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穿越之海權(quán)時代

第二十二章 整軍備戰(zhàn)

穿越之海權(quán)時代 半老夫子 2259 2022-02-24 19:16:39

  鄭省英沒想到鄭經(jīng)這樣回答,有些吃驚于鄭經(jīng)的回答,不解地問道:“延平王,這樣做值得嗎?”

  鄭經(jīng)沒有回答堂叔的問題,而是向諸臣問道:“諸位臣工認為值得嗎?”

  大家都猜不透鄭經(jīng)到底想要做什么,大都選擇了沉默,陳永華琢磨了一下,很快領(lǐng)會了鄭經(jīng)的意思。不禁暗暗點頭,對鄭經(jīng)的思路深感佩服,沒想到還能從這樣的角度思考問題。

  “延平王!下臣贊同暫時后撤,全力對付紅毛夷!”

  鄭經(jīng)眼前一亮,臺灣三杰之首果然名不虛傳,這么快就領(lǐng)會了自己的意思,沖著陳永華點頭道:“復莆說說你的理由!”

  “是!”陳永華向鄭經(jīng)拱拱手,又向議事堂的所有人員拱手行禮道:“延平王、諸位同僚!首先對付紅毛夷看似與滿清無關(guān),實際上與滿清息息相關(guān),諸位也知道紅毛夷萬里蹈海而來,在爪哇島的人也并不多,不然也不會在我們將承天府占了,他們不作出任何的反應(yīng)。

  若是諸位以為他們就這么算了,那就大錯特錯,這些西夷睚眥必報,心胸狹隘,殘忍奸詐。他們在未來肯定會給我們找各種各樣的麻煩,而最大的麻煩就是他們武裝滿清。

  他們是人少,滿清可是最不缺人,只要滿清與紅毛夷勾搭到一起狼狽為奸,紅毛夷提供造船技術(shù)和新式戰(zhàn)船的訓練,滿清的水師力量很快就會增長起來。

  更何況滿清那邊還有好多非常熟悉我們的叛逃過去的卑鄙小人,這些人就像為鰲拜獻上遷界禁海策的黃梧一樣,一個個數(shù)典忘祖,為了榮華富貴什么事都能干得出來。

  諸位想想,我們比拼人力與財力能夠比得過占據(jù)整個大陸的滿清嗎?若是對峙下去,實力此消彼長,我們與滿清的水師力量總有一天會徹底的失衡,到那一天我們又該何去何從?”

  “陳復莆!這南洋面上可不光是紅毛夷,還有佛郎機和大佛郎機,我們不可能得罪所有的西夷吧?”周全斌不服氣道。

  “邦憲將軍算是說對了,如果有可能我們應(yīng)該將整個南洋的西夷,驅(qū)逐到滿剌加以西,與西夷以滿剌加為界。

  西夷萬里蹈海而來,更重貿(mào)易利益,只要我們在貿(mào)易利益上對他們適當?shù)淖尣揭恍?,這些西夷在失去了南洋的據(jù)點之后必然會暫時與我們保持和平,以求恢復足夠的實力,再與我們一爭長短。

  占據(jù)整個南洋,我們還有另一個重要的好處,那就是南洋有人數(shù)眾多的漢人,這些漢人我們只要用得好,完全可以成為我們反攻大陸重要的幫手,最起碼他們能夠為我們提供足夠的后勤支持?!?p>  “陳復莆,不得不說你的設(shè)想很好,可是有沒有想過我鄭氏有沒有實力同時面對這么多的強敵?”鄭省英問道。

  陳永華搖搖頭道:“下官只是贊同延平王的戰(zhàn)略,至于我鄭氏有沒有這樣的實力,這就要問延平王了?!?p>  鄭經(jīng)狠狠地瞪了陳永華一眼,這家伙想干什么,把老子架在火上烤嗎?

