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都市

初入職場

第十五章宋元

初入職場 星愿1234 12555 2024-05-01 16:55:18

  “好了,”紀曉夫說,“該我了。南宋,剛才說過了是趙匡胤的子孫。被俘的是趙光義的一支。公元1127年,趙構在應天府也就是今河南商丘稱帝,史稱宋高宗,而重建的國號仍延用宋朝,被后人成為南宋。而后來金國南下,南宋以臨安也就是今杭州為都城。經(jīng)過152年的國度,也就是在公元1279年,趙昺做為南宋最后一個皇帝,跳海自盡。

  關于詞人還有沒有說的人,比如辛棄疾,是‘豪放派’詞人,他的代表作有《青玉案》,這首詞是這樣寫的‘青玉案·元夕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其中三重境界中提過如,‘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是第一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是第二境界,‘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是第三境界。

  而詩人也有許多,補充一下文天祥,愛國詩人。他的代表作有《過零丁洋》,詩是這樣寫的‘過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經(jīng),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這是大臣文天祥的詩作。此詩首聯(lián)二句自敘生平遭際,思今憶昔,感慨萬端;頷聯(lián)二句從國家和個人兩方面展開和深入加以鋪敘國破家亡的現(xiàn)實;頸聯(lián)二句追述今昔不同的處境和心情,昔日惶恐灘邊憂國憂民,如今零丁洋上自嘆伶仃;尾聯(lián)二句以死明志,是作者對自身命運毫不猶豫的選擇。全詩表現(xiàn)了慷慨激昂的愛國熱情和視死如歸的高風亮節(jié),以及舍生取義的人生觀,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的崇高表現(xiàn)。格調大氣磅礴,情感真摯自然,語言工整精妙,生動形象,語意豐富。

  當然宋朝還有許多畫派,由以前唐的仕女圖,變?yōu)閷懸馀?。其中宋徽宗的工筆畫最有名。而米芾的獨特畫風‘米點山水’讓人眼前一亮。最有名的《清明上河圖》寫了北宋的繁華。

  陶瓷發(fā)展的也非常好。宋代五大名窯有汝窯、官窯、哥窯、鈞窯和定窯。這五大名窯以其獨特的制作工藝和高超的藝術審美聞名。

  首先,汝窯以其典型的天青釉色、如雨過天晴的釉面和蟹爪紋而著稱。

  而官窯則是,瓷器由官府直接控制,主要供皇室使用,特點是粉青釉色、紫口鐵足,以及薄胎厚釉。

  還有哥窯。其瓷器以乳濁釉和米黃、灰青的釉色為主,器身開有紋片,俗稱文武片或百級碎。

  鈞窯。其瓷器以獨特的窯變藝術和藍中帶紅、紫斑或天青、天藍、月白等多種釉色而聞名。

  再說定窯。其瓷器以白瓷為主,釉色白中閃黃,有象牙白之稱,裝飾風格多樣。

  當然南宋經(jīng)濟為了南方的發(fā)展做了重要鋪墊。南宋雖然外患深重,統(tǒng)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經(jīng)濟上外貿高度發(fā)達,重心完成了歷史性南移;思想學術和文化藝術高度發(fā)展,理學成型確立正統(tǒng)地位,并向海外傳播,形成了東亞‘儒學文化圈’。南宋開啟了中國社會的平民化進程,并出現(xiàn)了歐洲近代前的一些特征,就是市民階層形成、雇傭關系、城市化,還推動了中華民族的大交融。在中華文明發(fā)展中具有文藝復興和經(jīng)濟革命的意義,在世界歷史進程中有著重要的地位。

  相較于漢的絲綢之路,北宋已經(jīng)開始海上貿易。唐朝的外國來朝,讓宋朝的知名度不減。這為明朝開辟‘海上絲綢之路’做了鋪墊。

  接下來,該我哥了,說說蒙古國?!奔o曉夫笑著說,“為了多了解民族復興,講講蒙古的發(fā)家史?”

  紀曉明笑了笑說,“其實,鐵木真也就是成吉思汗也不是一直很英雄的。他曾經(jīng)也被仇家追殺,躲到山上去過。當時生存也是問題,后來鐵木真抓住機會,復了仇,也為后來忽必烈入主中原提供了條件。”

  “哦,”羅峰好奇地說,“我看現(xiàn)在蒙古族提起成吉思汗還是一臉自豪。他被為一代天驕成吉思汗。能說說他的經(jīng)歷嗎?”

  鄒學明也笑著點點頭。

  紀曉夫看著其他人的反應,搖了搖紀曉明的胳膊說,“哥,你說蒙古的開端,也說說成吉思汗?!?p>  紀曉明笑了笑說,“好。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傳奇英雄成吉思汗。”說著,紀曉明抽出自己的胳膊,對紀曉夫說,“坐好。我開始說了。

  成吉思汗,蒙古族乞顏部人,生于漠北斡難河也就是今鄂嫩河,上游地區(qū)也就是今蒙古國肯特省。大蒙古國可汗,世界史上杰出的軍事家、政治家。

  鐵木真早年喪父,被敵對部族驅逐,投奔克烈部。后集合部眾,于公元1189年被推舉為蒙古乞顏部可汗,經(jīng)過一系列戰(zhàn)爭,在公元1204年基本統(tǒng)一蒙古高原諸部。公元1206年在斡難河源即皇帝也稱為汗位,建立大蒙古國。建國后,實行千戶制,建立護衛(wèi)軍,頒布《大扎撒》。經(jīng)過多次的對外戰(zhàn)爭,他占領了東亞金朝的大片領土,并滅亡西夏、西遼及中亞的花剌子模,其征服足跡遠抵黑海海濱。公元1227年,鐵木真病逝,終年六十六歲。臨終前定下‘聯(lián)宋滅金’的戰(zhàn)略,死后被秘密安葬于起輦谷。元朝建立后,累謚為‘法天啟運圣武皇帝’,廟號太祖。

