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郁悶的王玄策參加了秦瓊的葬禮,盡管宇文士及一再安慰他要看開點兒,畢竟年輕,前程還是光明的,但自己陪伴這么多年的好友慕容順因為自己的疏忽大意而死,自己如何能夠釋懷?自己挑選訓練的衛(wèi)隊出了這么大的問題,自己不承擔責任誰來承擔責任?
“活該!活該!”王玄策經(jīng)常想抽自己,但依然是難以減輕心中的悔恨,不是恨別人,而是恨自己。
葬禮上,王公大臣都來為秦瓊送葬,皇帝也親自吊唁。
專程從洛陽趕來參加好友葬禮的尉遲敬德安慰了王玄策幾句:“如今你既然無事可做,愿不愿跟著我做事?”
“不知尉遲伯伯有何差遣呢?玄策敢不盡力?”
“也是公事,為朝廷效力罷了,非我私人之事。我現(xiàn)在奉了皇上之命,于洛陽老君山監(jiān)造老君廟,那里山勢高奇,現(xiàn)在還在勘探之中。你知道我已老了,上山多有不便,正缺個得力的助手,你可愿意做個副監(jiān)造?”尉遲敬德道。
老君山就在洛陽西南,山勢奇絕,險峻之外又秀麗無比,是名聞天下圣山,是老子清修的地方。在洛陽長大的王玄策自然是非常熟悉那里,他去做這個副監(jiān)造再合適不過。當即謝了尉遲敬德,答應回洛陽后就去老君山報道。
接著王玄策見到了趙國公長孫無忌、許國公高士廉、新晉吏部尚書候君集、新晉兵部尚書杜如晦、盧國公程知節(jié)、鄖國公張亮……等等故知故舊,一個個都不忘過來安慰王玄策幾句,王玄策一一謝了。
吊唁結束時,皇子李泰過來找王玄策,李泰又胖了不少,走路都是打橫的:“師傅,我找你有點兒事,咱們到一邊說吧?!?p> “哦?我能幫到什么?”
“我想在龍門開鑿一龕佛窟紀念母后,師傅覺得這是個好主意嗎?”
王玄策看看李泰:“難得魏王有此孝心,是要我回洛陽張羅此事?”
李泰道:“正是如此,我知道師傅丟了官,目下無事,便想請師傅幫忙,需在龍門找個好的地段,開一佛窟,一應費用都由我承擔,不知師傅可愿意幫忙?”
王玄策道:“此事甚好,我時常在龍門走動,非常熟悉。那里規(guī)模最大的是賓陽三洞,北魏年間宣武帝開鑿,只完成了中洞。南北二洞都沒有完工,若魏王有心,便選一洞完工,亦可將皇后面容幻化其中,豈不是美事?”
李泰道:“竟有此事?如此最好,那么兩洞之中,哪一洞適合開鑿?”
王玄策想了想,道:“可選南洞,那里只開了輪廓,適于重新設計開鑿,主佛為阿彌陀佛,魏王先莫急,待我找人設計了圖樣,遞過來再定奪可好?”
魏王李泰道:“如此最好,那一切都勞煩師傅。”
王玄策想:一個年輕的魏王能有多少銀錢開鑿石窟?他哪里知道開鑿石窟需要多少銀錢?
要知道賓陽三洞在北魏時只開了中洞,南北兩洞都只有雛形,僅是如此就用了80萬個工,開鑿時間長達24年之久,(如果按現(xiàn)在建筑工人最低200元/天的價格來算,賓陽中洞僅人工造價就達到了1.6億人民幣,還沒算吃住、管理等等費用)一個皇子怎么可能負擔如此高昂的造價?
想到此王玄策道:“開鑿石窟工程浩大,耗資巨萬。只靠一人之力定難完成?;屎笫锹尻柸?,如果洛陽士紳聽說要以皇后名義開鑿佛窟,必踴躍支持此事,或許并不用魏王出資,只需魏王挑個頭就行?!?p> 李泰道:“如此也好,那么此事就全靠師傅了,若有什么困難就差人來告訴我……”
隨后王玄策把帶給公主李敬的禮物托李泰帶進宮轉(zhuǎn)交,自己這么落魄,都不想再進宮去。李泰雖有自己的王府,但皇帝對他特別寵愛,一直帶在身邊住在皇宮里,以致于皇帝要換太子的傳言甚囂塵上。
李泰走后,王玄策在秦瓊靈前徘徊了很久然后才告別秦同碓離去。
快回到長安城的時候,城門口有一小廝攔了王玄策的馬:“王公子請留步,我家老爺有請?!?p> 王玄策下馬接了請貼,心道這個時候誰還來找晦氣?打開一看是程咬金的請?zhí)?,請他晚上到府上做客,心中疑惑,剛才不是見過了?如何現(xiàn)在這么正式地下請貼?轉(zhuǎn)念一想,剛才是白事,這紅色的請?zhí)拇_不能拿出來,然而他是長輩,為何請自己吃飯,還這么正式下請?zhí)肯胧侵匾氖律塘??當下對小廝說晚上一定到,打發(fā)他去了。
……
晚上王玄策如約來到盧國公府,程知節(jié)一家人都來相迎,王玄策詫異道:“程伯伯這是何故?玄策何德何能,當?shù)闷鹑绱酥Y?”
