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老師左腋下夾著課本,右手食指和中指夾著一個快燃燒完的煙頭站在門口,上課鈴響,他狠吸了一口煙然后把煙屁股仍到走道的邊上,大踏步走上講臺。
同學們今天真是開了眼界了,各種類型的老師,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見不到的。
若塵抬頭觀察了一下這位地理老師,中年男性,個子很高,保守估計得有185吧,身材偏瘦,這都正常,關鍵是他的嘴巴和那副牙齒。
如果各位看過《歷史的天空》,請參看姜大牙的形象。沒看過姜大牙的,接著往下看。他的齙牙是屬于上牙齒露在外面,自然狀態(tài)下嘴唇不能自然閉合,笑起來露出牙齦,俗稱‘天包地’。關鍵是露出來的還是黃牙齒,看他課前才舍得仍掉煙的情形,應該是老煙槍一枚。
“同學們好,我叫常遠,負責教你們地理?!彼淖晕医榻B很簡潔,聲音洪亮,完全不是大家擔心的講話會漏風導致說話不清楚。
然后他就天南海北地各地的侃東南西北的景點和各自的特色,挺能侃,講的也很引人入勝,若塵很喜歡。在以后的地理課教學中,常大牙本人和他的課再次印證了一句話:人不可貌相。
下午三節(jié)課,全是副科,主課語數(shù)外全部安排在大家精力旺盛的上午。下午5點放學,然后是晚飯時間。晚上18:30—20:00是晚自習時間。
一般晚自習是大家消化領會白天老師講過的知識,做做習題練習,預習一下第二天的課程。晚自習在課程表上也有科目安排的,比如周一語文英語,周二數(shù)學地理,周三英語歷史等。
不過老師一般不管你做什么哪科的作業(yè),但只輔導她的科目,因為別的他們也不懂,你要是問語文老師數(shù)學題,她也不知道。
若塵認為,晚自習這個時間利用的好,就等于自己給自己小灶,以后的學習進度就會進展很快,學習新知識也不用很吃力,算是若塵總結的經驗。
所以從初中開始,即便是老師不在教室,她也會很認真的上晚自習。但是,她只是利用上課的時間,放學后她一般不會再繼續(xù)掌燈學習到半夜,即便緊張的初三也如此。
第二天下午,大家又認識了歷史老師。叫劉本明,大概四十幾歲,個子不高,微胖的身材,經常微笑,好像久坐辦公室的領導。他的課和他的人一樣,不溫不火。
見識了各科老師,同學們的新鮮勁頭慢慢也耗盡了,都開始步入了學習的正規(guī),慢慢也和周圍的同學熟悉了,甚至開始了三五一群,四六一幫的臭味相投的小團伙,雖然還沒成為死黨之類的,但是充分顯示出“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特性。
男生們愛打球愛運動的湊一撥,埋頭的學習討論問題的聚一伙。
女生是最感情化的動物,所以一般以性格和喜好分伙。
比如低調的看不慣張揚的,沉靜的看不慣咋咋呼呼的,甚至喜歡的明星是不是同一種類型的也可以分撥組團,雖然那時還算不上愛憎的問題,但至少可以看出“話不投機三句多”的實際運用。
對于話投機的,那就下課常常聊兩句,不投機的,就是碰面點頭微笑打個招呼。
不過,當初的這個小圈子,差不多奠定了以后死黨圈子的基礎,能成為死黨,肯定是志同道合,或者說是性格人生觀差不多的。
剛剛和前后桌建立了感情,沒想到要月考了,而月考的成績則直接決定了你會和什么樣的人成為同桌。來吧,考試,看你奈我們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