  鐵木真‘深沉有大略,用兵如神’,是一位極具爭議性的人物。自其崛起以來,便被視為野蠻殘忍的侵略者。近代以來,也有觀點認為鐵木真及其繼承人領導下的蒙古帝國發(fā)動的對外征服戰(zhàn)爭,促進了歐亞大陸間的相互影響,對之后的世界歷史進程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此外,他對蒙古諸部的統(tǒng)一戰(zhàn)爭,為元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礎,并對蒙古民族共同體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鐵木真至今仍被蒙古人視為民族英雄,成為蒙古國的國家象征。

  成吉思汗生于斡難河也就是今鄂嫩河邊的跌里溫盤陀山也可以說迭里溫孛勒答黑。據(jù)說他出生時,右手緊握著一塊大如石的血塊。

  鐵木真的父親是蒙古乞顏部首領也速該;母親訶額侖出身弘吉剌部,同蔑兒乞人也可·赤列都結親,但在宋紹興三十一年也就是金大定元年,公元1161年,秋被也速該根據(jù)當時的‘搶親’傳統(tǒng)搶來為妻。鐵木真出生時,也速該生擒了塔塔兒部首領鐵木真兀格,為了慶祝勝利,他便給長子取‘鐵木真’之名,意為‘鐵之最精者’。

  宋乾道六年也就是金大定十年,即公元1170年,鐵木真九歲插一句,其中,《新元史》作十三歲時,也速該攜鐵木真向斡勒忽訥惕部求親,在烏爾遜河西遇弘吉剌·特薛禪,與其女孛兒帖定親,鐵木真按照習俗留在弘吉剌部。也速該歸經(jīng)扯克兒時,被塔塔兒人、鐵木真兀格之子札鄰不合在酒中下毒。返回家中后,也速該毒發(fā),于是速召鐵木真歸家,隨后逝世。也速該死后,乞顏勢力中衰,部眾叛逃至泰赤烏部,鐵木真母子兄弟陷入了困境。

  鐵木真母子被族人撇下在營盤以后,孤兒寡婦,生活非常困苦。為了養(yǎng)活幼子,訶額侖緊束衣帶,日夜奔波在斡難河畔,‘拾著果子,撅著草根’。鐵木真與諸弟則‘將針做鉤兒,于斡難河里釣魚,又結網(wǎng)捕魚’,來奉養(yǎng)母親。鐵木真的幼年時代,就是在這般艱難情況下度過的。

  一日,鐵木真兄弟四人在一起釣魚,鐵木真釣了一尾金色的魚,被別克帖兒和別勒古臺奪去。加之前次鐵木真射得一告天雀,亦被別克帖兒奪走。因此,鐵木真在一氣之下,競約同胞弟合撒兒用箭射死別克帖兒。鐵木真這種同室操戈的殘忍行為,立刻激起了訶額侖的憤怒,引證祖言古語,嚴加訓斥。訶額侖對鐵木真的言傳身教,對他一生的事業(yè)不無影響。

  很久之后,泰赤烏部的塔里忽臺唯恐鐵木真兄弟力量壯大,于是乘機來襲,鐵木真逃入帖兒古捏山,仍被擒獲。后來,他瞄準時機逃走,因泰赤烏部屬民鎖兒罕失剌一家的救助,藏在羊毛車里,才得以脫出羅網(wǎng)。此后,他徙帳于古連勒古山內的桑沽兒河也就是今蒙古國烏蘭巴托東南,的合刺魯格的青海子,或者說是闊海子。

  鐵木真出逃后,知道要抵抗泰赤烏的壓迫,必須尋求更強大勢力的庇護,于是投靠也速該的‘安答’意為契交,或者說是義兄弟、克烈部首領脫里即后來的王汗,尊之為父,表示臣屬。從此他開始積聚力量,收集舊部眾,移帳到克魯倫河上游的‘不兒吉之地’。

  后來,鐵木真的仇敵、蔑兒乞惕部的脫黑脫阿等來襲,這里的脫黑脫阿是訶額侖第一任丈夫也客赤列都的兄長,鐵木真與其弟孛兒只斤·別勒古臺,‘那可兒’意為門戶奴隸,博爾術,兀良哈人者勒蔑奉訶額倫避入不兒罕山。孛兒帖及其他家人躲避不及,均被擄去。鐵木真求得王汗和蒙古札答闌部貴族札木合的援兵,在不兀剌川流域襲擊蔑兒乞人,大獲全勝,不僅奪回家人,還擄掠了大批財物和奴隸。這次戰(zhàn)爭大約發(fā)生在宋淳熙七年也就是金大定二十年,即公元1180年至宋淳熙十一年也就是金大定二十四年,即公元1184年,之間。

