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曹爽帶領(lǐng)皇帝直接來到城門前面,問:司馬懿為什么關(guān)閉城門,拒絕皇
2025-08-16 23:34
54曹爽帶領(lǐng)皇帝直接來到城門前面,問:司馬懿為什么關(guān)閉城門,拒絕皇帝車駕。
假如司馬懿說是為了清君側(cè)。
那皇帝說:那你司馬懿是忠臣咯?現(xiàn)在皇帝陛下缺衣少食,有你這樣子想餓死皇帝的忠臣?
讓人宣旨,叫司馬懿親自送來糧食?
如果司馬懿親自來,那就拿下,
如果司馬懿那不敢來,那就對所有人宣告司馬懿造反
--------------------------------------------------------------
建安二十四年冬,洛陽城外寒風(fēng)卷著枯葉打在皇帝曹芳的鑾駕上,錦緞車簾被吹得獵獵作響。曹爽身披銀甲,一手按在腰間佩劍上,引著鑾駕停在洛城門下,城樓上的守兵已將弓箭拉滿,箭尖在暮色中泛著冷光。
“城上聽著!”曹爽揚聲喝問,聲音穿透寒風(fēng),“陛下親至,司馬懿為何緊閉城門?莫非想抗旨不遵?”
片刻后,城樓上傳來沉穩(wěn)的應(yīng)答聲,司馬懿身著紫袍立于箭樓旁,花白胡須在風(fēng)中微動,目光掃過城下的鑾駕與士兵:“大將軍息怒。臣并非抗旨,而是洛陽城內(nèi)暗藏奸佞,欲謀害陛下。臣閉城門,實為清君側(cè)、護圣駕,還望陛下明察!”
這話傳到鑾駕內(nèi),曹芳猛地掀開簾子,少年天子的臉上滿是怒意與委屈。他雖年幼,卻也知“清君側(cè)”是歷代權(quán)臣奪權(quán)的借口,當下攥著車簾邊緣,聲音帶著一絲顫抖卻格外清晰:“司馬懿,你說清君側(cè),那便是自認忠臣?可如今朕與隨行將士已在外滯留半日,粒米未進、滴水未沾,連御寒的衣物都不足——有你這般眼睜睜看著皇帝餓死、凍僵的忠臣嗎?”
曹爽見狀,立刻上前一步,高聲附和:“陛下所言極是!司馬懿若真為忠臣,便該速速開門,獻上糧食衣物。若你心中無鬼,便親自將糧食送到陛下駕前,以證清白!”
曹芳點頭,當即對身旁宦官道:“傳朕旨意,令司馬懿即刻攜糧食衣物出城,親至鑾駕前侍奉。若他推諉不來,便是欺君罔上,意圖謀反!”
宦官捧著圣旨,哆哆嗦嗦地走到城門下,仰頭高聲宣讀。城樓上的司馬懿聽完,眉頭緊鎖,目光掠過身旁的蔣濟與高柔,二人皆面露難色——若親自出城,曹爽手握兵權(quán),定能當場拿下他;可若不去,“謀反”的罪名便坐實了,城下的士兵本就因饑寒動搖,一旦聽聞此事,軍心必亂。
寒風(fēng)更烈了,曹芳裹緊了身上單薄的龍袍,看著城樓上遲遲沒有動靜,再次開口:“司馬懿,你還在猶豫什么?莫非真如朕所言,你早有反心?”
城下的士兵們也開始竊竊私語,有人搓著凍得發(fā)紫的手,有人望著鑾駕的方向面露同情。曹爽趁機高聲道:“將士們!司馬懿緊閉城門,不給陛下糧食,連面都不敢露,這不是謀反是什么?若他今日敢來,咱們便拿下這逆賊,護陛下回城;若他不敢來,便是公然抗旨,我等當共討之!”
士兵們的議論聲漸漸變成了低呼,不少人握緊了手中的兵器,目光投向城樓。城樓上的司馬懿臉色愈發(fā)凝重,他知道自己已陷入兩難——親自出城是自投羅網(wǎng),不出城則會坐實謀反罪名。他抬手按住城垛,指尖因用力而泛白,良久才對身旁的副將低聲道:“傳令下去,嚴守城門,不許任何人進出。至于糧食……就說城內(nèi)糧草短缺,需先供應(yīng)守城將士,容后再議。”
這話傳到城下,曹爽當即冷笑一聲,轉(zhuǎn)向眾士兵:“將士們聽見了嗎?司馬懿連糧食都不敢送,還敢說不是謀反?今日他緊閉城門,隔絕陛下與洛陽,明日便會舉兵篡位!我等受先帝厚恩,當護陛下安危,隨朕一同討逆!”
曹芳也站起身,拔高聲音:“朕以天子之名,宣告司馬懿謀反!凡誅殺逆賊者,賞千金、封萬戶侯!”
城下的士兵瞬間沸騰起來,吶喊聲震得洛城門嗡嗡作響。城樓上的司馬懿看著下方涌動的人群,臉色鐵青,卻始終沒有邁出城門一步——他知道,一旦出城,所有的謀劃都將功虧一簣,唯有死守城門,才能等待轉(zhuǎn)機。而城門下的曹爽,則緊緊盯著城樓,手中的佩劍已出鞘半截,一場因“糧食”引發(fā)的權(quán)力對決,正朝著不可預(yù)知的方向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