“當?shù)茫數(shù)?!”程咬金哈哈大笑,拉著王玄策的手往里走,家人跟在后面,王玄策坐了上首客位,程咬金指揮著孩子們一個一個前來拜見敬酒,王玄策哪想到有這一出?啥也沒準備就覺得尷尬不已。
酒過三巡,程咬金指著自己的兒子程懷亮道:“玄策,你看我這個兒子如何?”
王玄策道:“嗯,少年英才啊!看到懷亮這么英俊只能感嘆我輩老了!”
程咬金笑道:“謬贊了,不過你的話給了我?guī)追钟職猓 闭f著程咬金彎一點腰往王玄策這邊靠近了一點兒,看著王玄策道:“這小子賴蛤蟆想吃天鵝肉,看上了清河公主?!?p> 王玄策啞然失笑:“這不是很正常嗎!懷亮今年十六歲,我外甥女十四,豈不是正好相配?”
“那么說,你沒有意見?”程咬金又敬王玄策一杯酒。
“我同意??!不過這事兒還得皇上作主,皇上的寶貝女兒可不好娶,你可得有個心理準備??!”
程咬金點頭哈哈大笑。
……
王玄策準備啟程回家了,這次他沒有再去找李淳風,本來想問個兇吉,想想又有什么可問的?這個尷尬的時候自己本來就不想見人,還是不要去了,再說回家從來都是上上大吉,于是收拾收拾,跨上自己的棗紅馬向宇文俊告別,回洛陽而去。
王玄策回到家中,家里人知道他丟了官,不但不難受反而很高興,這下子好了,再也不用擔驚受怕。聽王玄策說要開石窟,監(jiān)造老君廟,一家人更是高興,這是天大的好事?。?p> 要知道官是不能經(jīng)商的,尤其王家在做的都是掉腦袋的大生意,越是朝廷禁止的,越是王家在干,而且是明著干,比如黃金、白銀、銅、鐵、馬匹,一家人早就提心吊膽,生怕哪天被抄家殺頭。他們哪里知道?其實一家是在替皇家在做事,這些年掙的錢實際上大部分都進了皇家的內(nèi)庫,王家只是落了很小很小一部分而已。
“咱們家第一個捐款,開佛窟為紀念皇后,這不是好事嗎?連咱家玄熙也一起紀念最好?!贝蠓蛉寺氏戎С郑瑤讉€富婆都表示要捐款,大管家梅香自然也沒什么說的:“要開佛窟,花費巨大事小,要把事情做好事大,你們兄弟幾個好好合計一下,要多少花費?多少人工?時間要多久?錢要花,事情也要做得漂亮?!碑吘惯@些年王家的商隊雖然因為戰(zhàn)爭受了點兒損失,但斷斷續(xù)續(xù)地還在跑著西行的路線,錢沒少賺,底氣還是有的。
王玄利道:“說起來巧了,我們縣正打算把賓陽洞好好修修,已經(jīng)勘探了幾次,圖樣也出了幾張,明天你們跟我去看看?正愁著沒有由頭呢,這下全都齊了!我想可以伊闕、洛陽兩縣為主,發(fā)動洛陽城士紳為佛龕捐款。前些年滅佛,毀了一些寺院、佛像,伊闕已經(jīng)被封閉起來,這兩年才慢慢放松,好多百姓都想去開佛窟呢!這下皇家先行,豈不是好事?沒準我們還可以把凈土寺重新建起來。”
王玄利是伊闕縣縣令,正管著伊闕,龍門就在伊闕東西兩山之間。他又做過多年的洛陽縣丞,所以這兩縣的關系最硬。
王玄策喜道:“如此最好!若是你們縣打算接了這個活兒,我就省事了,我正愁著如何兩處分身呢!”
王玄利道:“開佛龕的事若是哥哥沒有時間,那就交給弟弟我就行,你就放心去老君山吧!對了嫂嫂,如果要我們家捐款,嫂嫂能拿出多少?”
梅香想了想:“五百匹絹吧?!?p> 王玄策一聽大驚:“啊?五百匹絹?咱們家如何拿得出這么多錢?”
五百匹絹按當時價格在六千兩白銀左右,大約值一百七十萬人民幣,那時缺銀,銀的價值比現(xiàn)在可大得多,絕對是一筆巨款。
蘇定方笑道:“怎么玄策你還不知王家這么有錢?我看也不用一下子拿出這么多,先帶頭捐個一百匹,然后看看最后缺不缺,若是缺了再捐嘛!”
王玄利道:“定方說得對,那就先這么定著,咱們明天就去龍門可好?”
