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屋叔公的長袍
上屋叔公長得很高大,大至有一米八的高度,臉上有小時候出麻子留下的痕跡。你別說麻子上臉破相,那是對別人而言。它長在叔公臉上,真的對叔公沒有什么壞影響,反而平添了幾分男人的陽剛之氣。據(jù)說叔公年輕時很討少女們的喜歡,村里村外沒事找事來搭訕的青年女子不在少數(shù)。
我對叔公有印象的時候,叔公已經(jīng)是四十多歲的中年漢子了,他生了五個兒子、兩個女兒,家里九口人。因為孩子還小,一家生計全靠叔公夫妻二人在生產(chǎn)隊掙工分養(yǎng)家糊口,日子過得比較艱難。叔公的孩子們在夏天的時候,因為大米不夠吃,一般都長得比較清瘦。每到冬天和春天,就會肥胖起來,加上天氣也比較冷,這幾個小孩子臉上白里透紅的,煞是好看,本族人都很喜歡。大人告訴我說:“因為冬天收獲了紅薯,小孩子都吃得飽,人就長了精神?!?p> 叔公雖然家里窮,但衣作穿戴還是挺干凈的。更令人稱道的是,叔公有一件長袍,就叔公那樣的身高,穿上去也是齊膝蓋那般長,看上去十分偉岸,走起路來非常瀟灑。據(jù)說,是叔公的父親早年到JX尋烏縣給一個財主打了兩個月的木匠活,結(jié)算工錢時正碰上當(dāng)時的紅軍向這個財主征糧,這個財主拿不出大洋給叔公的父親,就用這件綢緞長袍抵了工錢。
這件長袍傳到叔公手里仍然十分珍貴,五十多年了從來沒有洗過,叔公平時并不穿它,只是在春節(jié)、重陽、端午節(jié)等重大節(jié)日和應(yīng)邀做客喝酒時才會穿上它。當(dāng)然,叔公也是善良的人,碰上本族上屋下舍要做客赴宴的時候,求上叔公要借長袍一用時,叔公一般都會慷慨借給,但他會特別囑咐一句:“不要洗??!”借者也會照他的吩咐,用完后不洗就還給他。
有一天,下屋大伯要到外村親戚家喝賀壽酒,為了增加祝壽時打輯作躬的風(fēng)度,也向上屋叔公借長袍,叔公自然答應(yīng)。他將長袍交到大伯手上時照例說了一句:“不要洗?。 贝蟛指屑さ剡B說了三個“好、好、好”。
大伯赴宴時心情十分痛快,喝酒時也沒有留什么心眼,加上客家人自古以熱情待客是使客人喝好、喝醉為標(biāo)準(zhǔn)。因此,也不能說大伯有什么不是了。在酒席上,只見大伯一個時辰下來,五碗酒已經(jīng)下肚,他猛抬頭看墻上好像有點(diǎn)搖搖晃晃的感覺,正堂的大梁也在晃動。他想:“壽星不會住在這這種危房之下的,不怕!”繼而又喝了五大碗。
不多時,大伯只感到一團(tuán)火球燒到自己頭上、臉上,肚子里一時翻江倒海般難受。一團(tuán)熱熱的東西擠壓著胸前直往喉嚨口冒出,大伯拼命想閉嘴,但終于抵擋不住,“哇”的一聲,酒菜都從口中噴出。大伯還覺得有點(diǎn)不好意思,立即用手擋在嘴上,這一擋不要緊,噴出的酒菜便全灑在了長袍上。
主人看看大伯醉了,十分高興。為什么呢?原來,客家人在長期的待客之道中,形成了要想方設(shè)法讓客人吃好喝醉的規(guī)矩,這也是因應(yīng)了“有客方沽酒,無僧不點(diǎn)茶”的古訓(xùn)。因此,客家人請客,最怕在左哄右勸后仍不肯吃菜、不愿喝酒的主兒,換句話說,如果客人不醉,那就是主人不熱情。這時,只見主人高興地一招手,叫了兩個年輕人半拉半抱地拉著大伯進(jìn)了房間,放躺在床上,把他的鞋脫了,任他睡覺去。
只聽大伯嘴上喃喃說:“我沒醉,我沒醉!唔!我……”不一會就打起了呼嚕,就這樣呆到第二天才醒來。他醒來一看,長袍上的酒菜已經(jīng)被擦掉了,還剩下酒的味道和痕跡,就自己埋怨自己,沒有分寸。
他就這樣悻悻地回到家,把長袍脫在木桶里,自己干活去了。
大伯的老婆是標(biāo)準(zhǔn)的客家婦女:勤勞、善良、樸實。她回到家,看到叔公的長袍丟在桶里,估計是老公交代她要洗干凈的意思,便不由分說,放了一些茶枯渣,倒上幾瓢熱水,浸泡了半個小時后倒在木盆里開始洗漿起來。只見盆中的水漆黑如墨、臭不可聞,大伯老婆順手拿起長袍放在木板上,用手一搓,長袍便露出蚊帳布似的小洞,她又搓了幾下,這長袍就爛得更難看了。她慌了神,馬上小心地軋干水,將長袍掛在曬衣服的竹桿上。
大伯干活回來,看見叔公的長袍被老婆洗成了網(wǎng)紗似的,哭笑不得,兩夫妻著實為此吵了一架。想起借長袍時叔公的囑咐,更覺得對不起叔公。第二天,靜下心來一想:“他正在過子女關(guān),生活困難,何不送上兩斗米,一來資助老叔,二來賠個不是?”
就這樣,大伯夫妻倆挑著兩斗米,拿著叔公的爛長袍,到了叔公家。叔公聽明來意,長在嘴邊上的兩撮山羊胡子就被心里噴出的怒氣吹得一豎一豎的,臉上鐵青一片。心想,揍他一頓也不解恨?。∵€有什么辦法呢?沉默半天才說道:“這長袍自到我家就沒有洗過,想不到凝聚了兩個朝代、五、六十年人氣的寶貝,就毀在你倆公婆手上??!我怎么對得起祖宗?”
叔公從此不再搭理大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