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四、秦人
一百零四、秦人
“對不起,申侯改主意了!女人你們得留下!”褒魚執(zhí)一躍下馬車,沖撞到犬戎人當中,搶先拔出他們的腰刀,并迅速用肘部擊倒前面兩人。后面兩個戎人抬著褒姒,來不及放下反擊,立即被褒魚執(zhí)搶過褒姒,迅速地橫刀刺倒。他的迅速令人目不暇接,一氣呵成。
“刺客,好身手!”黑衣人馬車上贊嘆一聲。他連忙驅動起馬車,對褒魚執(zhí)說,“上車,我們走!”
阿執(zhí)望了一眼,說:“四個人一輛車,跑不快!”他迅速把褒姒橫著擱在一匹馬上,自己跨上另一匹馬,大聲嚷道:“你們開路,我隨后?!?p> 黑衣人叫好一聲,駕著馬車向王城外沖去,褒魚執(zhí)隨即驅馬跟著后面疾馳。那些人負傷的戎人,慌忙從地上起來尋摸著各自的弓箭射擊。當他們放出箭的時候,那一伙截了他們女人的人早已經(jīng)消失不見了。
黑衣人平穩(wěn)地趕著戰(zhàn)車沖破了忙著救火救周天子的申國士兵,直入王城大道。這時候,王城內(nèi)外的情形完全變了。申國的士兵突然對入侵的戎人攻擊了起來,那個領頭的老軍官在大喊:“他們殺了我們的天子,誓與諸侯共誅之!”
不斷地有各色旗號的士兵進入王城,與戎人短兵相接,多是憑著人多勢眾圍攻戎人。有一彪軍馬作為先鋒,打著幾面黑旗,從西門攻來,上面書寫著金文的“秦”字。這伙人數(shù)量并不多,面目黝黑,身材結實,披著簡單的護胸甲胄,沒戴頭盔,頭發(fā)都結成了發(fā)髻。他們結成了扎實的戰(zhàn)陣,整齊喊著“殺”的號子,中間長矛和短劍搭配,兩翼用木質盾牌相護,步調(diào)協(xié)同地向前推進。他們一邊走,還一邊高唱吟詩,視戎人如無物: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縱然戎人尚武,但遇到這一小股的秦兵,卻如同遭遇到了克星,不斷地被他們打得節(jié)節(jié)敗退。大股小股的戎人遭遇他們,根本打不出像樣的反擊就被殲滅殆盡。在秦人之后,有打著“虢”、“鄭”、“晉”、“許”、“衛(wèi)”旗號的各路諸侯,紛紛涌入已經(jīng)成為一片廢墟的王城,高喊著“拯救我主天子”,零散的戎人。
黑衣人駕著車到秦人的陣前,用鎬京官話高聲說:“戎人已經(jīng)退至后殿和祭殿,正在焚燒我大周宗廟,速速去救!”
那股秦人聽到后,知道是友非敵,整齊地讓出一條通道,放他們奔馳而出。后續(xù)的諸侯軍隊見秦人放行,也跟著放行。諸侯軍甲胄鮮亮,都帶著青銅頭盔,刀劍明亮,矛頭和長戈卻兵不血刃。顯然,這些諸侯并未盡心出力。
其時,戎人在鎬京四周的偵騎,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諸侯漸漸開始合圍了,連申侯的兵馬都開始反水。戎人的首領也是個不笨的人,劫掠已足,鎬京差不多全毀了,要是被救援的諸侯完全合圍,那么兩萬多人肯定有來無回。他果斷地吹起牦牛角號,帶著本部族大股軍馬退走了。剩下兩三千聽號不明的旁部族戎人,還想在廢都之中撈好處,就全部滯留在了鎬京,成為了諸侯軍馬的獵物。首當其沖的,就是從西方馳援而來的秦人。
秦人與西戎有世仇,自周孝王封嬴非子在秦地以后,秦人世代為周王養(yǎng)馬并戍邊對抗西戎。秦非子的曾孫叫秦仲即位第三年,因為周厲王無道,引起了諸侯背叛。西戎部族也反叛了周王朝,滅了另一支秦人嬴大駱的全族。周宣王即位以后,任用秦仲為大夫討伐西戎,結果秦仲兵敗為西戎所殺。為了報仇,秦仲大兒子嬴其到周宣王的王庭上哭訴借兵。周宣王為之所動,交給他七千兵卒討伐西戎,結果大勝戎人。周宣王再一次賞賜秦仲的子孫,把包括嬴大駱的封地在內(nèi)的全部土地都封給了他們,并任命他們?yōu)槲髭锎蠓颍{入周王公卿一族。秦仲的長孫名叫嬴世父,他深感周王厚恩,主動領兵繼續(xù)向西攻打戎人,為祖父報仇,并發(fā)誓:“不殺死西戎王決不回家!”也終于戰(zhàn)死在了西戎。
嬴世父把繼承人的位置讓給了弟弟嬴開。這次領兵來救周天子之困的,就是后世被稱為“秦襄公”的嬴開。他襄助周天子有功,自然當?shù)闷鹬u號“襄”。可惜嬴開也救不了周天子。戎人比較忌憚秦人,特意繞了個大圈,繞過秦地奔襲鎬京。秦地比較偏西,封地并不大,鎬京迅速被攻破了,一開始,秦人并沒有被驚動。當見到了烽煙報警后,秦兵匆匆趕到的時候,大股戎人已經(jīng)撤離,他們只有奮力殺死那些滯留在廢墟之中的殘戎泄憤了。秦人的一馬當先,更讓圍觀的諸侯無事可做,吆喝吆喝幾聲算是盡力了。
黑衣人駕著馬車,領著少年幸、褒魚執(zhí),載著褒姒,好似代周天子巡禮諸侯軍馬一樣,在各路人馬的軍陣之中穿過,從容不迫地出南門。隨著諸侯們的到來,那些流散出城的公卿和難民都陸陸續(xù)續(xù)回來,家破人亡,一片廢墟,哀嚎之聲此起彼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