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大明之縱橫四海

第16章 秩序崩坍

大明之縱橫四海 西鐵石 2436 2022-07-01 22:00:00

  未時許,六合隆號抵達(dá)順化港附近。

  根據(jù)更路經(jīng)的占風(fēng)方法,預(yù)測今晚上有惡風(fēng)。

  儲青玉和高玉龍兩人都得出了相同的結(jié)論,于是高玉龍決定,今天晚上不行船,在順化港過夜避風(fēng),明天風(fēng)停了之后再走。

  李龍圖跟著事頭陳長壽下地,去辦理進(jìn)港手續(xù)。

  港口官員十分囂張,態(tài)度惡劣。

  一邊看公驗和船員名單,一邊罵罵咧咧的。

  陳長壽把一串銅錢塞進(jìn)他懷里,立刻換了笑臉。

  “這就對了嘛。這可不怪我啊,如今世道不好,我也得養(yǎng)活一家老小。也就你們明人有錢,不找你們的毛病,找誰毛病呢?”

  安南此時是屬于后黎朝,皇上叫做黎維新。

  不過他基本上就是個傀儡,朝廷大權(quán)掌握在權(quán)臣鄭松手里,跟南方的阮氏爭斗不休。

  上面朝政混亂,下面人也就胡作非為,公開勒索。

  “船上還有銅錢么?有就拿下來,我這里都收了,價錢保證公道。”

  這個家伙,漢語說的很不錯。

  “官爺,大明不準(zhǔn)銅錢外流,在大明就查了好幾回。除了登記在冊的零用錢,沒有多余的銅錢。若是不信,盡管上去檢查。查到了,都是官爺?shù)??!?p>  大明的官鑄銅錢,銀子成色足,質(zhì)量高,可以在國外使用。

  在安南等南洋國家和日本,都直接在市場上流通,當(dāng)貨幣用。

  所以,外國比較喜歡大明的銅錢,經(jīng)常出現(xiàn)走私銅錢的現(xiàn)象。

  因為銅產(chǎn)量少,大明國內(nèi)市場的銅錢都不夠用,禁止銅錢外流。

  同時禁止出口的,還有馬、牛、硝石、硫磺、鐵、黃金、白銀、鹽等戰(zhàn)略物質(zhì)。

  不僅大明如此,別的國家也禁止各自的戰(zhàn)略物資外流。

  “哈哈哈,你敢這么說,我就信你一回,不查了。走吧走吧,讓你的人老實點兒。別仗著你們是明人,就鬧事兒。如今這里不是你們大明的地方了。”

  “官爺放心,小的知道輕重?!?p>  進(jìn)了關(guān)閘,陳長壽長嘆一聲。

  “如今連安南小國的小吏,都敢對咱們吆五喝六,敲詐勒索。若是永樂爺還在,他們哪里敢這樣囂張。如今這大明啊,是一代不如一代嘍?!?p>  “陳事頭,這是怎么啦,垂頭喪氣的?”

  一個二十來歲的人,一副書生打扮,搖著扇子過來。

  “哎喲,這不是張燮張紹和么,來這里采訪?”

  原來兩人是熟人。

  “是啊,這一趟有什么新鮮事?聽說今晚上有惡風(fēng),你們要在這里住一晚吧。正好我請你們喝酒,說說最近見聞?!?p>  “見聞可以說,喝酒就不必了,總是讓你破費。喲,差點忘了。來,引薦一下。龍圖,這位是張燮張紹和,漳州龍溪人。喜歡周游各地,搜集奇風(fēng)異俗,記錄海上見聞?!?p>  “這位是李龍圖,南潯人,17歲中了秀才。不喜歡當(dāng)官兒,寧愿在船上做個斗手,也要出洋?!?p>  “紹和是舉人,也不愿意當(dāng)官兒,寧愿周游天下,寄情山水。這一點,你們兩個倒是頗為相像,想來你們到一塊兒,會有高山流水遇知音之感?!?p>  “哦?竟然還有同道中人?倒是要好好結(jié)交一下?!?p>  兩人就寒暄起來。

  這個張燮,在一般的歷史書上,沒有什么名氣,甚至都沒有他的名字。

  但是,在中國航海史上,卻是一個有名的,繞不過去的名字。

  他寫了一本書,名叫《東西洋考》。

  書中的內(nèi)容包括:東西洋40個國家的歷史沿革、山川地理、重要事件、主要物產(chǎn)、貿(mào)易種類等內(nèi)容。

  還有海上航路,各地水程,兩洋針路,海洋氣象,潮汐,一系列地名,中國人在南海的遠(yuǎn)洋貿(mào)易,打漁活動、造船業(yè)、海船的組織形式等內(nèi)容。

