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奇幻

朱元璋奉天反明

第148章 周朝篇:吳越爭霸

朱元璋奉天反明 一道啟玄 3959 2025-08-11 13:30:04

  ——書接上回——

  勾踐回國后,毅然決定將國都遷往那平原廣袤、易守難攻的山陰大城(今紹~興~縣西部)。

  遷都之日百姓與士兵們攜家?guī)Э?,浩浩蕩蕩地踏上新征程,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對未來的期許與不安。

  勾踐憂心苦思,每日里,那座簡陋的宮殿中,總能看到一個孤獨的身影坐在冰冷的王位上。為了銘記亡國之痛,他把一只干癟的苦膽高高懸掛在座位之上,那苦膽在微風中輕輕搖曳,仿佛在訴說著過往的屈辱,就是‘臥薪嘗膽’

  每當坐臥之時,他總能輕易地仰頭觸碰到那苦澀的源泉,舌尖輕舔,一股難以言喻的苦味瞬間彌漫開來,直擊心靈深處。

  即便是用餐之際,這苦膽也如影隨形,提醒他勿忘會稽之恥,那份苦澀成了他心中永遠的警鐘。

  為了安撫民心,他親自下令修整那些因戰(zhàn)亂而殘破的宗廟,一時間,工匠們忙碌的身影穿梭其間,敲打聲、鑿刻聲此起彼伏,仿佛在向天地訴說著越國的重生。

  越王勾踐身著素服親自走訪民間,濟貧吊喪,與百姓同吃同住,共飲一江水,那份真摯的情感深深打動了每一個越國人。

  為了讓越國得以休生養(yǎng)息,他果斷命官吏因襲舊規(guī),減輕刑罰,讓冤屈得以昭雪,讓善良得以弘揚。

  那些曾經(jīng)因戰(zhàn)亂而被迫服徭役的百姓,如今得以解脫,再也不用在泑涂溝塘中辛苦勞作,他們的臉上洋溢著久違的笑容。

  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迅速恢復,田野間,稻香四溢,農(nóng)人揮汗如雨,卻滿臉幸福;村落中,孩童嬉戲,老人安詳,一派安居樂業(yè)、和諧共生的景象。

  人口也逐漸增多,新生命如雨后春筍般涌現(xiàn),為越國注入了新的活力與希望。

  之后越王勾踐頒布五政之律!

  其一鼓勵農(nóng)桑。勾踐帶著大臣和夫人粗衣淡飯,親自耕田織布,開墾了自己的田地。他還每天到農(nóng)田勸勉農(nóng)民耕種,碰到在地里耕種的農(nóng)民,就拿出帶來的飯食,坐下來和他們一起用餐。于是越國人人耕種,糧食儲備開始豐足起來。

  其二弘揚誠信。勾踐親自聽取越國的爭訟案件,查驗判決。凡是有商人不講誠信、弄虛作假、引起訴訟的,都被判刑。凡是有官僚巧立名目實行苛政的,被百姓檢舉的,都被免職。凡是有人背棄承諾的,不分貴賤都被判刑。于是越國人都不敢再有欺詐行為,全國的訴訟案件大大減少。

  其三勾踐派人考察邊境城鎮(zhèn)的人口數(shù)量和官員政績,賞賜人口集中聚居的地方的官員,處罰人口稀少分散的地方的官員。于是越國官員都知道越王想要充實人口,就紛紛招徠東夷、西夷、古蔑、句吳等部族聽說越國糧食豐足且政寬人和,就紛紛前來歸附,越國人口大大增加。

  其四勾踐每天鑒賞兵器,詢問大臣家中和邊縣城市的兵器儲備。于是越國上下都愛好兵器,兵甲儲備大為增加。

  其五修令審刑。凡是對越王不恭敬的、服飾用品逾制的、以及傳唱吳國音樂詩歌的人都被誅殺。

  同時勾踐還不忘向吳國進獻木材、絹帛、美女,來使吳王夫差驕奢淫逸,同時達到麻痹吳國的目的。

  西施與鄭旦,兩位絕代佳人,身著華服,眼含秋水,踏著晨露,被送往吳國宮廷,她們不僅是美的化身,更是越國精心布下的棋子。

  每一次與夫差的相見,都是一場精心策劃的演出,她們以傾城之姿,溫柔鄉(xiāng)中暗藏鋒芒,漸漸腐蝕著夫差的心智,讓他沉迷于酒色,荒廢朝政,而越國則借此機會,在夫差的眼皮子底下,悄然壯大。