  不過這個時候正是要屬下之人看到自己能力的時刻,不然人家憑什么死心塌地的跟著你賣命。另一個時空鄭氏將領(lǐng)陸續(xù)投降,這與他們認為鄭氏已經(jīng)沒有任何前途有極大的關(guān)系。

  這個時空雖然在鄭經(jīng)的一系列的挽救之下,鄭氏沒有經(jīng)歷大的內(nèi)訌,但是鄭經(jīng)在這些鄭氏老臣的眼里不過是個仰仗父蔭的二世祖而已。

  想要贏得這些老臣的尊重,就必須要讓這些老臣們看到自己的本事,這個時候可不是藏拙的時候。

  鄭經(jīng)站在巨大的地圖前指著地圖說道:“復莆剛才說的那些話寡人就不復多言了,我鄭氏能不能打贏這場翻身之仗,寡人不知。

  寡人沒有帶過兵,不知道什么樣的兵什么最強大的軍隊,不過大差不離也就是,保證軍隊的訓練,使用最好的武器,裝備最好的護具,同時還要有勝利的信念,不知寡人說的可否?”

  “延平王英明!”鄭經(jīng)的話就是囫圇話,咋一聽有道理,實際上就是廢話,大家也不可能跟剛剛繼任的延平王較真,也就撿著好聽的話恭維。

  “寡人是否英明,現(xiàn)在說為時尚早,不過寡人就分開說一說這些練兵、養(yǎng)兵之事。首先就說一下訓練,想要保持軍隊高強度的訓練那就要保證食物的供給。

  士卒們不吃飽飯,哪有力氣訓練。這一點上,若寡人可以保證十萬軍隊每日三餐飽食,你們能不能給寡人訓練出一支天下無敵的軍隊?”

  劉國軒第一個站出來保證道:“延平王!若是能夠保證軍隊每日足食,餉銀足夠,下臣敢保證為延平王練出一支天下勁旅!”

  “劉觀光,若是足食足餉還用你說,不過延平王,我們丟失了大陸之后,糧食供應(yīng)已經(jīng)日漸緊張,每日一干一稀都已經(jīng)是勉力維持,如何能做到每日三餐管飽呢?”老將馬信提出了疑問。

  鄭經(jīng)擺擺手說道:“如何籌措糧餉是文官的事,馬老將軍不必多操心,寡人希望日后文武之間各司其職,文官管好糧草民政之事,解決武臣的后顧之憂,武臣在前方奮勇殺敵,為國立功。

  你們今天就給寡人一個表態(tài),三年時間能不能給寡人練出一支足夠掃蕩南洋的勁旅?”

  鄭經(jīng)把話說到這份兒上,一眾帶兵的武將紛紛表示若是能夠足兵足餉,一定練出一支天下勁旅。

  “既然大家都有信心,那寡人就說一說如何保證最好的武器和護具。也就是我鄭氏軍隊今后的裝備該如何配比,這關(guān)系到我鄭氏今后訓練方式。

  武器裝備的優(yōu)劣,在很大程度上也會影響戰(zhàn)爭的勝負,寡人在認真對比過大明軍隊與滿清之間的戰(zhàn)爭后,發(fā)現(xiàn)大明之所以敗,其實還是敗在了后勤之上。

  看起來大明是采用火器,建奴使用冷兵器,可是建奴用來沖鋒撕開明軍陣列的白甲兵都是身強力壯之輩,這些甲兵身披多層鎧甲,能夠擋住三眼銃三十步距離的近距離射擊。

  白甲兵沖進三十步距離之后,明軍已經(jīng)沒有了再次射擊的機會,白甲兵身披重甲不懼刀劍,自然會對明軍形成一邊倒的優(yōu)勢。

  而明軍因為官府貪鄙,工部制造的火銃粗制濫造,士卒使用的時候,沒有打到敵人先倒是傷了自己,對比起來反而是明軍裝備差而建奴裝備強。

  這樣的懸殊的裝備對比,大明軍隊怎能不敗,如今我鄭氏必須要吸取這樣的教訓,保證發(fā)放到士兵手中的武器必須保質(zhì)保量。諸位認為今后的戰(zhàn)爭方向是什么,也就是說大刀長矛在未來戰(zhàn)爭中還有沒有生存的空間?”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