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文斗
“果然年少輕狂?!迸坌闹邢胫?,不過她一點不討厭這種性格,誰無少年時,說幾句大話怎么了。
她也覺得用羊脂美玉做一支劍鞘有些離譜,覺得李白可能來時喝了酒,說的胡話。
“此劍乃上古神器,殺伐無匹,創(chuàng)世神明曾以它披荊斬棘,在這片不毛之地上斬殺強(qiáng)敵,創(chuàng)下輝煌文明,今日,朕將它賜予你,望你執(zhí)帝國之劍,好好用它,守護(hù)帝國的榮光!”
女帝霸道的聲音響徹大殿,李白手中的‘破軍’引去無數(shù)道艷羨的目光,他們雖不明白這樣的絕世神劍,在李白手中意味著什么價值。
但是,應(yīng)該很值錢吧?
至此,林小強(qiáng)的心才稍稍放回肚子里,不管過程有多波折,結(jié)果總算不錯,并且女帝還賜予李白寶劍,這待遇比起來,好像比自己還要好一點。
原本,林小強(qiáng)以為李白來覲見女帝,不過是女帝考考他的文采,然后再賜個官,皆大歡喜。
誰知這個女人,她不按套路出牌,一副想搞個大事出來的樣子,有點嚇人。
李白對于武則天這種打一頓給塊糖吃的做法,有些不感冒。
但是又毫無辦法,誰叫自己打不過她。
而且,她給的實在是太貴重了,無法拒絕。
“臣領(lǐng)旨?!崩畎壮謩π卸Y,
大臣中有些人心思各異,今天女帝借李白覲見的機(jī)會,給眾人透露的信息有點多,這算是敲山震虎了,李白和林小強(qiáng)這兩位在長安城炙手可熱的少年加入女帝,武則天的勢力就更加見長,對一些人的依賴也會逐步減小。
他們甚至不知道,他們將會有一場更大的災(zāi)難來臨。
楊玉環(huán)眼中異彩連連,這少年好強(qiáng)啊,阿姨的少女心又動了!
不僅詩寫得好,還能和女帝比比力量,大有可為,好樣的。
“李太白,小強(qiáng)可是極為推崇你的詩才,這里這么多帝國的肱骨之臣,你何不展示一番?!迸郯踩混o坐,注視著李白,‘肱骨之臣’幾字咬得特別重,令心懷鬼胎的一些人心中凜然。
臺下一只玉手舉到頭頂,“我也極為推崇?!?p> 眾人向聲音看過去,原來是楊玉環(huán),一雙美目閃爍著別樣的光彩,看著她一副支持偶像的‘迷妹’樣子,心下了然,美女愛英雄啊。
年長一些的倒還能保持本心,無動于衷,一些年輕的官吏,此時見到長安城大名鼎鼎的美人楊玉環(huán)竟然對李白這么推崇,心中極不是滋味。
一個翰林苑學(xué)士站出來,冷笑道:“俗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今日我陳子文到要和‘詩仙’比劃比劃?!?p> 這陳子文曾是外地來的考生,不是長安人,因為聽過一場楊玉環(huán)的演奏,心中對她一直念念不忘,考試時下筆更是如有神助,在無數(shù)學(xué)子中脫穎而出,入得翰林苑,本想著等自己有所作為時,再向要向楊玉環(huán)表白心跡。
沒想到,李白如天神下凡一般,在長安城中如同彗星一般崛起。
陳子文是看出來了,這李白,今天是要和自己搶‘老婆’!
是可忍孰不可忍!
他走到李白面前,虎視眈眈地盯著李白道:“出筆吧!”
長安城這種‘文斗’不在少數(shù),甚至還有專門用于‘文斗’的‘曲池坊’,曲水流觴,爭文斗艷,無數(shù)人在‘曲池坊’揚(yáng)名立萬,陳子文就是那里的???。
可惜,令無數(shù)士子惋惜的是,名震長安的詩仙李白卻從不屑于參加這樣的比賽。
陳子文眼中燃燒著熊熊火焰,他讀過李白的詩,也佩服其文采,但是要和他‘搶老婆’,他卻不答應(yīng)。
而且他相信并非每個人寫的每一首詩都會令人驚艷,而且還是‘文斗’這種即興創(chuàng)作。
作為曲池坊的‘老斗士’,陳子文相信自己的戰(zhàn)斗經(jīng)驗,一會兒自己就提議,以楊玉環(huán)為題,為美人作詩,既能揚(yáng)名又可討得美人歡心,簡直一舉兩得!