  這些內(nèi)容,來自于朝廷邸報、文件檔案,前人和當(dāng)代人的筆記。還有他親自采訪綱首、舟師、水手、漁民、海商等得到的第一手資料。

  這部《東西洋考》,對于研究經(jīng)濟史、華僑史、航海史,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價值。是航海史上的重要學(xué)術(shù)著作。

  不過,這部書目前還沒有成書,是他四十來歲時候的作品。從他跟陳長壽的對話來看,目前應(yīng)該還處于收集資料階段。

  張燮的曾祖、伯父、父親都是進(jìn)士出身,張燮本人21歲中舉。

  父親曾為知縣,因為不善于逢迎拍馬,30歲就歸隱。

  受家庭影響,張燮也無意仕途,在家以著述和跟好友詩詞唱和為樂。

  這一次到順化來,就是出游、采風(fēng),搜集各地風(fēng)土民情和海上傳聞的。

  “學(xué)生也愿意向先生多多請教?!?p>  對于張燮這樣的人,李龍圖很愿意結(jié)交。

  他不愿意做官,喜歡寫書,還是這種經(jīng)世致用的書,很合李龍圖的胃口。這比那些只知道專研程朱理學(xué)的讀書人,有用得多。

  “指教談不上,倒是愿意跟李小友互相交流,我請你們喝茶,正好慢慢細(xì)說?!?p>  “你們兩個喝吧,我還有事要辦。紹和若是無事,不妨到船上去,咱們邊喝酒邊敘談?!?p>  “也好,我就先跟李小友喝茶,一會兒到船上去?!?p>  陳長壽走了,張燮帶著李龍圖和顏思齊到碼頭邊上的茶棚喝茶,就談起了明人如今在南洋的情況。

  “當(dāng)年永樂大帝開交趾,設(shè)交趾布政使司,三寶太監(jiān)下西洋,威震天下,四海來朝,何等風(fēng)光?!?p>  “想不到,將近兩百年過去,我明人在南洋,竟然要仰人鼻息,寄人籬下,時常被蕞爾小國欺負(fù),可悲可嘆啊?!?p>  張燮神情黯然,喝了口茶。

  這些歷史,李龍圖還是比較清楚的。

  永樂皇帝朱棣派鄭和下西洋,不是為了尋找什么建文帝,而是顯示大明武力,震懾周邊,建立大明的南方秩序和朝貢體系。

  這個目的,可以說是達(dá)到了。東南亞和北印度洋周邊的幾十個國家,都臣服大明天威之下,紛紛前來朝貢。

  雖然臣服未必是真心,但也不敢反抗。

  后來交趾起兵反抗,明軍作戰(zhàn)不力,到了宣宗時代,明軍撤出了交趾。

  這是大明南方秩序崩潰的起點,大明的聲望,受到了嚴(yán)重打擊。南洋的國家也對大明漸漸失去了敬畏。

  緬甸東吁王朝壯大起來,大明在緬甸的各個宣慰司紛紛丟失。明朝和緬甸的戰(zhàn)爭,至今還在進(jìn)行。

  鄭和下西洋時,在爪哇舊港設(shè)立的舊港宣慰司,也被當(dāng)?shù)貏萘ν品?p>  大泥(北大年)被暹羅大城王朝征服,向大明求救,也沒有得到有力支援。

  滿剌加是大明冊封的,葡萄牙人占領(lǐng)滿剌加的時候,滿剌加多次向大明求援,也沒得到軍事上的支援。只是出使,讓葡萄牙人退出滿剌加。

  葡萄牙了看透了大明,根本不予理睬。

  葡萄牙到中國的時候,看準(zhǔn)了大明的軟弱和官員的昏庸無知,竟然撒謊說,他們跟占領(lǐng)滿剌加的葡萄牙人,根本就不是一伙兒的。

  也不知道是真的無知,還是裝傻,大明對這樣的謊言,竟然沒有揭穿。最后還同意葡萄牙人每年交500兩銀子的租金,讓他們在香山澳住下來。

  滿剌加陷落,讓南洋各國看透了大明的外強中干,從此徹底失去了對大明的尊重。

  除了少數(shù)國家,如今已經(jīng)很少有人再到大明去朝貢。

  永樂皇帝建立的南方秩序,徹底崩塌。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