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蘇站立船頭,凝望著波瀾壯闊的大海,心中的思緒猶如這眼前大海般紛亂復雜。
既然穿越了,自己接下來該做什么才好呢?
每一天晚上閉上眼睛,他都會夢見一名白發(fā)蒼蒼的老人,孤獨地坐在海岸邊的礁石上,遙望著無邊無際的大海,一天接著一天地等候遠去的親人歸來。
有時候扶蘇已經分不清楚,這究竟只是夢境,還是在海的另一邊每天真實發(fā)生著的事情。
“十年之后,必帶五百子歸,復我大秦河山!”
扶蘇嘆了一口氣,一時熱血沸騰,這話好像說得太大了啊,面對大秦帝國,五百老秦人,十年,真的足夠么?
按照他對后世歷史的理解,徐福東渡到達東瀛九州,并沒有找到長生不老藥,返回恐遭殺身之禍,便長居于此,不再復返,在當地向土著民族教授農耕知識和捕魚、鍛冶、制鹽等技術,傳播秦朝先進文化,促進了社會發(fā)展,深受當地人民敬重,被尊為“司農耕神”和“醫(yī)藥神”。
后世日本佐賀、新宮等地的神社甚至會把徐福作為神來奉祀,每年都要舉行聲勢浩大的祭祀活動。
這么看來,在東瀛列島定居,當個島主似乎也是一件不錯的事情?
現在看來,徐福不敢返秦,未必就是擔心未尋到“不老藥”而受殺身之禍,而是扶蘇也在船隊里。他不能讓趙高李斯之流知道長公子還活著,否則必然被除之而后快。
現如今的大秦帝國正處于春秋鼎盛之際,放眼整個天下,沒有一合之敵。
東瀛在南北朝之前還處于蠻荒狀態(tài),更不論更早的秦朝,現在這里還處在原始社會,不會比美洲印第安人更開化。
高麗比東瀛早開化,還被秦朝揍的叫爸爸,后來也只能一直給中原王朝當小弟,偶爾做做二五仔。
雖然秦朝東征高麗幾經波折,勢力范圍也從未染指過東瀛,那是因為中原王朝壓根看不起這些窮鄉(xiāng)僻壤,或者說沒有需求,不愿浪費人力物力在這些地方。
中原王朝自古以天朝上國自居,地大物博,代表那個時代最先進的生產力,最豐富燦爛的文化,周圍都是些邋遢小弟,經常進貢一堆破爛,為了展示我天朝上國的氣度還要腆著笑臉給他們回禮,簡直跟討飯的乞丐沒區(qū)別。
所以只要不是自己作死,中原王朝都懶得征伐他們。但是如果讓趙高李斯知道扶蘇就在東瀛,情況就完全不一樣,為了斬草除根,你看他們會不會派出大軍壓境?
所以在積攢足夠的力量之前,是不能讓秦朝知道公子扶蘇在這個地方的。
“公子,回屋吧,外面風大?!毙旄⒁患箅┡诜鎏K身上。
扶蘇微笑著緊了緊身上的毛氅,徐福這位老方士一直給予他無微不至的照顧,算得上是一位忠心耿耿的老管家。
“福伯,你說我們還有多久才能靠岸?”在扶蘇后世的理解中,從華夏大陸東邊坐船去東瀛列島,最多也就兩三天時間,但是現在已經在海上飄了一個月。
“公子莫慌,老夫此次出海,在船上備了足夠五百人食用三年的糧食,總能等到靠岸的?!?p> 扶蘇笑笑,也就不說話了。
徐福已經不是第一次出海,經驗還是有的,平底大船經不起風浪,所以他讓船隊一直遠遠地保持著平行海岸線航行。在確認開始的航向是指向北方后,扶蘇就不再說什么。
徐福選擇的東渡路線,可能連他自己都不知道,其實并不算遠洋航行。自中原沿著海岸線一路往北,繞過渤海灣,再沿著朝鮮半島西海岸一路南下,越過對馬海峽,即便是瞎子也能到達東瀛列島。
這樣一來,穩(wěn)妥是穩(wěn)妥,但比起直接橫渡東海,路途遠了不止好幾倍。
但是放在秦朝,你就不能對他們完全看天吃飯的航行能力太過苛刻。即便是后世盛唐,著名的鑒真東渡也是經歷了九死一生,從會稽、南京和泉州什么的地方出發(fā),還被風吹到海南......再漂到日本,簡直不可思議。
順著季風,船隊第一次遠離了海岸線,飄進了對馬海峽,然后就遇到了一個無人島嶼,島嶼上還有著豐富的淡水。
扶蘇依靠自己后世的地理知識判斷,這里應該就是后世的濟州島,此刻還是一個無人島嶼,也就是說離東瀛列島已經不遠。
但是徐福依舊穩(wěn)如老狗,立即讓船隊停泊靠岸,補充淡水。畢竟他不知道九州近在咫尺。雖然船上的糧食足夠吃三年,但是水不夠啊,扶蘇也就聽從了他的意見,主要是在船上憋了一個月,徐福又老是當心他的身體不讓他離開船艙,現在難得可以下船在陸地上走走,自然不能放過機會。