  戰(zhàn)后,鐵木真和札木合返豁兒豁納黑主不兒之地,二人重新約為安達,‘連營逾年’。隨著鐵木真的力量逐漸壯大起來,他逐漸脫離札木合,回到了桑沽兒河旁獨立建營。原來的部屬和一些尼魯溫蒙古部落紛紛來歸,各家乞顏貴族也都向鐵木真靠攏,如巴魯剌思人忽必來,忙忽人哲臺,兀良哈人速不臺,從父答里臺斡惕赤斤,從弟阿勒壇、忽察兒等。這些人重新結合成乞顏貴族聯(lián)盟,于宋淳熙十六年也就是金大定二十九年,即公元1189年,在青海子共同推舉鐵木真為首領。

  鐵木真被推舉為汗后,立即建立了自己的護衛(wèi)組織,命博爾術及胞弟拙赤合撒兒、異母弟別里古臺等為長,分設了帶弓箭的、帶刀的、掌馭馬的、掌飲膳的、管放牧羊群、馬群的、掌修造車輛的守衛(wèi)宮帳的等十種職務,都命其親信那可兒擔任,組成了一支隸屬于自己的精悍隊伍。至12世紀末,蒙古高原已經(jīng)形成了乞顏部首領鐵木真、克烈部首領王罕和札答闌部首領札木合三足鼎立的局面。

  當時蒙古諸部中,泰赤烏部貴族‘地廣民眾,號為最強’,他們自然不能容忍乞顏部重興。宋紹熙元年也就是金明昌元年,即公元1190年,對鐵木真不滿的札木合與泰赤烏部等十三部、起兵三萬進攻鐵木真,鐵木真方面得到札木合部下亦乞列思人的通報,集合部眾三萬,組成十三翼,其中‘翼’,即古列延,軍隊抵抗。兩軍大戰(zhàn)于桑沽兒河附近的答蘭版朱思之野也就是今蒙古國溫都爾汗西北,鐵木真難以抵敵,率部退到斡難河的一個狹地中。

  札木合與泰赤烏部雖勝,但‘內無統(tǒng)紀’,那顏們互爭權力,將大批俘虜殘殺,此舉引起部下不滿,而鐵木真則極力籠絡人心,厚待部民,因此照烈、兀魯、忙兀等尼魯溫蒙古部落都脫離泰赤烏,歸附鐵木真,使他的力量得以迅速恢復。

  宋慶元二年也就是金明昌七年,即公元1196年,塔塔兒部叛金,被金丞相完顏襄統(tǒng)兵擊潰,向斡里札河也就是今蒙古東方省烏勒吉河,逃奔。鐵木真聞訊,即向脫里汗報告,于是脫里率領克烈軍,鐵木真以‘為父祖復仇’的名義征集蒙古部軍相從,進至斡里札河也可以說是譯斡里匝河,今蒙古國烏勒吉河,攻破塔塔兒堡寨,獲其首領,‘盡擄其車馬糧餉’。完顏襄以助征叛部有功,授脫里王號,脫里自此稱王汗;鐵木真則被授予‘札兀惕忽里’就是諸乣統(tǒng)領官號。斡里札之戰(zhàn)和金朝的封賞,大大提高了鐵木真的威望和權力。從此他可以用金朝任命的部族長官身份統(tǒng)轄部眾,號令諸家貴族。

  回軍后,鐵木真以違背盟誓、不肯出兵為父祖復仇、乘機偷襲他的老營等理由,擊滅乞顏部長支貴族主兒乞部,奪取其部民,從而消除了聯(lián)盟內最有資格與他爭奪權位的一家勢力。

  宋慶元六年也就是金承安五年,即公元1200年,鐵木真會同王汗進攻泰赤烏部,在斡難河北得勝,殺塔兒忽臺。接著又隨從王汗進兵今呼倫貝爾草原,攻打合答斤、散只兀、朵兒邊、塔塔兒、弘吉剌等部,大掠其部民、牲畜。

  草原各部貴族害怕鐵木真的崛起,推舉札木合為‘古兒汗’也就是眾汗之汗,誓與鐵木真為敵。宋嘉泰元年也就是金泰和元年,即公元1201年,札木合聯(lián)合塔塔兒、弘吉刺、合答斤等十一部,組成聯(lián)軍向鐵木真發(fā)起攻擊,雙方在海刺爾河支流帖尼河畔交戰(zhàn)。在帖尼河之戰(zhàn)中,鐵木真擊敗札木合。宋嘉泰二年也就是金泰和二年,即公元1202年秋,闊亦田之戰(zhàn)爆發(fā)。此戰(zhàn)原是乃蠻部酋長不欲魯罕也稱為盔祿汗、不亦魯黑汗,聯(lián)合蔑兒乞惕部酋長脫黑脫阿對克烈部的戰(zhàn)爭,以后,札木合與泰赤烏、朵兒邊、合答斤、撒勒只兀惕、塔塔兒的殘余勢力也加入其中,鐵木真遂與王汗聯(lián)合對抗以上諸部。戰(zhàn)爭之初,王汗與鐵木真的聯(lián)軍失利,從兀魯回·失連真河也就是今內蒙古DWZMQQ烏拉根果勒、舍野月機果勒退兵入金長城也就是邊墻,以長城阿蘭塞為壁堅守。乃蠻部聯(lián)軍追蹤而至,鐵木真派阿勒壇、忽察兒、答里臺三人為先鋒,王罕派桑昆也就是剌合、札合·敢不、必勒格·別乞三人為先鋒與乃蠻聯(lián)軍作戰(zhàn),雙方在闊亦田我就是今貝爾湖哈拉河上源處,發(fā)生決戰(zhàn),乃蠻部聯(lián)軍戰(zhàn)敗。札木合見大軍戰(zhàn)敗,不戰(zhàn)而走,向額爾古納河下游撤退,沿途大肆蹂躪,王汗之軍緊迫不舍,在額爾古納河畔擊敗札木合,札木合投降。隨后,鐵木真進兵消滅答蘭涅木兒格思之地也就是在今貝爾湖南,的塔塔兒部。在攻打塔塔兒之前,鐵木真發(fā)布了兩條札撒也就是法令,一是戰(zhàn)勝時不許貪財,事定后均分所得財物;二是戰(zhàn)斗中兵馬退動至原排陣處要返回力戰(zhàn)也就是防止沖亂本軍陣腳,違者斬。這是鐵木真就任聯(lián)盟首領后的第一次立法,其意義在于提高汗權,限制各家貴族。而在之后不遵命令的乞顏貴族,也被他派那可兒責罰。

