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xiàn)在是屬于低谷期,無數(shù)次無數(shù)次內(nèi)心都在撕扯著,甚至有一種像老友記第一季第一集Ross那句:“我就好像某人伸手進我的喉嚨,抓住我的小腸,從我的嘴里拉出來,再在我的脖子上打結(jié)?!狈浅P蜗?,甚至這種郁結(jié)于心,影響了我的生活。對什么都是無力感,日日是好日,那是我每天不得不救自己,念咒一樣的向自己施展魔法,可以假裝很高興。
沒有工作其實不重要,因為我最近發(fā)現(xiàn)了,沒有事做才瘋狂。不工作的人很多,但是他們很忙碌,忙著運動,忙著喜好。我,都沒有!孤獨那是因為,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實在沒有人群能一展才華的特長。這時候還自嘲呢?我就是無藥可救!算了,翻一翻句子,或許救我的同時,還能救幾個,當(dāng)然,估計也救不了,因為,我所有的網(wǎng)絡(luò)平臺粉絲真是……沒有!I am a loser!
羅翔老師對低谷期的見解:“珍惜你的低谷,你會看到很多真相。時間能渡的都是愿意自渡的人,沒有誰的人生一帆風(fēng)順,低谷期的苦難,就是為了積蓄力量,哪怕是裂縫里透出的光,也要牢牢抓住,然后生出向陽而生的勇氣?!?p> 莫泊桑說過:“生活永遠不可能像你想象得那么好,但也不會像你想象得那么糟?!?p> 《生活在裂隙》:“見的人多了,不同的人在我眼中漸漸分離成不同畫像。我得承認,那些身上自帶穩(wěn)定與秩序感的人是最吸引我的。紛亂的世界與他們無關(guān),他們有穩(wěn)定的日常、穩(wěn)定的愛好、穩(wěn)定的閱讀與穩(wěn)定的價值觀。他們有內(nèi)生的錨,與外在無關(guān)?!?p> 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莊子曰:“鯈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被葑釉唬骸白臃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p> 魯迅:“如果一個人周圍都是垃圾,那么,只有兩個可能,要么這個人是撿垃圾的,要么這個人就是個垃圾。”
楊絳先生認為:“能讓你溫柔的人,肯定是給了你極致的愛。能讓你沉默的人,肯定是給了你極大的傷害。能讓你變暴躁的人,肯定讓你受盡了委屈。慢慢的,你會發(fā)現(xiàn),一個好的伴侶,真的可以減輕一半的人間疾苦。”
《覺醒時代》中李大釗說:“道德是用來束己的,不是來責(zé)人的?!?p> 老子在《道德經(jīng)》里寫:“光而不耀,靜水深流?!币馑季褪?,人在順境時,不必過度炫耀,要低語做人,靜如流水,無論身處什么位置,什么環(huán)境,嘴上不逞強、不炫耀、不狂妄不才能兜住自己的福氣。
《百年孤獨》里的一段話:“比起有人左右情緒的日子,我更喜歡無人問津的時光。獨處讓自己的本心,更自由,更瀟灑。不用周旋于別人的情緒,也不用刻意判斷他人的心思,人終其一生的追求大概就是自由吧。”
余秋雨說過的這句話讓我格局打開:“人的格局一大,就不會在生活瑣碎里沉淪。真正自信的人,總能夠簡單得鏗鏘有力?!?p> 莎士比亞:“一個人思慮太多,就會失去做人的樂趣。”
沈熹微在《在人群中消失的日子》里這樣寫道:“人總要沉下心來過一段寧靜自省的日子,整理自己??椿犛曷勏?,喝不求解渴的茶,吃不求飽的點心,與日?,嵓毠灿幸环N呼吸的節(jié)奏,在自身的情感起伏中積蓄力量,收獲不需要理由的快樂?!?p> 莫言:“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諱的就是個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圓滿了,馬上就要虧厭;樹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馬上就要墜落。凡事總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恒。”
史鐵生《病隙碎筆》:“生命就是這樣一個過程,一個不斷超越自身局限的過程,這就是命運,任何人都是一樣,在這過程中我們遭遇痛苦、超越局限、從而感受幸福。所以一切人都是平等的,我們毫不特殊。”
林清玄曾說:“人生的缺憾,最大的就是和別人比較,和高人比較使我們自卑;和俗人比較,使我們下流;和下人比較,使我們驕滿。外來的比較是我們心靈動蕩不能自在的來源,也使得大部分的人都迷失了自我,障蔽自己心靈原有的氤氳馨香?!?p> 還有很多很多,文學(xué)?讀書?到底好在哪兒,回答不上來。但是這些,會讓我覺得,我現(xiàn)在loser的無病呻吟。我希望,將來的某一天,回看現(xiàn)在,會讓我覺得這段時光真好啊。我用這樣的心情努力的在過著當(dāng)下,哪怕現(xiàn)在,對我來說并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