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起天堂地獄,一念轉地獄天堂。
我活了十幾年,至今2025年快二十歲了。如果我能活到一百歲,我的人生至今已經(jīng)過去了五分之一。
其中,剛出生的幾年,我沒有對世界的認識,沒有自我意識。雖然嬰兒時期的我能動,但對于我的主觀意識來說,我并不算活著。
當我有了主觀意識,我才算真正的活著。從五六歲之后,我算是擁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識。到如今,我的自我意識已經(jīng)相對完善。
……
由此,引出我的疑問,我活了個什么?
我活在喜怒哀樂之中。我還記得,我第一次去恨一個人,恨是那么的純粹。
現(xiàn)在,我連恨一個人的力量都沒有了。
連我的恨都不純粹了,為什么會這樣?我很難形容這種感覺。舉個例子,當我只有一個表的時候我能清楚的知道時間。當我有兩個表的時候(兩個表的時間不同),我將永遠也無法清楚的知道時間。
當我過去恨一個人時,我還知道我為什么要恨!現(xiàn)在,一個人做出讓我感覺惡心的行為,我倒覺得有些迷惘了。我該恨他嗎?我該憤怒嗎?憤怒了又有什么用?
……
矛盾的思想,讓我不得解脫。如果我的心中只有單一的樸素的價值觀。那么對就是對,錯就是錯。
我覺得世間萬物都可以用一個規(guī)范來描述,唯有“理”這一物最不講“理”。
關于“道理”的爭論,是沒有窮盡的,沒有盡頭的。
……
或許是因為我看了太多的《老子和莊子》,里面記錄了一些故事,傳遞著道家思想。
其中就有道家對是非曲直“理”的追問。什么是對?什么是錯?
圣人創(chuàng)造法律制度,本想造福人類社會。卻成為束縛人們工具,暴君維護統(tǒng)治的手段。圣人到底是害了天下,還是有利于天下?
道家認為,圣人有害于天下。因為有了圣人,人們追求智巧。智巧是一切禍亂的根源。這一切背離了人的本性。
……
我不能否認,我在思考一切的根源。就是在追求智巧。有了過人的智慧,卻不使用。有智慧,卻不追求智巧。這算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而我過去十幾年,活在因為外物感到喜怒哀樂的境地。這不可悲嗎?
可是現(xiàn)在,我依舊脫離不了被外物所困的心境。
……
即使明白一切,我已經(jīng)認命。服從天意的安排。
但我依舊活在物質(zhì)的世界,不吃飯就要餓死。
我要追求食物、住所,滿足基礎的需求,我還要追求心靈的寧靜。
欲望永遠無法填滿。當那一天,人停止了對欲望的追求。要么是人死了,要么是心死了。
心不死,戰(zhàn)斗不止,禍亂不停。
世間種種因人而起的禍亂,都是因人心中的欲念而起。
所以說,“一念起天堂地獄,一念轉地獄天堂。”
我活在喜怒哀樂的執(zhí)念、欲念當中,虛度了太多光陰。卻又不能走岀來,雖然可悲,但又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