在濟州島??苛艘惶煨菡?,船隊繼續(xù)往南而行,航行了三天三夜,又一片陸地出現在眾人眼前。
“我們到了。”扶蘇看著眼前的陸地海岸線,憑借后世的地理知識,以及陸上的地形地貌植被判斷,這應該就是東瀛九州。
“公子,我們真要上岸么?”徐福顯得憂心忡忡,他嫌航行得不夠遠,在他看來,船上的糧食還有很多,船隊其實可以走得更遠一些。
“不了,我們就在這里下船?!?p> 扶蘇知道,如果船隊繼續(xù)航行,離開了東瀛列島,那就一頭扎進了浩瀚無邊的太平洋,那樣能不能到達美洲還另說,對于這種平底大船能不能經得起太平洋的大風大浪,他絕對持懷疑態(tài)度。
站在船頭放眼望去,眼前森林幽深、江河匯海,周圍皆是低矮丘陵之地,無論是營建住所,還是開墾農田,都是再好不過的地方。
說真的,徐福也心動了,這真的是一處宜居之地,他的擔憂只是來至于這里會不會離大秦太近?擔憂扶蘇的安危。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我們即便走到天涯海角又有何用?。扶蘇為打消徐福的疑慮,說道,“終歸有一天,我們還是要回去的……那就不能離家太遠了?!?p> 聽得公子這樣說,徐福心中一股暖意涌上心頭,終于也咬咬牙下定了決心。
“好!”
“公子有令!所有人收拾東西,準備下船!”
船桅瞭望臺上的傳令兵揮動手中旗幟,在船隊之間傳遞扶蘇的諭令,船只靠岸,舷橋放下,全副武裝的斥候騎著戰(zhàn)馬率先下船。
十匹戰(zhàn)馬,兩人一組,十名斥候身穿皮甲,腰配青銅劍,馬鞍后還掛著一把強弩,分東、南、北以及東南、東北五個方面,成扇形疾馳而去。
扶蘇心里其實也沒底,他不確認在秦朝,這個地方到底是不是無主之地?如果不是,當地的土著文明又發(fā)展到何種階段?會不會有食人族存在?
為穩(wěn)妥起見,還是讓武裝斥候先巡一遍登陸點比較保險。
但是扶蘇沒有讓斥候深入陸地太遠,這五百老秦人現在是他的寶貝疙瘩,少一個都會讓他心疼得不得了。
不到一炷香的時間,斥候們就全部折返,巡了五里地,除了發(fā)現一些鳥獸足跡,并無人煙。
扶蘇現在并不想深入內陸,即便沒有食人族,但是現在這個時代密林中多洪荒巨獸,危險一點也不比野人低?,F階段只要保證登陸點安全就可以了,日后再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慢慢探索內陸世界。
時值農歷八月初八,中原北地已開始入秋,同緯度的九州屬于海洋性氣候,未見寒涼,海風依舊溫暖,但現在是臺風的多發(fā)季,一直呆在海上極不安全,扶蘇命令除留下一部分必要的人值守船只外,全體人員下船上岸。
登陸點位于九州島一處海灣,一邊是伸出海洋的小半島,一邊是一條東西流向的清澈大河,遠處是低山丘陵,在丘陵前形成這一片扇形沖積平原,大河從中間將沖積平原分成南北兩塊。
扶蘇抓起一把河灣地的土壤捏碎,土質發(fā)黑,夾雜著很多腐殖質,適合耕種,這里很適合作為定居點。
現在他們的依仗就是那五艘平底大船,物資都在上面,所以定居點靠近海邊非常重要,否則在缺乏運輸工具的前提下,搬運物資耗時耗力,得不償失。
大河南岸平原面積比北岸要小很多,但是南岸向海灣處延伸出的小半島,形成了一個天然的避風港,很適合停泊船只,而且旁邊就是一條大河,水源就不成問題。
雖說是大河,但是入海河口段也只有五十米寬,與中原大地動輒幾百上千米寬的江河相比,這只能算小江小溪。
扶蘇其實知道放眼整個東瀛列島,也沒有什么像樣的大河,所以即便營地依河而建,也完全不用擔心汛期河水泛濫淹沒營地的問題。
扶蘇和徐福在幾位護衛(wèi)的陪同下登上了河灣一處低矮的丘陵,放眼望去,白色的沙灘,碧綠的草地,低矮的丘陵一直綿延開去。
遠方丘陵線的山腳下,幾只林木間的小精靈探頭探腦緊張而好奇地窺視著河灣處遠道而來的陌生人。
雖然地上的雜草遮掩了它們大半個身子,但是扶蘇還是從那特色分明的樹杈狀犄角分辨出那是一群梅花鹿。
據說遇見梅花鹿代表著有好運氣,很多雕刻、首飾、翡翠都會將梅花鹿作為吉祥的象征。
“以后這個地方就叫‘鹿兒島’?!狈鎏K指著腳下的河灣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