  鐵木真追擊泰赤兀部,在指揮作戰(zhàn)中被泰赤兀部將射中脖頸,生命垂危。者勒蔑為他吸吮淤血,并盜來酸奶救活了鐵木真。第二天清晨,泰赤兀部眾向鐵木真投降。泰赤兀部的覆滅,鏟除了鐵木真統(tǒng)一蒙古各部的巨大障礙,而其部將如神箭手哲別、納牙阿等也成為鐵木真征服天下的得力助手。

  經(jīng)過兩次大戰(zhàn),札木合勢力衰落,蒙古高原形成了東、西兩強局面:斡難河以東、大興安嶺以西的蒙古高原東部歸鐵木真統(tǒng)治;斡難河以西至阿爾泰山以東的蒙古高原西部由王汗統(tǒng)治。

  長期以來,鐵木真一直臣事王汗,追隨他東征西討,巧妙地利用克烈的勢力壯大力量,清除了蒙古內部的敵對貴族,消滅了東部地區(qū)各強大部落。鐵木真的勢力日益壯大,引起王汗及其子桑昆的疑忌,札木合、按彈等蒙古部貴族也力勸王汗除掉他。以前鐵木真曾為長子術赤向亦刺合之女求婚遭到拒絕,宋嘉泰四年也就是金泰和四年,即公元1203年春,王汗父子計議偽許婚約,邀鐵木真來飲‘布渾察兒’也就是定婚宴,乘機謀害,鐵木真得到密報,慌忙整軍備戰(zhàn)。王汗謀泄,發(fā)兵來攻,雙方戰(zhàn)于合蘭真沙陀也就是今內蒙古烏珠穆沁旗北境,鐵木真因兵寡失利,部眾潰散。他退到哈拉哈河旁的建忒該山整頓潰卒,僅得四千六百騎,然后轉移到班朱尼河也就是巴勒渚納河,今呼倫湖西南附近,休整。當時鐵木真處境極為艱難,至射野馬為食,汲渾水以飲,于是‘舉手仰天’,與追隨他的那可兒們宣誓說,‘使我克定大業(yè),當與諸人同甘苦。茍渝此言,有如河水。’是為班朱尼河盟誓,‘同飲班朱泥河水’成為鐵木真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佳話,載入史冊。

  王汗獲勝后,愈加驕傲輕敵。而鐵木真在元氣漸復后,探知王汗正在折折運都山也就是今克魯倫河上游,宴飲歡娛,毫無防備,于是率軍偷襲,圍攻王汗營帳,經(jīng)過三天三夜激戰(zhàn),擊潰其主力。王汗狼狽西逃入乃蠻部境,被乃蠻邊將所殺。亦剌合逃到西夏,被逐,又輾轉至曲先也就是今XJ庫車,也被當?shù)厝怂鶜???肆也勘姳M被鐵木真所并。至此,他完全征服了東起大興安嶺、西至杭愛山的所有部落,‘帝業(yè)’基本上奠定了。

  克烈的滅亡震驚了乃蠻部統(tǒng)治者,宋嘉泰四年也就是金泰和四年,即公元1204年,自恃強大的乃蠻部首領太陽汗決定出兵攻打蒙古,并遣使連結漠南的汪古部,但未能成功,汪古部反將乃蠻使者及情報送知鐵木真。鐵木真得報后,決議將軍馬集中在哈拉哈河旁,按千戶、百戶、十戶統(tǒng)一編組,委派各級那顏,并建立了一支護衛(wèi)軍。然后率軍逆克魯倫河西進,布陣于薩里川也就是今克魯倫河與土拉河兩河上游之間。太陽汗除率乃蠻本部軍外,又收羅了札木合等一批蒙古、克烈敗散的貴族,蔑兒乞,斡亦刺部亦領兵來助,兵力甚多,但軍紀渙散,內部矛盾重重,太陽汗又懦弱無能。當乃蠻軍進至鄂爾渾河之東的納忽昆山時,蒙古軍亦至,札木合等見鐵木真軍容甚盛,難以取勝,即離太陽汗散去。乃蠻軍大敗,太陽汗受傷被擒,不久死去;其子屈出律率殘部西逃,投奔其叔不欲魯罕。鐵木真乘勝進兵至阿勒臺山,征服了乃蠻部。札木合逃亡到倘魯山也就是今唐努山,被跟隨他的五個那可兒捕送鐵木真處死。

