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讀了幾本書,感覺自己看書的速度提上來了,然后就想起以前上學(xué)的時候看書很慢,一個字一個字的看過去,一本幾百頁的小說能看兩個月,但是很喜歡看書過程中那種沉浸于自己的感覺,還有看完了以后做總結(jié),其實每一本書到最后我也只能記住一個部分。
像小時候風(fēng)靡盛行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主人公的名字都已經(jīng)忘記了,就記得他好像參軍了,殘廢了后來又寫書去了。那本插圖式《愛的教育》不全,是一個故事一個故事的,當(dāng)時也沒看懂,獨理解為寫友情,好多年以后知道有一本《愛的教育》是裴斯泰洛齊的出名作,猜著應(yīng)該是同一本。
再有點印象的就是上初中的時候第一次在學(xué)校看小說,那本小說叫《若即若離》,字已經(jīng)不知道是不是這個字了,只是隱約記得那個女主叫囡囡,是個古代言情小說,那本書后來奠定了我喜歡古代文學(xué)的基礎(chǔ)。猶記得當(dāng)時那個女同學(xué)說不讓在看書的時候擤鼻涕。對待自己的東西確實很在意,就算我也是一樣,去年還是前年我稱興買了兩本《百妖譜》,看得悠哉樂哉,看完后過了兩個月,大玉借走和他同學(xué)看,過了小半年才送回來,期間我還問了兩回。
高中時候看書的時間也成為了很奢侈的事情,那時候某個下午的最后一節(jié)課班里集體去閱讀室看書,還不是每天都有,當(dāng)時不想看整本書,因為心里老記掛著后來到底是怎么發(fā)展的,就專挑什么什么文摘文刊看,尤其是里面的笑話,看的不亦樂乎??赡墚?dāng)時就顯示出了喜歡喜劇的苗頭。我當(dāng)時上小學(xué)的時候是六三制,也不管現(xiàn)在是五四還是六三,總歸是九年義務(wù)。六年級的時候看漫畫的旋風(fēng)刮了起來,《阿衰》和大臉妹的相愛相殺,讓我在小學(xué)最后歡樂的時光中有了更深的記憶。
好不容易高中坎坎坷坷的過來了,期間也沒看什么雜七雜八的書,倒是聽說了不少班里男孩子在看什么《壞蛋是怎樣煉成的》,其實只記得什么是怎樣煉成的,還有它很厚,因為那本書被班主任搜出來的時候我還驚訝于它的厚度,快抵得上三本數(shù)學(xué)課本了。上了大學(xué)除了專業(yè),平時都會去圖書館找書看,那是我很開心的一段時光。
我在那所只有圖書館能撐起門面的學(xué)校里,看了很多外國文學(xué),其中第一本也是最喜歡的一本是描寫日本武士道的《宮本武藏》,他更像是人物立傳,寫書的人是誰我就沒記住過,但是宮本武藏很吸引我,后來王者榮耀開黑我還仔細看過宮本武藏的技能。回憶《宮本武藏》那本書,我從里面知道了別人的東西是別人的,你要拿過來用需要消化,但是從消化的過程中可以再改變,變成獨屬于自己的東西,既能克敵制勝,又能提升自己武力值??偨Y(jié)下來其實就是技能的“去其糟粕,取其精華”,這個理論當(dāng)時也只是知道,多年以后才真的有事件教你到底怎么樣去糟粕取精華,這可不是某大牌精華液那樣,放在那兒等你抹?!秾m本武藏》當(dāng)中描寫情愛的沒有那么多,感覺跟濟公一樣,能渡眾生卻渡不了你一人。相反,寫了很多日本江戶時代的領(lǐng)袖,放在現(xiàn)在的拍成影視劇的話,又有不少人會磕CP。
工作了以后看書也是一段時間一段時間的,剛開始看專業(yè)的多,后來又看了《月亮和六便士》,沒看懂,《挪威的森林》送朋友的生日禮物,第二天又給自己買了一本,看得津津樂道,后來又看了《傲慢與偏見》,那是我在新華書店蹭著看的,周末不上班的時候,我有很大一部分時間去新華書店看書,那里大人小孩老人都有,只不過有坐位的地方需要消費,大部分人還是在過道里看,我就是其中之一。
《傲慢與偏見》很神奇。剛開始看的時候,我不喜歡那個女主角,很勢利的感覺,后來那個男主角出來的時候也不怎么喜歡,就是這兩個我都不怎么喜歡的人經(jīng)歷了很多很多以后在一起了,看完以后就覺得應(yīng)該在一起,不在一起天理不容。但是書里有一部分是我最喜歡的,女主駕著馬車帶著老人孩子還有一懷孕的逃亡,那個男主沒幫忙,都是女主自己上,看到女主后來因為手糙了傷心不已,我還暗自竊喜?,F(xiàn)在我的手有點干,我都想把護手霜都涂上。
可能我認為《傲慢與偏見》神奇的點在于他們是勢均力敵的愛情吧,看完以后馬上黑轉(zhuǎn)粉,成為我書庫里排名前三的一本。
最近還看了楊絳的《我們?nèi)峰X鐘書楊絳錢媛三人的生活。阿富汗的《追風(fēng)箏的人》,追的哪兒是風(fēng)箏,是自己。還有林清玄的《世界因你而溫柔》,茶道,禪修。最近還迷上了聽評書,尤其是郭德綱的評書,他講的狐貍也好,三國,水滸,我都愛聽,就是“聽事兒”。
——《我的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