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 薛延陀俘虜送到了
對于如今的結果,李世民心滿意足。
他相信,大唐肯定能夠變得更加強大,現(xiàn)在的大唐已經(jīng)步入正軌了。
之后,肯定能夠發(fā)展的更快,能夠走得更遠。
李世民相信,沒有任何人能夠阻止大唐的崛起,如果有人敢這樣做,就會面對大唐的雷霆打擊。
等李世民回到皇宮之中,又是兢兢業(yè)業(yè)的處理政務,他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大唐肯定能夠變得更加強悍。
任何人想要阻止大唐都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有人癡心妄想,膽敢這樣做,肯定會對自己的選擇付出代價,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因為在此之前,已經(jīng)有無數(shù)人證明了這個結局。
大唐的實力擺在這里,不管是什么人,只要膽敢冒犯大唐,只要來招惹大唐,肯定會不得好死,這是顯而易見的事情。
——
與此同時,從薛延陀送回來的俘虜,也逐漸靠近了長安城。
這些俘虜顯得有些凄慘,有些狼狽。
他們在此之前,根本沒有想到是這個結局,他們之前是自信滿滿,而且狂妄自大,覺得自己聯(lián)合四個國家,肯定能夠對抗大唐。
不管大唐再怎么強大,面對他們的夾擊也將陷入絕境之中。
這是他們期待中的結局。
可是他們萬萬沒想到,大唐的實力遠遠超出他們的想象,當他們輕視大唐,想要和大唐分庭抗禮的時候,這一切就已經(jīng)注定了。
因為他們不可能是大唐的對手,他們招惹了一個根本無法應對的敵人,這一切注定是絕望。
他們并不明白,他們面對的大唐究竟有多強悍,這是超出他們想象的局面。
其實,當他們面對大唐精銳,看見震天雷還有神威大炮的時候,他們就知道這一切完了。
他們當初為什么想不開,要去招惹大唐,如果他們不做這件事情,不去自取滅亡的話,或許不會是現(xiàn)在這個結果。
但是現(xiàn)在,說什么都晚了,他們再后悔也無濟于事,畢竟他們已經(jīng)做了這件事,他們成功招惹來大唐的精銳之師。
當他們面對大唐精銳之師的進攻時,這一切就已經(jīng)注定,他們不可能有任何的改變。
哪怕他們拼盡全力,對于結局也是于事無補的,因為他們的力量根本不值一提,在面對大唐軍隊進攻的時候,他們顯得那么的渺小。
大唐的實力太過恐怖了。
也超出他們的想象。
而此刻,當他們靠近長安城的時候,他們才知道,如今的大唐是多么強大。
這座城市實在是太宏偉,也太繁華了,他們之前根本沒有見過這樣的地方,這就宛如人間仙境一般,而這里卻是大唐的都城。
這也能證明,大唐如今的強悍之處,如果大唐沒有足夠的實力,如何能夠建造這樣的城池?
每個人心里都充滿了畏懼,他們并不知道,他們到了長安城之后,會是什么樣的結局,可能他們都會死在這里。
哪怕他們心有不甘也后悔莫及,卻也無濟于事,因為他們現(xiàn)在是俘虜,他們決定不了自己的命運,而這一切都是他們自找的。
如果他們當初不冒犯大唐,那就不會落到現(xiàn)在這個結局,可是事情既然已經(jīng)發(fā)生了,不管他們在想什么,也無濟于事。
畢竟他們改變不了現(xiàn)在的狀況,哪怕他們向李世民搖頭乞憐,似乎也無濟于事,畢竟人家根本不在乎他們的存亡。
最開始的時候,李世民并沒有對他們用兵的意圖,還對他們手下留情,可是他們沒有把握住機會。
他們依舊選擇招惹大唐,招惹李世民,他們覺得自己能夠對抗大唐。
現(xiàn)在看來,這個想法是多么的可笑,如果他們當初不來招惹大唐的話,或許如今的薛延陀,還能繼續(xù)延續(xù)下去。
甚至能夠變得更加強大。
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可是,他們終究因為一時的利益熏心,而做出了錯誤的決定,這一切是多么的可笑,讓人后悔莫及,卻也無可奈何。
現(xiàn)在說這些,已經(jīng)沒有任何意義了,他們只能接受自己最終的結局,不管李世民怎么處置他們,他們也都無可奈何。
只希望李世民能夠網(wǎng)開一面,能夠手下留情,或許這就是最好的結果了。至于是否死路一條,他們現(xiàn)在說什么也無所謂。
在路途之中,有人忍不住說道:
“難道我們都要死在這里?如今的大唐如此強悍,我們當初為什么要來招惹大唐?這真是太可笑了。
如果我們不去招惹大唐,或許我們就不會落到現(xiàn)在這個結局?!?p> 聽到這番話,有人忍不住大笑著說道:
“當初我們選擇和大唐為敵,并不是一個人的決定,而是所有人共同商議之后的結果,現(xiàn)在說這些又有什么意義呢?