  滅太陽汗后,鐵木真立即發(fā)兵北攻三姓蔑兒乞,其首領脫脫逃奔乃蠻不欲魯罕,蔑兒乞部亦被征服。宋開禧二年也就是金泰和六年,即公元1206年春,鐵木真越阿勒臺山也就是今阿爾泰山,進入乃蠻北部兀魯黑塔黑地區(qū)也就是今蒙古科布多省、巴彥烏列蓋省等地,對不欲魯罕發(fā)起突然襲擊。當時不欲魯罕正獵于豁黑兀孫河也就是索果克河,上,猝然被擒,乃蠻北部亦亡。屈出律與脫黑脫阿西逃入也兒的石河也就是今額爾齊斯河。

  鐵木真統(tǒng)一蒙古高原各部落后,于元太祖元年也就是公元1206年春,在斡難河也就是今鄂嫩河,源頭召開‘忽里勒臺’也就是大聚會之意,大會蒙古貴族。據(jù)說出身晃豁壇氏的巫師闊闊出又稱‘帖卜騰吉里’,即上天代言人上言表示,‘如今地上稱為古兒罕的各國君主都被你征服,其領土都歸你治下,因此你也應該有普天下之汗的尊號。上天旨意,你的稱號應為成吉思汗。’于是諸王和群臣為鐵木真上尊號‘成吉思汗’也就是‘青吉思’,意為‘擁有海洋四方的可汗’,一稱意為‘可怕的’、‘強健的’,或稱為‘強盛偉大的君主’。隨后,鐵木真建九斿白纛,以本部落名稱為國號,稱‘也客·蒙古·兀魯思’,在蒙古語中,意為‘大蒙古國’。他的家族逐漸被賦予‘黃金家族’的稱號。

  鐵木真登基后,實行軍政合一的千戶制,擴建中軍護衛(wèi)怯薛軍,建立了一支屬于大汗的護衛(wèi)軍;頒布了《大扎撒》,這是世界上第一套應用范圍最廣泛的成文法典。

  蒙古高原各部統(tǒng)一后,繼續(xù)對鄰國就進行掠奪戰(zhàn)爭便成為了他們的目標。鐵木真曾對為爭奪繼承權而爭吵的兒子們說:‘天下地土寬廣,河水眾多,你們盡可以各自去擴大營盤,征服邦國?!衷柺局T將:‘男子最大之樂事,在于壓服亂眾,戰(zhàn)勝敵人,奪取其所有的一切,騎其駿馬,納其美貌之妻妾?!瘡娏业穆訆Z欲望,是蒙古統(tǒng)治者不斷進行對外戰(zhàn)爭的根本原因。而13世紀世界主要國家社會危機的深重,也為鐵木真實行大規(guī)模軍事擴張?zhí)峁┝擞欣麠l件。

  蒙古建國后,開始對外發(fā)動大規(guī)模征服戰(zhàn)爭。鐵木真將矛頭對準西夏和金朝,并采取‘先弱后強’的策略,首先進攻經(jīng)濟富庶,占據(jù)戰(zhàn)略要沖的西夏。自宋開禧元年也就是金泰和五年,即公元1205年三月起,鐵木真就對西夏邊境發(fā)動了第一次掠奪性進攻,破力吉里寨也就是今寧夏中衛(wèi)、經(jīng)落思城,擄掠了大量人口、牲畜。元太祖二年也就是公元1207年秋,蒙古第二次侵入西夏,占領兀剌海城,夏方集右?guī)T路軍抵抗,蒙古軍不敢深入,次年也就是公元1208年三月退回。

  元太祖四年也就是公元1209年,蒙古第三次大舉攻夏。夏襄宗李安全命太子李承禎為主帥、大都督府令公高逸為副,率五萬軍隊御敵,被蒙古軍擊敗,高逸被俘,不屈而死。四月,兀剌海城守將出降,蒙古軍長驅直入,在相持兩月后,計擒夏外衛(wèi)要沖—克夷門守將嵬名令公,取克夷門,進圍夏都中興府也就是今寧夏銀川。鐵木真下令引河水灌城,因外堤決,倒灌蒙古軍營,只得撤圍,派人議和,迫使李安全獻女求和,同意附蒙攻金,年年納貢。元太祖十二年,也就是金貞祐五年,即公元1217年,蒙古軍征兵于夏,未得回應,遂渡黃河,再侵西夏,次年也就是公元1218年正月,直抵中興城下,夏神宗李遵頊出逃西涼州。不久后遣使請降,蒙古方才退兵。元太祖十九年也就是公元1224年,鐵木真又發(fā)兵攻夏,攻占銀州也就是今陜西米脂西。元太祖二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226年,鐵木真因西夏‘納仇人’,率軍發(fā)動大規(guī)模的滅夏之戰(zhàn)。次年公元1227年六月,夏末帝李晛投降,西夏亡。

  早在蒙古建國前,鐵木真便對金朝的政治腐敗、兵備松弛、內部矛盾嚴重等情況就有所了解。

  元太祖三年也就是公元1208年,金章宗完顏璟逝世,衛(wèi)王完顏永濟即位。以前鐵木真曾到凈州也就是今內蒙古SZWQ西北,進貢,完顏永濟奉詔受貢,因此鐵木真見過他,知其庸碌無能。完顏永濟即位后,遣使傳詔蒙古。鐵木真見此等庸碌之人也能做中原皇帝,由是更輕視金朝,不肯跪拜受詔,乘馬北去。完顏永濟聞訊大怒,策劃襲擊蒙古。鐵木真開始并不相信,在得到金乣軍的密報后,才決定先發(fā)制人。

