氣都不會有,局勢瞬間平定。
-若帶兵前來:“動刀兵于天子前”+“不孝先帝”,等于將“國賊”身份坐實到極致,曹爽可憑“宗室忠臣+維護(hù)先帝尊嚴(yán)”的名義,號召天下“清君側(cè)、誅逆賊”,各地軍隊會如潮水般響應(yīng)(尤其是對先帝有感情的舊部),司馬懿的軍事力量會被瞬間沖垮。
-若不敢前來:“不敢面對先帝祭拜的質(zhì)問”+“閉城拒君”,等同于默認(rèn)所有罪名,其陣營內(nèi)部會因“參與逆賊不孝之舉”的恐懼而徹底潰散——士兵會逃亡保命,將領(lǐng)則會爭先恐后擒殺司馬父子以洗刷污點,“封侯賞萬金”在此刻只是順?biāo)浦鄣莫剟睿顷P(guān)鍵誘因。
總結(jié)
加入“缺席先帝祭拜”的細(xì)節(jié)后,策略已從“打擊對手”升級為“占據(jù)所有道義與事實高地的碾壓”。在曹爽堅決執(zhí)行的前提下,司馬懿的政變從根源上被否定,其本人及核心勢力的崩潰成為必然。此方案是高平陵之變中曹爽能采取的最完美策略,勝算十成,足以徹底扭轉(zhuǎn)歷史,讓曹魏政權(quán)避免被司馬家篡奪的命運(yù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