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盛唐:帝國的崛起

第十二章 疑惑

盛唐:帝國的崛起 幽靈的輕語 2067 2021-08-09 17:50:31

  方尋既然提出了反守為攻,化被動為主動,那他肯定已經(jīng)想到了進攻的辦法。

  只要有床弩,反客為主不是沒有可能。

  唐朝時期的床弩威力并沒多大,不過只要進行一下改裝,其威力絕對不容小覷。

  很多人都覺得宋朝弱,其實并不是,而是當時的蒙古軍確實很猛。

  畢竟是一支可以橫掃半個地球的部隊,其兇猛程度可想而知。

  可就是面對這樣的草原狼軍,已經(jīng)腐朽不堪的宋朝還能堅守四十五年之久。

  其中的原因除了那些悍不畏死的將士外,宋朝的軍械也是功不可沒的。

  床弩就是其中之一。

  宋朝床弩中的八牛弩,其威力堪稱古代般的狙擊槍,射程高達七百步以上,最高能到一千步以上!

  何為八牛弩?

  就是在一個床架上安裝三把巨弓,然后用牽引繩連接,以絞軸上弦。

  正因為上弦費力,需要八名身材魁梧的士兵同時扳動絞架,所以才取名八牛弩。

  如果把八牛弩再進行一次改裝,在他的床架上安裝一個和諸葛連弩類似的箭盒,從而實現(xiàn)連射。

  然后再把牽引繩連接到一個動滑輪組,從而降低上弦所要花費的力氣,那威力絕對呈數(shù)倍上升。

  試想一下,一米多長,兩指多寬的標槍如同弓箭一樣鋪天蓋地的從幾百步開外朝著敵軍射去,這會是怎樣一種火力壓制?

  結(jié)果也是和方尋預(yù)想的一樣,當十臺滑輪連射床弩擺在城門前,同時發(fā)動后,敵軍瞬間死傷慘重。

  敵軍別說繼續(xù)進攻了,甚至有些跑得慢一點的,都會被一槍兩三命!

  可結(jié)果又出乎方尋的意料,在敵軍被逼回城內(nèi)時,馮智戴并沒有撤軍,而是命士兵冒死過岸。

  當兩架投石車運送到北侖河對岸時,隨著馮智戴的一聲令下,燃燒瓶就像是不花錢一樣,滿天花雨般被投石車拋進了敵方城池——芒城。

  一時間火光四起,哭嚎聲震耳欲聾。

  “痛快!”

  馮智戴把手中的佩劍狠狠的刺在地上,猙獰的盯著被焚燒的城池吼道。

  芒城的建筑大多是木質(zhì)結(jié)構(gòu),所以用不了多久就會變成一堆廢墟,城中的百姓雖然不舍,卻也只能棄城而逃了。

  兩軍交戰(zhàn),適時的鼓舞士氣尤為重要,所以馮智戴當即下令,晚上每名士兵都有一壺酒和半斤竹羆肉!

  這?

  如此對待國寶,他們就不怕被槍斃嗎!

  方尋謝絕了馮智戴參加慶功宴的邀請,反而向?qū)Ψ教岢隽巳ダ畏刻揭暯裉旃コ亲降降臄硣鴮㈩I(lǐng)。

  馮智戴雖然不知道方尋為什么提出這要求,不過還是同意了。

  得到了批準,方尋就備了一些飯菜和酒水來到了牢房,向牢頭出示馮智戴給的玉佩并說明了來意,對方便把方尋帶到了牢房盡頭。

  牢頭指著石屋里面被鐵鏈鎖著的虬髯中年道:“這人便是安南鎮(zhèn)邊將軍,黎金友?!?p>  方尋點了點頭:“開門?!?p>  門開后,方尋徑直走到了黎金友面前,把酒菜從竹籃里拿出,并倒?jié)M了兩杯。

  方尋舉起一杯并做了個手勢:“黎將軍,請!”說完就把杯中的美酒一飲而盡。

  黎金友看著眼前這名十四五歲,手無寸鐵的少年,一時間竟有些疑惑了:“你就不怕我殺了你?”

  他現(xiàn)在雖然被鎖著,但并不是完全被限制了行動,只要他想,瞬息之間就能用鎖住他的鐵鏈勒住對方的脖子。

  方尋又倒了一杯,笑道:“不怕?!?p>  黎金友皺了皺眉頭:“怎么,你以為本將軍做不到?”

  “當然不是?!狈綄ふ?“如果你想,彈指間就能殺了我?!?p>  “不過你如果殺了我,我敢保證,安南必將亡國?!?p>  黎金友:“你的身份很尊貴?”

  方尋搖了搖頭:“不,我只是一個小小的里宰罷了?!?p>  黎金友眉頭跳了跳,顯然是有些吃驚了:“小小年紀就能成為里宰,很不錯了,所以這就是你的底氣么?”

  方尋再次搖頭:“當然不是?!?p>  黎金友:“那又是為何?”

  方尋:“因為現(xiàn)我知道,你們安南是被人利用了。”

  黎金友:“利用?”

  方尋把杯中的酒再次飲盡,然后說出了心中的猜測。

  這場戰(zhàn)爭從一開始,方尋就看不透。

  到底為何而打?

  雖然這個平行世界的大唐國力有些弱,安南也一直想要入侵大唐。

  而且在經(jīng)過安南現(xiàn)任和前任君主的櫛風(fēng)沐雨、朝乾夕惕之下,安南的國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甚至有可能是安南有史以來最強的朝代也說不定。

  但現(xiàn)在根本就不是時候發(fā)動戰(zhàn)爭,因為兩國實力相差太大了。

  如果沒有方尋發(fā)明的復(fù)合弓和燃燒彈,興許安南還能占領(lǐng)百越西部。

  屆時因為地理位置的原因,大唐朝廷可能也沒辦法在短時間內(nèi)收復(fù)失地。

  這樣的話就算做出一些犧牲,換取百越半個郡,這也不是不可以。

  可是現(xiàn)在對方面在明知毫無勝算的情況下,還飛蛾撲火般的殺過來,這根本就不符合常理。

  所以導(dǎo)致安南自殺式進攻的原因,不在乎三種可能。

  一,有人暗中挑起了兩國矛盾。

  二,有人對安南承諾了什么,讓對方向大唐發(fā)起戰(zhàn)爭,不管戰(zhàn)爭成敗與否,最后都會給與安南一定的好處。

  最后一個可能性最大,同時也是方尋最不愿意看到的,那就是包括安南在內(nèi)的幾個周邊國結(jié)成了同盟。

  方尋有此懷疑,就是因為朝廷那邊一直沒有派兵增援。

  雖說方尋制作了幾個退敵軍械,但以一個郡的兵力去抵御一個國家的入侵,這明顯是不可能的。

  然而不管是哪個原因,安南都是被人利用了。

  因為就算方尋沒有出現(xiàn),那幾個國家聯(lián)盟也做不到一舉鏟平大唐,最大的可能也就是逼迫大唐割地賠款罷了。

  如果真到這一步,受此屈辱的大唐肯定會臥薪嘗膽,待日后一雪前恥。

  就地理位置考慮,屆時第一個報復(fù)的對象肯定是安南。

  到了那時,當初的聯(lián)盟還會不會出兵增援安南?

  可能性極低,因為強盜的友誼都是脆弱的。

  黎金友盯著方尋半晌,終于嘆了口氣:“怪不得你年紀輕輕就成為了里宰,確實有點本事?!?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