而自己還曾悄悄為楊玉環(huán)寫過幾首詩,頗為自得,這幾首詩還沒有人知道過,等一會兒完全可以拿出來應(yīng)急,而李白的詩被人廣為傳頌,他不可能像自己一樣作假,這樣一來,自己不是穩(wěn)操勝券?
哎呀,我真是個大聰明!
陳子文心中喜滋滋的,想一想自己今天能在詩才上戰(zhàn)勝李白,就忍不住渾身都有些顫栗起來。
陳子文對李白的挑釁,女帝并未阻止,讀書人之間的這種‘文斗’在長安城很常見,而且她今天讓這么多‘文臣’站在這里,用意很明顯。
不過可惜的是,竟然只有一個愣頭青跳出來,其他人卻穩(wěn)如老狗。
一位胡須花白,身子骨卻很硬朗的老者微笑著向御座上的武則天拱手道:“年輕人就該有這樣的熱血和勇氣,還請陛下準(zhǔn)許年輕人們,也向‘詩仙’討教討教?!?p> 武則天點頭準(zhǔn)許,這小老兒平時對自己陰奉陽違,這時候跳出來的用意再明顯不過,又想在這種軟實力上戰(zhàn)勝自己?
那么,李白這次的‘文斗’就算是他加入自己的投名狀了,就讓朕拭目以待。
老者在人群中連連點了幾個年輕人,正是廢太子之子李信一系的豪門望族中的人。
女帝既然收了李白,那這一場李白與他點的這幾位年輕官吏的‘文斗’其意義就變得不一樣起來,他們一直通過這種方式和女帝已經(jīng)較量過無數(shù)次,而且女帝武則天還拿他們沒有太大辦法,讓他們掌握了不少話語權(quán)。
至于李白的詩才,他也清楚,不過他的想法卻和陳子文一樣,而且自己這邊的人多,說不準(zhǔn)就能出一篇佳作也不一定,勝負(fù)猶未可知。
可是他這一番指點,卻頓時引起人群中一陣陣哀求聲。
一少年郎頓時變了臉色,自己幾斤幾兩心中有數(shù),他這官兒是通過家族里的關(guān)系得來的,可不是考的,當(dāng)著陛下的面出丑可咋整,趕緊道:“蘇宰輔,您可饒過我們吧,我們豈可與‘詩仙’相比呀!”
很顯然,他還不知道自己已經(jīng)被蘇宰輔當(dāng)?shù)妒沽恕?p> “我現(xiàn)在認(rèn)輸來得及嗎?”另一位年輕人見有人帶頭,趕緊雙手舉過頭頂應(yīng)和道。
“……”
在一群人丟盔棄甲,要不戰(zhàn)而逃時,一個少年卻作壁上觀,很是冷靜。
蘇宰輔欣慰地點點頭,借機(jī)教訓(xùn)道:“你們看看人家蘇烈,再看看你們自己,成何體統(tǒng),像什么樣子!”
他這話不說還好,這一說,幾個年輕人的叫苦聲更加急了。
“蘇宰輔,人家蘇烈可是頭名狀元郎啊,我們怎么比,比不起比不起?!?p> “這老家伙,不就是你兒子么,有什么好得瑟的,趁機(jī)打我們的臉?”有人也心中不爽,嘀咕道。
雖然他們都在暗地里支持李信,可有時候也會有利益之爭,借機(jī)打壓別人這種事情,簡直不要太熟練。
這種當(dāng)眾出丑的事,可沒人愿意做。
“誰?是誰口出狂言?”蘇宰輔沒聽清是誰說的,但是很生氣,在朝堂之上,他一直在撇清自己和蘇烈的關(guān)系,就是為了防止有人嚼舌根子。
女帝皺了皺眉,喝道:“吵什么吵,閉嘴!”
下面亂糟糟的場面一下子變得鴉雀無聲起來。
武則天看著淡定的李白道:“李白,你可敢應(yīng)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