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游戲

塔防戰(zhàn)略

102 載具6

塔防戰(zhàn)略 酒杯中的胖子 2358 2021-01-20 18:01:50

  章魚剛剛打了一場勝仗,自己卻陷入疑惑中。

  布防地點不是隨意決定的。

  補給站西南偏西方向,是星碎巢穴,角度再偏西一些三百多公里外,是獸靈巢穴,北側(cè)不到六十公里,則是那個未知的深海巢穴。

  如果三個巢穴都出力,這里就是四戰(zhàn)之地,攻擊獸靈前要用星碎來練手,也是為了消除一項隱患。

  實際在兩個女駕駛員看不到的地方,章魚部署了很多力量在群島北側(cè),比如寄生蟲和大量的標槍。

  標槍的續(xù)航里程不夠,這一群標槍,都是靠著滾裝船直接運輸和深潛者反向充電一點點送過去的。

  沒別的用,就為了戰(zhàn)斗期間一旦北側(cè)深海巢穴出怪,給所有部隊撤離爭取點時間。只要怪出來,就能知道是什么,并且至少能利用標槍們的犧牲,確認一兩個技能。

  結(jié)果整個過程,深海巢穴一丁點動靜都沒有,讓他有點迷。

  莫非真是個空巢?

  水下三千米,想鉆進去看一看都做不到。

  深潛者都跟不上需求,去哪找個能在水下三千米作戰(zhàn)的東東呢?

  去論壇搜索一圈無果,事情只能暫且放下,包括補給站。

  補給站所在的位置,有力量那叫戰(zhàn)略要地,力量不足就是毒藥。

  之前行動拿星碎練手期間,家里遭到日常攻擊,就有些捉襟見肘,要不是大炮夠多搞不好崩了,現(xiàn)在其實沒有條件拿出一支能擊敗二級小怪獸的部隊常駐在補給站。

  尤其是常駐時,還要考慮輪換、機甲維護等情況,實際部隊規(guī)模要比作戰(zhàn)部隊還要大一些。

  現(xiàn)在補給站總投入不到五千礦,暫時放棄也不是特別艱難的決定,畢竟剛剛過去的戰(zhàn)斗,僅僅戰(zhàn)斗與機甲損耗就不止這個數(shù)了。

  本次戰(zhàn)斗,共損失圣女四臺,動用了一次軌道武器“天權(quán)”,也是這次動用天基武器,打死了一只總是分不開的獸靈,彈藥、燃料總制造成本過兩千,如果再算上滾裝船也屬于一次性的投入,以及后續(xù)的機甲維修,一戰(zhàn)就干掉快七千礦。

  好在現(xiàn)在礦石收入不錯,不然得一兩天才能緩過氣來。

  戰(zhàn)斗后期,章魚最終還是決定留下獸靈巢穴,沒有給它直接炸了。

  原因有兩個。

  第一,獸靈在海上真的有點弱,巢穴與主基地超過五百公里直線距離,它下水后一點攻擊能力都沒有,有著充分的防御縱深陪它們玩。

  第二是重點,這次八只獸靈,只拿到一個樣本。

  二級小怪獸樣本出二段效果的幾率比較大,獸靈的親戚巴斯也有二段,或許能用地蛟與星碎的情況類比,所以在手上這顆沒解析之前,還是沒舍得把獸靈巢穴毀了。

  在大海中間,一旦滅了這個獸靈巢穴,半徑兩千公里只怕都找不到第二個了。

  這個決策肯定有風險,但二級二段的小怪獸樣本吸引力太大,些許風險值得一試。

  章魚打算后面一段時間,每天去一次星碎巢穴,保證這個巢穴不會有超過兩只星碎,獸靈巢穴太遠,不知道能不能追擊五百公里到基地門口來,要等基地緩過氣才能試驗。

  現(xiàn)在最重要的事,是把八級平臺整出來。

  在補給站完成部署后,新增的一套人工太陽已經(jīng)開始挖槽,于72天凌晨完成。

  相關(guān)規(guī)劃章魚已經(jīng)弄好,直接開建超級露天加工設(shè)施及其配套的硬化地面。

  地面硬化暫且鋪設(shè)二十萬平米,因為地形和自定義的承重等級,這二十萬平米又要接近兩萬礦石。

  整套設(shè)施,成本比經(jīng)過兩次建設(shè)的綜合機庫還多點。

  另外這兩天時間,建造平臺所需的科技也完成了,

  “載具學6級

  解鎖空天運輸機‘嫦娥’

