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無嗔神尼2
所謂“拂穴”,就是她只要用拂塵輕輕一掃,同樣的也能封閉對手的穴道。據(jù)傳有一次,她獨戰(zhàn)三十個為非作歹的強盜,手持鐵拂塵在敵人刀劍叢中飛舞,只恍見其影,不見其形,結(jié)果三十個強盜手中的兵器全給她奪出了手,而且毎個人都給她“拂”了穴道,動彈不得。
這已是幾十年的事了,近幾十年來無人再見到她的蹤跡,而且?guī)资昵坝腥艘娝龝r,已是年紀老邁,大家都以為她早死了,不料今晚她竟會在此出現(xiàn)。使鎖子槍的兇徒一想起正是此人,直嚇得驚心動魄,回去后與五兇徒牢記著老尼姑的話,為保活命,不敢再練武,改惡從善,重新做人。
再說老尼姑讓其眾兇徒走后,伏下身來,將楊梅看視,只見她雙目已閉,氣息奄奄,傷口汨汨流出血液,看來情況很是危險。老尼姑急撫她的酥胸,見楊梅心臟尚自跳動不休,這才松了一口氣。
老尼姑急忙給她止血敷藥,因為她失血過多,又受到敵人猛的當胸一拳,內(nèi)傷沉重,神經(jīng)受到極大震蕩,雖然老尼姑給她止了血,但是還不能一時醒來,看情形,縱有良藥,也要得昏迷幾日。
老尼姑皺了皺眉頭,隨即又微笑起來,喃喃自語:“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這幾十年來,我總想尋找一個有緣人做為傳人,尋來訪去,皆找不到一個順眼的女娃,看這姑娘武功已有根基,是出自內(nèi)家正宗,其武功套路似乎覺得眼熟,一看便知是良材美質(zhì),不把這樣的人收歸門下,還能哪里去找?”老尼姑一伏身,就把楊梅背走了。
楊梅伏在老尼姑背上伏著,迷迷糊糊地覺得似乎在云里霧里行走一樣,這是老尼姑的絕頂輕功,給其楊梅在昏迷中留下的感覺。待她神智微清,睜開眼睛時,已是昏迷后的第五天了。她睜開眼睛看,只見華嚴木枷佛像列前,燭影搖紅,盤香閃閃,正是:一條黃龍懸空中,頭頂珍珠一點紅,霧氣騰騰不下雨,雪花飄飄不見風。
楊梅用力思索,想自己怎么置身于佛堂內(nèi)?再一看,身邊還有個和藹可親的老尼姑,在照顧著自己,好不容易才想起前事,記得自己曾被敵人一拳擊中,頓時陷入昏迷之中,不知怎的,竟會來到此地。她不由得捫心自問,莫非是在夢中不成?她試著用力咬了咬嘴唇,竟然很疼,顯然不是在做夢!
此時耳旁響起老尼姑親切入耳的話:“姑娘,你受傷還未痊愈,不要動身,不要說話,好好再躺幾天,待身體有了好轉(zhuǎn),我再和你說……”
過了幾天,楊梅已能起床,緩緩試步,老尼姑扶著她走出寺門。這時節(jié)已是初夏,塞外積雪融化,草原風來,拂面不寒,風中帶著新鮮的泥土氣息。楊梅迎風展視,不由得心曠神怡,精神為之一振。楊梅一看,只見塞外風光,遠殊關(guān)內(nèi),更奇怪的是草原白皚皚的,那些草竟都是白色的,在寺門的不遠之處,有一荒冢,卻是青草萋萋,長得十分茂盛,猶如在白茫茫的大海中浮現(xiàn)出一片綠洲。
楊梅感到奇怪,不禁問道:“這里是什么地方?”
老尼姑微笑道:“這地方是塞外有名的大黑河河畔,那荒冢就是絕代美人王昭君的墓。大黑河畔地長白草,唯其冢獨青,故又名青冢。杜甫曾留詩句,‘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所指的就是這一荒冢。老尼想,大概是昭君墓周圍一帶,因地質(zhì)不同,水草特別豐盛的緣故吧。
“例朝例代皆有流傳下來的遺跡佳話,向宋朝包文正下陳州私訪,查清曹國舅,貪贓枉法,克扣救濟災(zāi)民的皇糧,用米里摻沙蒙騙災(zāi)民,引起民怨。包公為穩(wěn)定民心,就在陳州東門的橋旁側(cè)死了曹國舅,流淌的血染紅了地上的葛巴草。從此以后,只有那一片地方的葛巴草是紅根,其他地方的葛巴草,皆都是白根……”
楊梅一來從未出過遠門,二來平日讀書不多,現(xiàn)在到了塞外,眼界開闊,聽了老尼姑的話,更是自己所不知道的,一種青年人的求知欲,本能的油然而生,看著老尼姑那慈祥而待人親切的顏容,自然而然的生出一種敬愛之情。
那老尼姑見楊梅看著周圍景物,覺得特別新鮮,便微微笑道:“這里的景色不算奇異,我?guī)熥娼藘商幏鹚?,一個是此市,一個在藏邊的扎什倫。在此佛寺的北邊接近外蒙的地方,春秋兩季都只有一個月,夏季也只有兩個月,其余八九個月都是冬季,而且時有狂風,狂風起處,飛沙撲面,常卷成土阜,平地移動。行旅客商,一碰見此沙塵暴,就要迅速躲入蒙古包中,否則就有被狂風卷起,有被活埋的危險。一般人行走在沙漠里,往往離不開‘沙漠之舟’駱駝,若是遇到沙塵暴,駱駝它就是救命的伙伴……
