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回 流連桂林山水江一梅欲吐心聲 看遍陽朔風光于遠超心神不定
(當代長篇章回小說)
《戴翡翠翎管的男人——京城新聞圈風云錄(第二部)》
顧雪林
第61回
流連桂林山水江一梅欲吐心聲
看遍陽朔風光于遠超心神不定
新校舍落成儀式后,于遠超訂了第二天返京的機票。
下午,于遠超帶著江一梅和姚青青游覽了GL市的風景名勝,特別到陽朔一游。姚青青在GL市有親戚,她走訪親戚去了,沒有參加陽朔一游。
于遠超和江一梅登上游船,順水來到陽朔。
“你看這象鼻山,拍電影《劉三姐》的外景地,風景美如畫?!庇谶h超多次來桂林,對這里的風景很熟悉。
江一梅是第一次來到桂林,被這里的美麗景色吸引住了。她說:“難怪人們說‘桂林山水甲天下’呢,真是名不虛傳。這桂林城,就是一座大花園啊?!?p> 桂林的山水有一個特點,放眼望去,都是一個又一個被綠蔭包裹的饅頭山,山水相依,山環(huán)水繞。
江一梅站在船頭,拿著相機拍個不停,邊拍邊說:“哦,這個景色好看;嗯,這個景色更漂亮。”
她悄悄轉身,拍了一張于遠超雙手叉腰,站在船頭遠眺的鏡頭?;乜凑掌瑫r,她笑了。
在陽朔街頭,于遠超看中一個桂林風味餐廳。
“還是去吃點桂林風味小吃吧,口腹之快,容易讓人對桂林印象深刻?!庇谶h超提議。
江一梅的肚子早就唱起了空城計,這時,她樂得吃點桂林小吃。
兩人進了一家路邊的餐廳,服務員特別介紹:“桂林菜主要以酸辣為主,桂林米粉、大師傅金獎啤酒魚、椿記燒鵝、網紅芒果蛋你們都可以選擇?!?p> 于遠超和江一梅點了桂林米粉、大師傅金獎啤酒魚、網紅芒果蛋。
菜很快就上齊了。
于遠超吃了一口桂林米粉,稱贊道:“每次來桂林,我最愛吃這口桂林米粉,入口絲滑軟糯,味道好極了。”
江一梅也笑著吃了一口桂林米粉說:“嗯,味道是不錯。不知你當年是和誰一起來的桂林?”
于遠超故意說:“哦,好幾個報社的年輕女記者,大家來桂林參加廣西師大出版社的贈書儀式。不過,她們的名字我都忘記了?!?p> “忘記了?難得啊,你這么好的記憶力,也會有忘記的事?”江一梅酸酸地說,邊說,她還不忘再吃一口桂林米粉。
“嗯,這些年和女記者一起出差采訪,我就是對你和喻曉溪的印象深刻些?!庇谶h超想緩和一下氣氛,補充說。
江一梅聽后,瞪了于遠超一眼說:“說喻曉溪就行了,扯上我算什么?”
于遠超有些尷尬,連忙說:“什么叫扯上你?好,好,對你印象最深刻,行了吧?”
“呸呸,打住啊,我對給你留下過什么印像,一點興趣也沒有。別給我提這個。要提,你給喻曉溪提去?!苯幻凡灰啦火?。
于遠超無奈地搖了搖頭說:“唉,我真是:‘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p> “如果你覺得‘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去啊?!苯幻氛媸亲觳火埲恕?p> 在于遠超眼里,這個江一梅,越來越像自己的女兒于曉燕了,眼睛里簡直沒有把自己當外人。
于遠超何嘗不知道,女兒嘛,那是因為在意自己,把自己當親人。江一梅呢,應當也是在意自己吧,沒把自己當外人唄。兩個人的“作”,都是一模一樣的。撒嬌、耍賴,不依不饒。
對江一梅來說,她豈是僅僅在意于遠超,簡直是把于遠超捧在手心里,于遠超是“冰”,她怕化了;于遠超是“火”,她怕著了;于遠超是“豆腐”,她提不起來,只有心痛。自己的心,她希望于遠超知道。但是男人嘛,總是粗心大意、粗枝大葉、大而化之,心細如發(fā)的少。
“一梅,來來,吃這個‘大師傅金獎啤酒魚’?!庇谶h超說著,夾起一小塊魚,遞到江一梅的碗里。
江一梅一邊吃著魚,一邊掉下淚來。
于遠超有一大弱點,最怕女人掉眼淚。這江一梅一掉眼淚,于遠超就不知所措,一大堆安慰的詞,不知道該說哪一句。
“你吃魚小心點,小心魚刺?!庇谶h超隨便抓了一句話,順嘴就說出來了。
誰知道,江一梅哭得更厲害了。于遠超拿了一大把餐巾紙,遞給江一梅。
江一梅一邊擦眼淚,一邊自言自語地說:“唉,有什么可哭的?自尋煩惱!”
于遠超一時囧住了,他不知道,江一梅說的煩惱,是來自自己,還是來自何方?
江一梅看著于遠超一臉的懵懂傻樣,噗嗤笑了,心想:“唉,這個呆鵝!”
“好了,沒事了,我就是自尋煩惱。過去了?!苯幻氛f的輕松。
于遠超竟然不知道該如何作答。他搖了搖頭說:“我從談戀愛的時候,就怕猜女人的心,猜準的時候少,猜錯的時候多?!?p> 江一梅微笑著對于遠超說:“我心里想什么,你為什么要猜呢?”
于遠超囁嚅著,一時間,再也說不出話了。
“走吧,結賬吧,我們不吃了。”江一梅做了決斷。
結完賬,江一梅拉起于遠超,挽著于遠超的胳膊,走出風味餐廳。
于遠超不知道的是,江一梅其實對自己的回答和表現很滿意。她知道了,于遠超確實很在意自己!
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作家京城翎管王
——我在1978年,第一次到上海,受BJ內燃機電機總廠的派遣,到上?;菝衤返纳虾F囯姍C廠學習刀具技術。 他把我們安排住在軍工路的上海水產學院招待所,旁邊是上海梅林罐頭廠,一直往北是江灣五角場,一直往南是上海楊樹浦發(fā)電廠。我們每天從楊樹浦發(fā)電廠門口坐公共汽車,經江北路在惠民路下車,到上海電機廠機加工車間學習技術。 在上海期間,我親眼看見上海外灘的萬人談戀愛的場面,黃浦江大堤綿延好幾百米,全是一對對談戀愛的人,場面之壯觀,令我震驚。 我也很多次吃上海弄堂口的水煎包喝牛肉湯,味道好極了。 還在上海的街頭冰室,吃赤豆刨冰,美味?。? 吃過上海半兩糧票一份的奶油蛋糕,太好吃了。 我很懷念那時的上海,也許那時上海在吃上和服裝的時髦上,都領全國之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