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大唐:開局系統(tǒng)讓我搶婚

第二百三十四章 大唐百姓的決心

  在得知消息之后,世家憂心忡忡。

  但他們也沒有耽擱時間,便是立刻派人前往高句麗打探消息,現(xiàn)在他們既不敢完全相信李世民所言,卻也不敢忽視李世民發(fā)布的消息。

  因為他們誰也不知道高句麗到底發(fā)生了什么,唯有他們真正得到從高句麗傳回來的切實消息,才能確定如今的情況。

  他們到底應(yīng)該怎么做?

  應(yīng)該如何應(yīng)對。

  而與此同時,世家尚不知道,高句麗已經(jīng)派遣使者來到長安城。

  他們想要求見李世民,向李世民稱臣,獲得李世民的原諒,讓李世民撤退進攻高句麗的大軍,才能解除如今高句麗的危機。

  當(dāng)高句麗的使者進入長安城之后,他們看著繁華的長安城,臉上滿是驚訝之色。

  他們以前并沒有來過長安城,這是他們第一次來,當(dāng)他們看見長安城中的場景,想不震驚那是不可能的。

  要知道,長安城本來就是當(dāng)今世上首屈一指的大城市,高句麗那樣的窮鄉(xiāng)僻壤,怎么可能和長安城比擬。

  或許在高句麗之中,他們會覺得自己家的首都同樣非常繁華。

  可是當(dāng)此刻,他們真正看到長安城之后,才會明白彼此之間的差距有多么大。

  兩個國家之間的差距,不只是軍事實力上的差距,在經(jīng)濟實力上差距更是天壤之別。

  如今的長安城,其實和不久之前,也是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隨著經(jīng)濟發(fā)展,以及商業(yè)貿(mào)易的興盛。

  如今的長安城,來來往往都是商賈,售賣的諸多商品同樣無比精致,看得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

  高句麗使者看著眼前的場景,忍不住贊嘆:

  “這里便是大唐的都城,果然是天朝上國,我們高句麗和這里比起來,差距實在是太大了,大王他們實在是膽大包天,竟然敢出兵進犯大唐,如今使得我高句麗遭受災(zāi)難?!?p>  同樣有一人,他滿懷期待地打量著周邊的場景,開口說道:

  “這大唐如此繁華,若是能夠長時間留在大唐就好了,如果能夠留在大唐,便是讓我死了也愿意?!?p>  另外一人看著他說道:

  “我等是奉大王的命令前來,你卻想著留在大唐,未免癡心妄想了吧,還是先做好我們份內(nèi)之事再說吧。”

  聽得此人之言,前面那人也是無言以對。

  他們確實還有事情要做。

  不管怎么樣,高建武已經(jīng)給他們安排了任務(wù),他們也不可能完全忽視高句麗的存在,那里畢竟是他們的家鄉(xiāng)。

  做人的話,還是要有一些責(zé)任感的。

  其實方才沿途所見,已經(jīng)顛覆了他們的認知,他們在高句麗可從沒有見過這樣繁華的場景,如今來到大唐,可真是讓他們大開眼界。

  而接下來,他們便要前往大唐皇宮,那里是整個大唐最為尊貴的地方,起碼在他們看來是這樣的。

  而在道路之上,他們也能夠聽到周邊行人議論紛紛,因為大唐精銳進攻高句麗大獲全勝的消息,已經(jīng)迅速向整個大唐各地擴散。

  而在長安城中,依舊有無數(shù)人在議論著這件事情。

  因為他們都是大唐的子民,他們相信大唐經(jīng)歷進攻高句麗大獲全勝也是他們的榮耀。

  他們在這個國家之中,也為這個國家付出努力,他們是這個國家的一份子,都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有百姓正在議論,說道:

  “我大唐精銳所向披靡,橫掃四方,他們現(xiàn)在進攻高句麗,竟然已經(jīng)拿下了遼東城,相信用不了多久,他們就能拿下平壤城的。

  到時候拿下高句麗王來到我長安城,讓為他所犯的錯誤付出代價,這高句麗王不知好歹,真以為我大唐像其他國家那么好欺負,從此以后,看他還敢不敢如此放肆。”

  聽得此人之言,旁邊又是有人說道:

  “沒錯,我大唐是何等強盛的國家,這高句麗憑什么與我大唐相比,他如此肆意妄為,派兵進犯我大唐邊境。

  如果不讓高句麗覆滅,日后其他國家豈不是覺得我大唐好欺負,到時候他們也來侵犯我大唐,豈不是讓人笑話。

  既然現(xiàn)在有機會,那就要一鼓作氣將這高句麗拿下,如此一來,這世間諸國皆知道我大唐的厲害之處?!?p>  經(jīng)過這段時間的議論,如今長安城中百姓已經(jīng)達成了統(tǒng)一認識,如果大唐精銳大獲全勝的消息是真的,那么就絕對不可以半途而廢。

  他們必定要一鼓作氣,拿下整個高句麗才行,否則若是養(yǎng)虎為患,留下高句麗,誰也不知道以后會發(fā)生什么。

  或許這高句麗王就會因為這樣,覺得大唐好欺負,到時候兩面三刀,又該怎么辦?

  與其留下這么多麻煩,不如現(xiàn)在早點解決,反正也不是什么難題。

  聽得大唐百姓的議論,來自高句麗的使者神色大變,他們已經(jīng)察覺到了整個大唐的態(tài)度,對他們高句麗并不友好。

  如今的高句麗已經(jīng)處于絕境之中,面對來勢洶洶的大唐軍隊,他們根本毫無還手之力,先前高建武派去遼東城的大軍,這才一天時間就被大唐精銳殺得潰敗,俘虜不計其數(shù)。

  哪怕高句麗還有數(shù)十萬大軍,可是他們依舊沒有任何把握,這個結(jié)局是令人絕望的。

  到現(xiàn)在,他們來到大唐,想要向李世民求和,可是當(dāng)他們聽到大唐百姓的想法之后,他們也意識到這件事情沒有那么簡單。

  李世民不可能輕易答應(yīng)他們的請求,這些大唐百姓如此義憤填膺,他們對高句麗是深惡痛絕,他們恨不得一鼓作氣,將高句麗覆滅。

  這樣的深仇大恨實屬罕見,而如果一個國家的臣民對高句麗都如此痛恨,他們想要獲得李世民的原諒,根本是希望渺茫。

  甚至沒有任何的機會。

  高句麗使者心中惶恐不安,可是事已至此,他們根本沒有其他的選擇。

  他們是為了高句麗的存亡而來,反正都已經(jīng)到了長安城,無論這件事情有沒有結(jié)果,他們總得去見一見李世民。

  看一看李世民的想法再說。

  哪怕這件事失敗了,他們也得將李世民的回復(fù)帶回去,這便是他們的責(zé)任與義務(wù)。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