  元太祖六年也就是公元1211年,鐵木真以替祖先復仇這里要說說蒙古俺巴孩汗等首領曾被金朝釘死在木驢上,為借口,親率大軍攻金。蒙古軍主力由金西北路邊墻突入,破烏沙堡也就是今河北張北西北、烏月營。金西北路統(tǒng)軍主帥完顏承裕畏敵,從撫州也就是今河北張北,退到宣平也就是今張家口西南,使昌也就是今內蒙古TPSQ九連城、桓也就是今內蒙古正藍旗北、撫三州盡失。金軍號稱三十萬,據(jù)守野狐嶺也就是今河北萬全膳房堡北,被鐵木真麾師擊敗,在逃至澮河堡也就是今河北懷安東時遭蒙古軍追擊,‘死者蔽野塞川’,史稱‘金人精銳盡沒于此’。蒙古軍突入居庸關,直逼金中都也就是今北京城下,然后凱旋而歸。鐵木真之子術赤、察合臺、窩闊臺率領另一軍隊由西南路邊墻進入金境,攻掠凈州、豐州也就是今內蒙古呼和浩特東白塔鎮(zhèn)、云內我就是今內蒙古托克托東北、東勝也就是今托克托、武州也就是今山西五寨北、朔州等城。

  元太祖七年也就是公元1212年,蒙古乘勝攻取宣德也就是今河北宣化、德興也就是今河北涿鹿,并繼續(xù)攻取山后諸州。在攻西京也就是今山西大同時,鐵木真為流矢所中,遂撤兵。其先鋒哲別攻東京也就是今遼寧遼陽,突入城中,大掠而還。

  元太祖八年也就是公元1213年,鐵木真會集大軍再入野狐嶺,進至懷來也就是今屬河北、縉山也就是今BJ延慶,等地,激戰(zhàn)之后,大敗完顏綱、術虎高琪所率金軍十余萬,追擊至居庸關。因居庸關防守堅固,鐵木真采用迂回包抄戰(zhàn)術,留下少數(shù)軍隊攻關,自率主力馳向西南,由紫荊口也就是河北易縣西,突入,陷涿、易等州;哲別率精騎奔襲南口,內外夾攻,取居庸關。之后分兵包圍中都。鐵木真命術赤等率右路軍循太行山南下,掠河北西路、河東南、北路,抵黃河;其弟拙赤合撒兒等率左路軍掠薊、平也就是今河北盧龍、灤諸州;鐵木真親自與幼子拖雷率中路軍,掠河北東路、山東東、西路,亦抵黃河。蒙古三路軍在黃河以北的八路之地大肆屠戮、劫掠,《建炎以來朝野雜記》稱‘兩河山東數(shù)千里,人民殺戮幾盡,金帛、子女、牛羊馬皆席卷而去,屋廬盡毀,城郭丘墟矣’。

  元太祖九年也就是公元1214年春,蒙古三路軍會合,包圍中都,遣使入城索貢。新即位的金宣宗完顏珣被迫獻完顏永濟女歧國公主及大量金帛、童男女求和,鐵木真一時無法克城,于是退出居庸關。同時,他命大將木華黎與駙馬孛禿等攻取遼東、西諸地。五月,金宣宗南遷南京也就是今河南開封,中都附近的乣軍嘩變降蒙,鐵木真遂以金‘違約’遷都為藉口,派兵再圍中都,以圍城打援和招降之策,攻取、招降旁近州縣。元太祖十年也就是公元1215年五月,中都失陷,鐵木真派失吉忽禿忽等將金銀、珠玉、錦緞盡數(shù)運往大營。以札八兒火者為‘黃河以北鐵門關也就是居庸關,以南天下都達魯花赤’,與石抹明安共同鎮(zhèn)守中都。同時獲金臣、契丹人耶律楚材,委以重任。

  在征金過程中,鐵木真采納了石抹明安、王揖的建議,變屠殺為招降,使金軍望風迎降。為適應攻城需要,鐵木真采納部將建策,逐步建立炮軍,攻城以炮石為先。后來攻城作戰(zhàn),一次用炮即達數(shù)百座,迅即破城。同時,為吸取各民族的先進技術四處掠奪工匠藝人,一城即掠數(shù)萬。隨后建工匠軍,設廠冶鐵制造兵器。在通信聯(lián)絡上創(chuàng)建‘箭速傳騎’,日速數(shù)百里,軍令傳遞和軍隊調遣速度因此增快。

  元太祖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216年春,蒙古大軍退回漠北。次年也就是公元1217年,鐵木真授予木華黎代表大汗權威的九旃白旗,許其承制行事,封太師國王,命他統(tǒng)領札刺亦兒等五部,及契丹、女真、乣漢諸軍,專征金朝。木華黎學習金朝制度,在燕、云地區(qū)建立了軍事統(tǒng)治機構,遵照鐵木真‘招集豪杰,戡定未下城邑’的旨意,廣納各地官僚、土豪,利用他們去擴大占領區(qū),如真定也就是今河北正定史天倪、史天澤兄弟,易州張柔,東平嚴實,濟南張榮,益都李全等。而金朝也采取籠絡土豪的政策。這個時期黃河以北的蒙金戰(zhàn)爭主要表現(xiàn)為雙方土豪武裝之間的爭城奪地,形成拉鋸狀態(tài)。至元太祖十八年也就是公元1223年,病逝為止,經(jīng)過六年征戰(zhàn),木華黎征服了金朝河北、山東等地。木華黎死后,其子孛魯襲職,繼續(xù)攻略河朔諸地。