  與此同時,越國的田野間,農(nóng)人揮汗如雨,他們深知,每一粒糧食都是未來復國的基石。

  耕田犁地,引水灌溉,昔日的荒蕪之地逐漸煥發(fā)生機,金黃色的稻浪隨風起伏,預示著豐收的希望。

  在這十年間,越國仿佛一只蟄伏的猛虎,表面看似平靜無波,實則暗中養(yǎng)精蓄銳,等待著那一刻的爆發(fā)。

  勾踐還優(yōu)禮下士,招攬各地人才,經(jīng)過“十年生聚”,越國實力大增。

  夫差,被伯嚭那諂媚之徒投其所好,仿佛陷入了一場奢靡的夢境。他下令重建的姑蘇臺,巍峨聳立于云霄之下,晝夜不息的工匠們揮汗如雨,石材與木料在撞擊聲中堆砌起一座人間仙境。

  勾踐再次向夫差進獻十萬葛布等貢品。夫差大喜,竟歸還了大部分越國領土,使越國完全收復了檇李(今嘉~興~南)及其南部地區(qū),疆域恢復到八百里。

  文種,越國智囊,深知此等奢靡乃亡國之兆,便悄然布局。他精選百畝良木,每一根都紋理清晰,質(zhì)地堅硬,看似是獻給夫差的厚禮,實則暗藏玄機。

  這些良木,在運送至吳都的途中,便悄然間消耗了無數(shù)民力,沿途百姓苦不堪言,卻只能默默承受。

  夫差見到這批良木,大喜過望,當即決定利用它們擴建宮殿,進一步彰顯自己的威嚴與富足。

  一時間,姑蘇城內(nèi)煙塵四起,工匠們?nèi)找冠s工,民力枯竭,怨聲載道。

  伍子胥屢次上書勸阻,言辭懇切,卻如石沉大海,未能觸動夫差分毫。

  而另一邊,越國正蓄勢待發(fā)。

  文種巧妙策劃,于越國谷糧豐收之際,精選上等粟種,精心蒸煮,使其外觀更加飽滿誘人,再巧妙偽裝后送予吳王夫差。

  夫差見其谷種粗壯異常,滿心歡喜,認為此乃天賜良種,不顧一切地將其分發(fā)給國民,期待來年的豐收景象。

  然而,這精心設計的陰謀悄然鋪開。

  當春種秋收之時,吳國的田野上卻是一片荒蕪,那些被蒸煮過的粟種,早已失去了生命力,無法生根發(fā)芽,更別提結出果實。

  孫武想起‘好友’王偉駿的提醒,居然和文種作的事情一模一樣,多次讓夫差出兵此地滅了越國,但是全部被伯嚭阻止,孫武最后無奈在伍子胥的幫助假死,離開了吳國。

  孫武勸解伍子胥一起離開,但是伍子胥沒有同意!

  次年吳國大鬧饑荒,伯嚭貪名遠播之處,孔子弟子,子貢評斷:“吳太宰伯嚭用事,順君之過以安其私,是殘國之治也!”

  伍子胥曾多次勸諫吳王夫差殺勾踐,夫差不聽。

  “大王,夏有妹喜,晉有驪姬之亂,現(xiàn)吳有西施必亂也!”伍子胥規(guī)勸道。

  “笑話,孤,其是夏桀暴-君,晉獻之昏君乎?小小施夷光(西施原名)敢乎?”夫差自負道。

  “大王,國家滅亡,什么多有可能,可以亡于女人之手,也可亡于外敵之手,更可亡于夢中,不提昏暴之君乎?”伯嚭狡辯道。

  “如果有人說,滅亡跟女人、外敵、昏暴之君無關的話,此人一定是無知低-賤之人。如大王不忍殺西施,就將她嫁于平民,讓她一生無憂?!蔽樽玉氵@時候說道。

  “汝可會自己妻妾送于他人?”夫差怒道。

  “如,可以拯救蒼生,我會!這是西施之愛范蠡所說!”伍子胥說道。

  “什么?范蠡?一派胡言!”夫差頓時氣笑了。

  “越王勾踐臥薪嘗膽,謀復國,范蠡舍愛,救越民,西施忍辱負重,以身救國,亂吳宮,以霸越也!”伍子胥對著夫差說道。

  “退下!孤,不想見你!”夫差怒了。

  “大王……”伍子胥還想勸解。

  “滾?。?!”夫差起身一副你不離開,我就拔劍斬了你的態(tài)度。

  伍子胥有點心灰意冷的離開了~!