“因為天氣干燥,水分稀少,天空經(jīng)常是萬里無云,非常明朗。夜間星光,特別的明亮燦爛,白天看遠方的物體,宛如就在眼前,所以有望山跑死馬的俗語。就是說,你分明看見有一座山已經(jīng)是迎面不遠,可你策馬揚鞭奔馳,馬跑死了,還未必能到。
“七月酷暑天,沙漠的天空,常有海市蜃樓出現(xiàn),能看到亭臺樓閣,蒼茫人海,歷歷在目,空際飄浮,活靈活現(xiàn),真是一大奇觀?!?p> 老尼姑見楊梅聽得入神,繼續(xù)道:“常說不走路,說不定還要走上三遭,我再給你介紹下XZ的景色,說不定你去了那里,能對你有所幫助。貧尼師祖所建的第二寺觀,就是后藏扎什倫布寺,意為吉祥須彌寺。
“XZ有兩座大山橫亙其間,一個叫做岡底斯山,還有一個是喜馬拉雅山。在喜馬拉雅山中,有許多遠古遺留下來已熄滅的火山口,成為湖泊溫泉,那些溫泉水沸騰著上冒,猶像燒開的水樣翻花,美麗壯觀,聽說夜里曾有仙女在那沐欲。
“在西藏高原,氣候較為寒冷,山峰終年積雪,固不須說,既是平原,全年夜間,也都是滴水成冰的。還有一個奇景是,遍地都是鹽湖,皚皚白雪般,刺人眼目,在陽光下,更像是異彩浮空,令人神采飛揚,奪人眼目?!?p> 老尼姑說完,輕輕地扶著楊梅道:“既然你與我有緣,愿隨貧尼去游歷見識見識嗎?”
楊梅嘆了一口氣,面色陰沉,想起與王憨被強徒截擊的事,不知丈夫怎么樣了,歉意地說:“我現(xiàn)在還不能隨你去看,我要去尋找我的丈夫……”
老尼姑聽了,輕輕地撫慰著她,告訴她當日是怎么救她出來的,說道:“告訴我,誰是你的丈夫?你現(xiàn)在還不能行動,因為你失血過多,受傷又重,最少還要靜養(yǎng)一個月,身體才能完全復(fù)原。關(guān)于你丈夫王憨,與其李俠、彌勒吳,江湖傳聞為通靈三杰,名頭響亮,為人矚目,為此也得罪了好些人,既然是你的丈夫與其兄都有危險,出家人善以慈悲為懷,那老尼就替你走一趟打聽一番吧。
“你留在這里可安心靜養(yǎng),我讓了然照顧你。了然是一個蒙族的婦女,我收留她在寺中做些日常雜務(wù),也跟我學了幾手粗淺功夫,有什么事盡管找她,她還能料理得了?!?p> 第二天,老尼姑就動身去了保定打聽通靈三杰的下落。那了然是一個枯瘦的老媼,看來比老尼姑還老,可據(jù)她說,老尼姑最少要比她大三十多歲。楊梅出于對老尼姑的好奇,向了然打聽老尼姑的來歷。
了然笑道:“姑娘,這可是你的造化,看來她是很愿意收你做徒弟!向我跟隨她已有四十年,她總是嫌我資質(zhì)和根基不夠,許多超妙神奇的武功,無法練習,到現(xiàn)在還只是一個記名弟子。我也自知不能繼承她的衣缽,能跟她老人家學幾手粗淺武功,也就心滿意足了。
“你知道她是誰?她可是名聞大江南北,涉足到XZ及塞外的無嗔神尼,是晦明神僧第三代的唯一女弟子。塞外牧民稱她為‘神僧’、‘神尼’,并不是她有什么‘神跡’顯示,而是因她武功超越,又精于醫(yī)術(shù),人們都很敬仰她,就把稱為‘神僧’、‘神尼’了。這也是我們蒙藏人對她的尊敬與愛戴,就像是對喇嘛神僧一樣。”
了然又將無嗔神尼的武功略對楊梅說了一些,說這個老尼已有百歲,還是健步如飛,說她的“牟尼神珠”及鐵拂塵的招數(shù)是如此的神奇,令人防不勝防,鬼神皆驚,直聽得楊梅神動心搖,想入非非,似乎師傅了塵師太太生前曾說過師祖乃是無嗔神尼,是她游走在湖南雪峰山時,遇到師傅她投崖自盡,才出手救了她回到白云觀出了家。師祖無嗔神尼送她法號了塵,教她武功與醫(yī)術(shù),自學成之后,便放心的離開了白云觀游歷而去,自師父了塵師太圓寂,自己也從未見過師祖無嗔她老人家一面。
她為此想,其無嗔神尼,是不是自己從未有見過面的師袓她老人家呢?如果是,那真是太巧合了,正是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自己既然有緣被她老尼所救,有心傳授自己神奇武功,自己何樂而不為呢?
捫心自問,她太想跟老尼姑學技藝了,只是心中還掛念著丈夫王憨的安危,為此躊躇不決。正是,受傷養(yǎng)病在寺院,掛念丈夫心不安,豈知丈夫把她找,心心相印兩掛牽,若想知道后情事,且看下章知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