  鐵木真建國不久,就招服了貝加爾湖東西的八刺忽、豁里、禿麻等部;又遣使至吉利吉思部招諭,使其首領進貢臣服。后因豁兒赤那顏至禿麻部選美女,激起反抗。元太祖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217年,成吉思汗遣大將博爾忽統(tǒng)兵討伐,被禿麻人襲殺,遂再遣將征討,才將其平定。因吉利吉思部拒絕出兵協(xié)助蒙古討伐禿麻部,鐵木真于是在元太祖十三年也就是公元1218年,派術赤統(tǒng)兵征討,先收取了‘八河’也就是今烏魯克穆河上源,之地的斡亦剌部,遂渡謙河也就是今葉尼塞河上游,征服烏斯、撼合姒納、康合思、禿巴思、不里牙惕等部,進取吉利吉思,追至亦馬兒河也就是今鄂畢河,盡降之。其西的客失的迷、帖良古、失必兒等部皆降。

  元太祖三年也就是公元1208年,至元太祖六年也就是公元1211年,間,蒙古大將忽必來在率軍掃蕩盤踞也兒的石河的乃蠻、蔑里乞殘部時,相繼降服了原西遼的屬國畏兀兒也就是今XJ吉木薩爾、吐魯番一帶、哈刺魯也就是今XJ霍城西,等部。而乃蠻的屈出律逃亡到西遼都城虎思斡耳朵也就是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西南,后,設計篡奪了西遼的帝位。元太祖十三年也就是公元1218年,鐵木真遣哲別率軍征討屈出律,在巴達哈傷的撒里桓也就是今XJ塔什庫爾干,之地將其擒殺。自此,西遼境土盡歸蒙古,大蒙古國就與中亞強國花刺子模接壤。

  宋慶元六年也就是金承安五年,即公元1200年,花刺子模沙阿阿拉烏丁·摩訶末繼位,自稱蘇丹,大肆擴張,并在攻取西遼大量土地后,策劃進一步向東擴張。元太祖十年也就是公元1215年,摩訶末派遣一隊使團到東方探聽蒙古與金朝的戰(zhàn)爭情況。鐵木真接見了使者,表示愿與花刺子模友好通商,并遣使回訪,同時組織了一支四百余人的商隊前往花刺子模貿易。元太祖十三年也就是公元1218年,商隊抵達花刺子模邊城訛答刺也就是今哈薩克斯坦錫爾河中游東之齊穆耳,該城長官哈只兒·只蘭禿貪圖商隊財物,競誣為間諜,將他們盡加殺害,奪其貨物。一名幸免于難的駱駝夫逃回蒙古報告,鐵木真憤怒至極,派三位使者前往問罪,又被摩訶末殺一人,二人在被剃須后驅逐出境。訛答剌事件成為鐵木真出兵中亞的借口,兩國之間的戰(zhàn)爭不可避免。

  元太祖十四年也就是公元1219年夏,鐵木真統(tǒng)領二十萬大軍越過阿勒臺山,在也兒的石河駐夏后,即進入花刺子模國境,分兵四路即,察合臺、窩闊臺圍攻訛答刺;術赤率一軍沿錫爾河而下攻取氈的、養(yǎng)吉干等城;阿刺黑那顏率一軍玫取錫爾河上游的忽氈等城及費爾干納地區(qū);鐵木真自與拖雷統(tǒng)領中軍徑趨河中。

  摩訶末聞蒙古軍已過錫爾河,慌忙從新都撒馬爾罕退到阿姆河南岸。元太祖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220年二月,鐵木真攻陷不花剌;三月,進圍撒馬爾罕,五日后將其攻克,展開了破壞性的掠奪和屠殺政策。此外,鐵木真又遣速不臺、哲別等統(tǒng)兵三萬追擊摩訶末。摩訶末在蒙古軍緊逼下輾轉西逃,最后遁入寬田吉思海也就是里海南岸附近一個島上,不久病死,傳位于其子札蘭丁·明布爾努。秋后,鐵木真命拖雷率精銳渡阿姆河,攻取呼羅珊地區(qū)諸城,到元太祖十六年也就是公元1221年夏,馬魯、你沙不兒也就是今伊朗內沙布爾、也里等城被相繼攻陷。術赤、察合臺、窩闊臺等率軍圍攻玉龍杰赤數(shù)月,將其攻克。

  鐵木真自統(tǒng)中軍攻取忒耳迷等阿姆河沿岸諸城后,于元太祖十六年也就是1221年,初渡阿姆河,取巴里黑,進圍塔里寒寨,連攻七個月,在拖雷率軍來會后才破城。此時,札蘭丁在哥疾寧重新集結了約十萬軍隊,在興都庫什山腳下的八魯灣川擊敗了失吉失禿忽率領的三萬蒙古軍,聲勢復振,已被蒙古占領的一些呼羅珊城市紛紛起義響應。鐵木真會合諸路軍隊,越過興都庫什山,趁札蘭丁內部不和、諸部離散的機會,于同年十一月在申河也就是印度河,北岸一舉擊潰札蘭丁軍,迫使其逃往印度。元太祖十七年也就是公元1222年,春夏之間,蒙古軍繼續(xù)攻略申河一帶,鎮(zhèn)壓呼羅珊諸城叛亂。巴剌率蒙古軍繼續(xù)追擊札蘭丁,一路未見蹤跡,加上時值炎夏,蒙古人難以適應北印度的氣候,就于元太祖十八年也就是公元1223年,撤回。此年十月,鐵木真下詔班師。元太祖十九年也就是公元1224年,到也兒的石河駐夏,翌年也就是公元1225年,二月回到土拉河行宮。鐵木真占領花剌子模后,命長子術赤鎮(zhèn)守,并在各城設置達魯花赤。

