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員一出海,少則幾個月,多則半年甚至一年。到了港口下地,一些人就難免去青樓找樂子。
無論是大明,還是其他國家,青樓都是合法的,港口就更多。
滿剌加這里,每到季風季節(jié),南洋本地的,印度的,榜葛剌的,甚至阿拉伯各部落的煙花女子,就紛紛來這里拉客做生意。
這種事情不僅現在有,就連前世的時候,到了世界各地的港口,也都有女子從事這一行。船員去找樂子,基本上難以避免。
李龍圖船上的木匠的,就是這樣的人。
工資挺高,但是基本上都把錢花在世界各地港口的各種膚色女子身上。回家的時候,沒拿回去幾個錢,就撒謊說沒開工資。
結果他老婆還去找李龍圖,說要工資錢,鬧得沸沸揚揚,好像李龍圖欠工錢似的。
“我知道了,你們盡量別去。若是叫二小姐知道,恐怕饒不了你們?!?p> “是是是,不去,我們都是正經人,怎么會干這種事兒呢。”
“我是說,別把廣東病帶回去?!?p> “知道,知道?!?p> 隨著歐洲人來到南洋,也把梅毒帶到了這里。之后從南洋傳到了中國。
因為首先到了廣東,閩浙一帶的人就叫廣東病。傳到了福建、江浙一帶的人,就稱之為福建病。
其實,廣東和福建都是無辜的。
馬提尼他們去青樓的事兒,李龍圖懶得去管。
這是私人的事情,花的是自己的錢,也沒影響到團隊這個集體。各地流行的做法,自己強行干預,沒有正當理由。
他們當然可能得病,但也只能如此。
到了上面,馬提尼、馬爾羅尼等威尼斯船員,正跟船場的工匠們修船。
“每一個部位,我都親自檢查,絕不留下任何隱患。只是有一點,花錢可能要超出預算?!?p> 馬提尼介紹道。
開拓號有不少地方要修理,維修費用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從高玉龍那里分了不少錢,加上原來從家里帶來的銀子,都不夠用。
最后還是李龍平和儲青林把自己分的錢拿出來一部分,才湊夠了錢。
“超出多少?”
“36個西班牙銀幣?!?p> 噓,李龍圖舒了口氣。
不多,我還以為是一大筆錢呢。
“你去找張先生拿錢,為了海上安全,這筆錢值的花?!?p> “海伯爵,你是個慷慨而仁慈的人。以前的船主,可沒有這么大方。那些威尼斯商人,恨不得把一個杜卡特掰成兩半花。”
“他們不在船上,不懂得海上安全的重要性。他們目光短淺,不懂得船員是最寶貴的財富。”
“伯爵老爺,您是最憐憫我們的人,我們一定不辜負您的期望。您不寂寞么?滿剌加有很不錯的女人,我建議您去體驗一下,照顧一下那些可憐的女人?!?p> 這個二貨,拉上皮條了。
“我是貴族,只能跟貴族女子交往。那種地方沒有貴族女子。”
“哦,原來中國的貴族是這樣的啊。威尼斯的貴族,可沒有這樣高尚的品質,他們連侍女、擠奶工、廚娘都不放過?!?p> 呵呵,其實中國的貴族,也是這個鳥樣,都不是什么好東西。
一陣鑼鼓聲傳來,李龍圖下船,朝前面走去。
今天有一艘船下水,宋場主邀請李龍圖去參加下水儀式。
船塢現場挺熱鬧,聚集了五六十人,下水儀式很快就要開始。
這艘船的財東是華人,宋場主也是華人,儀式也是中國風格。
造船是一件大事,有很多講究。
開工的時候,要準備豬牛羊三牲福禮,祭拜天地,請神靈保佑。
造船的帶頭工匠叫做大木師傅,財東要向他敬酒。一是尊重,二是希望他好好造船。
跟蓋房子上梁相似,新船梁頭定位的時候,也要披紅掛彩。
比較大的船,一般都有一個水艙,用來裝淡水。淡水艙梁頭合攏的地方,要嵌銀,或者嵌入銅板、銅錢。固定梁頭,要用銀釘或者銅釘。
銀、銅五行屬金,取金生水之意。
這個叫做船靈魂,或者水靈魂。
最后一道工序,是給船“裝眼睛”,叫做定彩。
現在舉行的,就是定彩儀式,其實就是下水儀式。
定彩儀式,是造船中最隆重的一道儀式,要在吉日良辰舉行。
儀式由宋場主主持。
計時沙漏到了位置,宋場主一聲高喊。
“良辰已到,定彩!”
鑼鼓敲起來,那邊點著了鞭炮。
胖財東從宋場主手里接過五彩線,扎在銀針上,嵌入船頭的空隙。
這個叫做銀眼睛,寓意船的眼睛。
五彩線,按木火土金水依次排列。
木為青色,火為紅色,土為黃色,金為白色,水為黑色。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取五行流通,生生不息之意。
“封眼!”
宋場主喊完,鑼鼓聲再起。
胖財東拿一塊嶄新的紅布,蒙在剛才嵌入五彩線的地方。然后去船尾,把一道橫幅貼在船尾板上。橫幅上四個大字:海不揚波。
又是一陣鑼鼓鞭炮,宋場主再次高呼。
“啟眼!”
胖財東把船頭剛蒙上的紅布揭下,露出銀眼睛。
“傳漿!”
大木師傅把一支綁著紅布的船槳遞出,宋場主接過來彎腰舉過頭頂。胖財東接過去,向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鞠躬敬拜。
這叫“拜四方”。
拜完四方之后,把船槳交給本船綱首。
“赴水!”
赴水,是諧音“富庶”,正式下水。
鑼鼓鞭炮聲中,三十個身強力壯的青壯年,開始推動船舶,慢慢下水。
這三十個人,也是有講究的,都要父母雙全,寓意有福氣。
船下水之后,胖財東抓起籮筐里的饅頭,向造船工匠和圍觀者拋灑。
這叫做發(fā)福。
眾人紛紛搶饅頭,這叫做船福(傳福)。
發(fā)福完畢,船工們各就各位,劃動船槳。新船起航,漸漸遠去,岸上圍觀的人,也議論紛紛,漸漸散去。
“李綱首,可還入得了法眼?”
宋場主湊過來。
“很精彩啊,若是我將來要造船,也來找宋場主。”
“唉,我倒是求之不得。只怕未能等到那個時候啊?!?p> “哦?難道宋場主有什么難處?”
“唉,西洋人越來越多,這滿剌加越來越不太平,今后在這里的日子,怕是越來越難過嘍。”
“這里不行,將來或許我能給你找個造船的好地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