  解鎖后勤機甲‘祝融’

  解鎖支援機甲‘阿爾忒彌斯’(遠火3)

  遠火3

  新炮塔:中子軌道炮、彈道導(dǎo)彈(巧克力垂直發(fā)射系統(tǒng))、增程型強磁強子炮。

  新設(shè)施:輕裝備彈道發(fā)射裝置”

  包括7級基地解鎖的多用途機甲大彗星、普通戰(zhàn)斗機甲雷場,載具6開啟后已經(jīng)湊齊多用途、后勤、普通、支援四大類的聚變能源機甲。

  其中祝融也是迄今為止,第二款后勤機甲。

  八級出后勤機甲讓章魚有些意外,這玩意科技等級這么高嗎?

  建筑頁面看了下,又把聯(lián)合管控總局地勤機甲大隊的上尉官員叫來了解,原來跟之前的后勤機甲大理石定位不一樣。

  大理石是干苦力活的,在機甲改裝中定位也是苦力。

  祝融則是精工機甲,它有六條機械臂,可獨立完成從零開始的機甲組裝與零件焊接!

  意思是駕駛祝融,機甲改造就可完全拋棄手工操作的部分了。手工變成機操,在提高武器系統(tǒng)命中率之外,還會直接在零部件屬性里提供一個額外的穩(wěn)定值,在機甲遭受爆炸、動能穿透時,降低零部件故障率,算是解決了改裝機甲的一個痛點。

  當然,要拿到駕駛證,哪怕是后勤機甲難度也低不了,六條機械臂呢。

  這個東西以后應(yīng)該挺有用的,暫時先安排六臺,不夠再說。

  支援機甲阿爾忒彌斯,是與遠火3聯(lián)合解鎖的機甲,主科技上一臺支援機甲,還是五級的烈火,從出現(xiàn)頻率可以看出支援機甲在軍方裝備序列里型號很少,不過型號少和裝備量沒有直接關(guān)系,且不討論。

  阿爾忒彌斯是一臺戰(zhàn)斗全重能達到240噸的六足重型機甲,造型疑似參考了蜘蛛娘,與五級的怪獸單位蓋亞一樣,也是雙引擎(7級冷聚變引擎),仔細一想,好像還是主科技唯一的一種雙引擎單位。

  自帶主武器是遠火三的中子軌道炮一門、增程型強磁強子炮兩門,近防武器為兩門加速電磁機炮,口徑與威力都和最爛的電磁機炮一樣,但它的射速是每分鐘5000發(fā),一門頂五門。

  之前的支援機甲,使用電漿炮作為曲射武器,阿爾忒彌斯的曲射武器就是增程型強磁強子炮,早前介紹過,強子炮拖著尾巴的光球自帶微弱的彈道修正能力,這門遠火3的重炮增大了彈道扭曲率,能打出類似曲射武器并有追蹤效果的彈道,非常神奇。

  看了眼幾種遠火炮炮塔的耗電情況,覺得還是有必要弄一支支援機甲大隊,不過現(xiàn)在還在為平臺單位做準備,得往后放一放。

  遠火3還另外解鎖了個新鮮玩具,輕裝備彈道發(fā)射裝置。

  這東西類似于彈道導(dǎo)彈發(fā)射井,但它發(fā)射的不是導(dǎo)彈,而是裝備,一枚可以投送最多十二具動力裝甲至目標地,最大投送距離為三千公里。

  對了,里面不能裝人,會死。

  除了動力裝甲,它還能投送很多輕裝備,例如4級的偵察無人機、標槍、鋼珠等,能投送的最重單位,是彈藥車、4級自走炮、陸地機甲,前兩種只能裝兩輛,陸地機甲只能以特殊姿勢裝一輛,但可以在邊角塞一些小補給箱。

  綜合之前的全球戰(zhàn)術(shù)系統(tǒng)、補給系統(tǒng),可以看到八級科技對區(qū)域作戰(zhàn)的能力有大幅增強。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