因為我們已經(jīng)是失敗者了,我們確實不應該招惹大唐,可是現(xiàn)在后悔也無濟于事,因為我們已經(jīng)做了這件事情。
既然如此,那就面對現(xiàn)實吧,能夠敗在大唐手里,是我們的榮耀,如今的薛延陀,根本不是大唐的對手。”
眾人頓時無言以對,他們知道確實是這個道理,誰叫他們自取滅亡呢?
如果他們當初不這樣做,或者說,所有人都能做出一個明智的選擇,就不會像現(xiàn)在這樣了。
可是他們已經(jīng)做了這件事,那就不必猶豫什么,也不必多說什么廢話。
眾人都沉默了,他們知道現(xiàn)在說什么也無濟于事,只能接受現(xiàn)實。
而接下來,他們就會接受命運的審判,不知道李世民會怎么對待他們。
或許會將他們斬盡殺絕,不留后患。
也可能會對他們網(wǎng)開一面,他們還有一線生機,這都是可能的事情。
只是如今的薛延陀已經(jīng)覆滅了,他們就這樣活著,又有什么意義呢?難道成為一個可笑的囚徒嗎,這一切實在是令人絕望。
不過他們也有自知之明,畢竟這一切都是他們自找的。
誰也沒有想到,他們會想不開來騷擾大唐,可以說薛延陀才是始作俑者,也是罪魁禍首,而其他三個國家,都是被薛延陀連累的。
如果薛延陀而不去自尋滅亡,其他的國家也不會參與其中。
當然了,現(xiàn)在講這些,沒有任何意義。
——
在皇宮之中,李世民也是得到消息。
當他知道,俘虜已經(jīng)送過來的時候,臉上還是露出驚喜之色。
他確實有那么點想笑,因為他覺得這件事情,實在是太過荒謬了。
當初李世民并沒有對他們用兵的想法,也不想在北漠之上大動干戈,結果這薛延陀,卻如此想不開,自取滅亡,自討苦吃。
自己來招惹大唐。
這叫什么呢?這叫做沒事找事。
既然是這些人沒事找事,那李世民肯定不會放過他們,畢竟李世民作為大唐皇帝,他的責任就是捍衛(wèi)大唐威嚴。
任何人膽敢冒犯大唐,敢招惹大唐,那都要為自己的選擇付出代價。
這件事情并不是開玩笑的。
有些事情,必須讓他們真正經(jīng)歷過,他們才會明白,大唐究竟有多恐怖,也不是他們能夠招惹的。
如果覺得,可以輕易招惹大唐,可以冒犯大唐威嚴,那只會是一件非常可笑的事情。
事實證明,大唐有著絕對的實力,面對任何的挑戰(zhàn),不管這些外族作何想法,他們想要如何針對大唐,那都是無濟于事的。
除非他們能夠擁有,比大唐更加強大的實力,只是現(xiàn)在來看,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這些外族,如何能夠擁有這樣的力量,那簡直是癡心妄想,是絕對不可能發(fā)生的事情。
所以說,在絕對的力量面前,大唐無所畏懼,不管是什么樣的人,誰敢來挑戰(zhàn)大唐,那都只會就此覆滅。
現(xiàn)在薛延陀的俘虜,都已經(jīng)送到長安城來了,他們將會接受大唐的審判,李世民當然不會輕易放過他們。
畢竟這件事情,就是他們挑起來的,雖然大唐軍隊大獲全勝,沒有付出太大的傷亡,但是在戰(zhàn)場上,不可避免有損傷。
這都是無法忽視的事情。
既然這些人對大唐造成了傷亡,那就一定要讓他們付出代價。
他們注定,只會是大唐的墊腳石而已。
大唐的實力,遠遠超出他們的想象,當初他們冒犯大唐的時候,就必須想到有這一幕。
他們以為,隨便就能面對大唐,那真是太可笑了,畢竟大唐的力量沒有他們想的那么簡單,而他們卻完全沒有把大唐放在眼里。
這是何等可笑的笑話?