  此時,吳國宮廷內(nèi)暗流涌動,夜色如墨,星辰隱匿,仿佛連天際也為之屏息。

  西施的閨房內(nèi),燭光搖曳,映照著她絕美的臉龐,那雙眸子中閃爍的不僅是傾國之色,更有深不可測的恨意與決絕。

  西施輕撫著案上的信紙,指尖微顫,每一筆都似利刃,刻下對故國的深情與對吳國的刻骨仇恨。

  信中,西施以細膩的筆觸勾勒出吳宮內(nèi)的微妙變化,字里行間透露出對夫差寵愛的巧妙利用,以及對鄭旦那份單純享樂的微妙諷刺。

  文字間流轉(zhuǎn)的,不僅是情報,更是她作為間諜,步步為營、精心布局的智謀與犧牲。

  信鴿振翅高飛,劃破夜空的寧靜,帶著西施的密信穿越重重宮墻,直奔越國而去。而在吳國,一場風暴正悄然醞釀,西施亡吳的計劃就此開始~~?。?!

  越王勾踐十一年,勾踐立于朝堂之上,見民心已如沸水般洶涌澎湃,勾踐緊握的雙拳微微顫抖,心中那股被囚禁多年的怒火幾乎要沖破胸膛。

  然而,理智如寒冰般凝固了他的沖動,他知道,僅憑一腔熱血,難以撼動強大的吳國。正當他心中權衡利弊,欲要發(fā)兵之際,大夫逢同急匆匆步入大殿,一臉凝重。他疾步上前,跪于勾踐面前,聲音低沉而堅定:“大王,越國國力雖已漸復,但吳國亦非昔日可比,其已對我越國生出警惕之心。此時若貿(mào)然進攻,無異于以卵擊石,勝算渺茫?!?p>  勾踐聞言,眉頭緊鎖,目光中閃過一絲不甘。

  逢同見狀,繼續(xù)說道:“然則,吳國近來與齊、晉兩國爭端不斷,戰(zhàn)火一觸即發(fā)。此乃天賜良機,我越國不如暫且隱忍,厚事吳國,表面上示好以麻痹其戒備之心。同時,暗中與齊、楚、晉三國結盟交好,借其力以制吳。待那三國與吳國鏖戰(zhàn)至疲敝之時,我越國再雷霆出擊,一舉攻破吳國,方能報昔日之仇,雪國恥家恨?!?p>  逢同之言,字字鏗鏘,句句擲地有聲,猶如一股清流澆滅了勾踐心頭的怒火,讓他冷靜下來。

  勾踐緩緩踱步,目光在朝堂之上掃視,似乎在尋找著支持或反對的聲音。

  然而,朝堂之上,一片寂靜,所有大臣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等待著他的最終決斷。

  勾踐深吸一口氣,目光變得堅毅而深邃。

  勾踐緩緩開口,聲音低沉而有力:“逢同大夫所言極是,寡人險些被仇恨蒙蔽了雙眼。越國若要雪恥,必須審時度勢,智取而非硬拼。從今日起,我越國將暫時放下仇恨,厚事吳國,同時暗中聯(lián)絡齊、楚、晉三國,靜待時機?!?p>  與此同時,夫差,這位雄踞江東的霸主,心中燃著一團不滅的戰(zhàn)火,他目光如炬,誓要將疆土拓展至更遠的地方。

  聽聞齊國邊境烽火連天,他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心念一動,便欲揮師北上,讓那齊國也嘗嘗吳刀之利。

  然而,就在這緊要關頭,一股不祥的陰云籠罩在他的心頭~~勾踐,那個曾經(jīng)屈膝臣服的越王,如今竟在暗中蓄力,企圖以臥薪嘗膽之志,報當年會稽之辱。

  夫差眉頭緊鎖,手中的酒杯幾乎被捏碎,他深知,若先攻齊國,后院起火之患將難以預料。正當他猶豫不決之際,一位身著儒衫、風度翩翩的智者踏入了吳宮,他便是子貢,此行肩負著救魯伐齊的重任,穿梭于五國之間,巧舌如簧,運籌帷幄。

  子貢站在大殿之上,目光炯炯,他深知夫差的心思,便開口言道:“大王若先伐齊,不僅可展我大吳之威,更能在諸侯間樹立仁義之名。而越國,不過跳梁小丑,不足為慮。大王若保全越國,以德服人,必將贏得天下人心?!?p>  言罷,他輕搖羽扇,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微笑,仿佛一切盡在掌握之中。

  夫差聽后,心中一動,那股對越國的疑慮瞬間消散了大半。他望著子貢,眼中閃爍著欣賞的光芒,仿佛看到了自己一統(tǒng)天下的希望所在。

  于是,夫差拍案而起,決定暫緩伐越,先取齊國。

  子貢見狀,心中暗自慶幸,他知道,自己的第一步計劃已經(jīng)成功。

  隨后,他辭別夫差,踏上了前往越國的路途。

  ——未完待續(xù)——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