  速不臺、哲別在完成了追擊摩訶末的任務后,奉命繼續(xù)抄略波斯中西部諸城。元太祖十七年也就是公元1222年春,攻入谷兒只也就是格魯吉亞王國、失兒灣等地,由打耳班也就是今俄羅斯達吉斯坦共和國杰爾賓特,越過太和嶺也就是高加索山,先后擊破阿蘭、欽察諸部,駐冬于欽察之地。應欽察首領玉里吉的請求,羅斯諸王公在基輔決定聯(lián)合抗擊蒙古,殺死速不臺、哲別派來的議和使者。元太祖十八年也就是公元1223年五月,蒙古與羅斯、欽察聯(lián)軍會戰(zhàn)于迦勒迦河之東,因羅斯諸王公互不團結,不能協(xié)同作戰(zhàn),終被蒙古軍一一擊潰。速不臺、哲別統(tǒng)兵抄掠羅斯南部后東還,經(jīng)伏爾加河,又攻掠保加爾人,然后由里海、咸海之北返回蒙古。此次遠征,使蒙古軍足跡遠抵克里米亞半島,是為第一次西征。

  元太祖二十年也就是公元1225年秋,經(jīng)過七年西征的鐵木真回到漠北。次年也就是公元1226年,因西夏背盟,鐵木真不顧六十四歲高齡,堅持親征西夏。他自漠北南下,先取黑水城,消滅夏西部諸軍司的軍隊,然后沿額濟納河南下,到渾垂山避暑。隨后接連攻占沙州也就是今甘肅敦煌西、肅州也就是今甘肅酒泉、甘州也就是今甘肅張掖、西涼府也就是今甘肅武威、靈州也就是今寧夏靈武西南,等地,進圍中興府。夏獻宗李德旺憂懼而死,其侄末帝李晛繼位。中興府被圍日久后,末帝被迫遣使求和。

  元太祖二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227年春,鐵木真派一部分軍隊圍攻中興府,自己率軍南下進金境,攻陷臨洮府等地,駐夏于六盤山休養(yǎng)。病危后,他要求諸子團結一致,擁戴三子窩闊臺繼位,并留下遺囑:利用宋、金世仇借道宋境,聯(lián)宋滅金。七月十二日也就是公元1227年8月25日,鐵木真在六盤山下的清水縣我就是今屬甘肅,病逝,時年六十六歲但是《蒙兀兒史記》記為七十一,而《新元史》記為七十三。被葬于肯特山起輦谷。隨后,蒙古諸將接受了夏末帝的投降,并遵照鐵木真的遺命將其殺死。窩闊臺和拖雷則遵守鐵木真的遺策,于宋端平元年也就是金天興三年,即公元1234年,的蔡州之戰(zhàn)中滅亡金朝。

  元至元二年也就是公元1265年十月,元世祖追尊鐵木真廟號為太祖。至元三年也就是公元1266年十月,追贈謚號為圣武皇帝。至大二年也就是公元1309年十二月,元武宗加謚‘法天啟運’四字。此后,鐵木真被定謚為法天啟運圣武皇帝。

  下面說一下蒙古,我們已經(jīng)知道鐵木真建國,忽必烈入主中原。定都大都,也就是今BJ。那么它的最后一個皇帝是誰呢?”紀曉明停下來詢問眾人。

  “不知道,”羅峰說,“你說說”。

  “嗯”,紀曉夫笑了笑說,“說說誰?”

  鄒學明也點了點頭。

  紀曉明笑著說,“既然大家都想知道,那么我就說說。大家都知道是明朝滅了元朝。而建立明朝的人就是傳奇人物朱元璋。朱元璋滅了誰的都城呢?

  我說一下。

  元順帝孛兒只斤·妥懽帖睦爾,蒙古語意為‘鐵鍋’。妥懽帖睦爾親政后,勤于政事,開啟一系列改革,恢復科舉、崇儒重道、頒行法典、加強廉政、解決饑荒,銳意中興,以挽救元朝的統(tǒng)治危機,史稱‘至正新政’。這些改革舉措,未能解決積弊已久的社會矛盾和問題。至正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351年,爆發(fā)了元末農(nóng)民起義。此后,妥懽帖睦爾逐漸消沉,政事倦怠,癡迷聲色,聽任佞臣上位,再加上與皇太子愛猷識理達臘內斗,以及元廷依靠的地主武裝內斗不受控,錯失了平叛南方起義軍的時機。至正二十八年也就是公元1368年閏七月,明軍進攻大都,妥懽帖睦爾出逃北上,元朝對全國的統(tǒng)治結束。至正三十年四月二十八也就是公元1370年5月23日,妥懽帖睦爾在應昌也就是今NMG自治區(qū)CF市KSKTQ駕崩,享年五十一歲,廟號惠宗,蒙古汗號‘烏哈篤汗’,明太祖為其上謚號為‘順帝’?!?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