王玄策蘇定方二人都表示同意,反正沒有別的事:“不如咱們?nèi)叶既?,難得全家人聚在一起,如何?”
這個提議一出,立即得到大家的響應,一大家子人出游那可是個大工程,梅香看這么多人都想去,無法,只好起身去安排。
王玄策問王玄利:“尉遲將軍何時到洛陽的?”
王玄利答道:“去年來了一趟,當時說是為了紀念太上皇,所以在老君山監(jiān)造老君廟,據(jù)說今年方案已經(jīng)遞到長安,就等著批復了。這可是個苦差使??!”
王玄策道:“這些年到處用兵,為何尉遲將軍這樣的戰(zhàn)將成天干這些沒意思的苦差?干完開封大相國寺,又跑來洛陽干老君廟,真是可惜了??!”
王玄利道:“有傳言說前些年有一次皇上請功臣飲酒,不知是誰坐了尉遲將軍上首位,尉遲將軍便非常不滿,與他理論。這時身旁的李道宗相勸,不想?yún)s把尉遲將軍惹惱了,一拳把李道宗眼睛差點打瞎?!?p> “?。烤蜑榱俗??真是太不值得了吧!皇帝也在?”王玄策問。
“就是嘛,再說李道宗還坐在他下首,人家都沒說啥,何必呢?據(jù)說當時皇上非常生氣,對尉遲敬德說,我讀《漢書》一直很不理解,為什么漢高祖殺了那么多功臣?心里一直對漢高祖不滿,但看看你做了什么?成天觸犯國法,就是因為你,我才理解不是劉邦要殺韓信、彭越,而是他們找死啊!”王玄利回答道。
“皇帝真這么說的?這是警告他,再犯就要殺人??!”蘇定方道。
“可不是嗎,何至于如此?”王玄策道:“排在他前面的能有幾人?他會和誰過不去?”
“去年在凌煙閣排的二十四功臣榜,”王玄利道:“他排第七,前面李孝?是開國老將軍,他沒法比。其余都是宰相:長孫無忌他也沒法比,老相房玄齡杜如晦他也比不過,那么就剩魏征和高士廉。高士?是皇后的舅舅,尉遲將軍必不敢冒犯。那么最有可能的就是魏征,如果排到他前面……說實話我也覺得有點兒勉強?!?p> 蘇定方道:“魏征我最熟悉,他最早也是瓦崗軍的,后來瓦崗軍敗了就投了竇建德,竇建德敗了又投了李建成,他的確算不上開國功臣。只是魏征是個刺兒頭,惹他作甚?再說了,排座次嘛,有什么重要呢?看看李道宗,那么多戰(zhàn)功,連進榜的資格都沒有,那不是更虧?何必呢?”
“是呀,最可惜就是李道宗,從吐谷渾回來當了幾天禮部尚書,然后就被查出貪默而丟了官,又正趕上凌煙閣排座次,或許正因如此凌煙閣都沒有進,可惜?。 蓖跣麌@道。
“李靖還排在他后面呢!真是……難怪皇帝不重用他了。”蘇定方也嘆道。
……
第二天一家人五輛馬車出行,加上騎馬的一行人,也算是“浩浩蕩蕩”到龍門而去。
龍門不算遠,馬車走了半個時辰,正值夏季,伊闕正好避暑,兩山之間就是伊水,風光正好,兩山多有佛龕,滅佛運動中損毀了一些,好在伊闕、洛陽兩縣保護及時,將兩山封閉起來,大部分佛龕都保持原樣。
賓陽洞離岸邊不遠,也不是很高,在岸邊就可以看得很清楚。三洞占的山崖面積很大,其中佛像在當時是最高最大的,中洞是釋迦摩尼像,北魏時以瘦為美,佛像顯得細腰瘦身,笑靨盛開,霎是好看。
孩子們在河岸邊跑來跑去,歡笑聲在山澗中回響。陸續(xù)也有游人來此禮佛,自從官府放松了管制,這里的游客也多了起來。
再看南洞,大致形狀已然成形,只有輪廓而已,有中間的阿彌陀佛,有弟子,有脅侍,都沒有完工。這樣繼續(xù)開鑿的話,會省不少事。
王玄策打開王玄利拿來的設計圖樣,連選了幾張,覺得胖胖的佛像最好,適合唐人的審美,讓大家看了,都覺得不錯。便說:“我們便推薦這張如何?也把其它的送到長安去讓魏王參考一下。”
王玄利等人仔細看看,都覺得這張最好。
蘇定方道:“玄利,你覺得開此佛龕要多久?”
王玄利道:“我們測算過,要四五年的時間”
“這么久?要想辦法縮短一些時間,三年行不行?”王玄策道。
“三年……也不是沒可能,但不能這么報,先寫五年吧,然后再減,如此可好?”王玄利道。
王玄策點點頭以為然。
三人正說著,就聽見身后大亂,哭喊聲不絕于耳,幾人連忙去看發(fā)生什么事了?只見一個仆從跑過來:“不好了!柳夫人暈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