李世民臉上也是露出冷笑,他下達命令,將長孫無忌和房玄齡等人找來,他必須好好商量一下,接下來應該如何處置這些人。
畢竟他們曾經(jīng)是大唐的敵人。
現(xiàn)在的大唐實力,早就超出這些外族的想象,在他們沒有親眼目睹之前,他們根本想象不到,現(xiàn)在的大唐究竟有多強悍。
但是,當他們面對大唐的時候,就只有徹底的絕望了,可能他們會后悔莫及,他們會覺得自己,為什么無緣無故要去招惹大唐?
可是,現(xiàn)在說這些又有什么意義呢?
畢竟這件事情他們已經(jīng)做了,他們的結果已經(jīng)注定,也就是他們被大唐徹底覆滅了。
如今的薛延陀,已經(jīng)徹底成為歷史了,從他們做出那個決定開始,這一切就已經(jīng)注定,同樣的,還有三個國家,和他們一起覆滅。
這是多么可笑的事情。
如果薛延陀不做出那個選擇的話,也許他們四個國家,都能夠繼續(xù)延續(xù)下去,畢竟大唐對于他們,并沒有太多的想法。
這些外族根本不值一提,他們的疆土也不值得李世民大費周章。
李世民之所以出兵,并不是因為這些土地有多誘人,而是因為他們冒犯了大唐威嚴,他們完全沒有把大唐放在眼里,他們是自尋死路。
既然有人來找死,李世民當然會滿足他們的愿望,大唐從來不是好說話的,任何人膽敢冒犯大唐,都會為自己選擇付出代價。
大唐的實力,遠遠超出他們的想象,只要李世民想要動手,絕對不會有任何的意外。
這些外族,注定會為自己的選擇,承受應有的代價,這是多么可笑的事情,而他們也注定只是一個笑話而已。
得到命令的長孫無忌、房玄齡,迅速來到皇宮之中,他們也是聽得一點消息,知道了大概發(fā)生了什么。
也就是俘虜已經(jīng)送到長安城了。
這并不是什么壞消息,對于大唐百姓來說,無疑是喜聞樂見的。
畢竟這段時間,他們憂心忡忡,擔心大唐失敗,如果大唐真的處于不利的局面,他們還要奔赴戰(zhàn)場,為大唐貢獻自己的力量。
但現(xiàn)在,大唐大獲全勝,他們自然是為之高興,他們也希望大唐能夠獲得這樣的勝利。
而此刻,這些外族被送到了長安城,無疑是一個很好的信號,他們也希望讓這些外族知道,他們當時做了一個多錯誤的選擇。
如今的大唐,根本不是他們能夠招惹的,他們竟然如此想不開,來招惹大唐,那只是一個笑話而已。
或許,已經(jīng)有很多人在期待這一刻了。
他們希望趁此機會,讓這些外族好好長長見識,如今的大唐到底有多強大,到底有多繁華,永遠不是他們能夠想象的。
而他們如此可笑的覺得,自己能夠對抗大唐,能夠和大唐為敵。就注定了他們的結局,只有覆滅一條路,沒有任何的可能了。
很快到了皇宮之中,長說無忌還有房玄齡,立刻朝著李世民行禮。
他們看著李世民高興的神色,便知道這件事情,讓李世民也很開心。
其實他們身為大唐的一份子,也完全能夠感受到這種情緒,畢竟送來的俘虜是敵人,他們曾經(jīng)挑釁大唐,完全沒有把大唐放在眼里。
現(xiàn)在他們付出了應有的代價,他們馬上就要到長安城接受最終的審判,這樣的結局,豈不是所有人都喜聞樂見的。
畢竟失敗的是敵人,而大唐獲得了最終的勝利。所有的大唐子民,他們都是勝利者,他們可以用居高臨下的態(tài)度,對這些人進行評判。
而這些俘虜,他們最終的結局,只是淪為一個可笑的悲劇。
大概這就是命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