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匆匆而過,無人打擾的修煉,是枯燥平凡的,半個月悄然過去,唐天回已經(jīng)修煉到了八十級,魂力已然到了境界點,火屬性的魂力愈發(fā)的厚重,再吸收火屬性的魂力,會導(dǎo)致身體魂力失衡,而且這樣短時間的魂力增長,也有些許弊端,如果超過了身體的承受范圍,并用精神力將其壓下的話,一不小心就會魂力亂竄,也就是所謂的走火入魔,導(dǎo)致精神力受到?jīng)_擊,接下來就是水磨功夫了,同時也是煉魂的最佳修煉階段,故而唐天回達到八十級后就將離開火山。
煉魂其實就是修煉靈魂,靈魂與精神力息息相關(guān),將自身的感知和意念與靈魂加以熔煉,讓靈魂更加凝實,做到能用靈魂攻擊,就像精神類武魂一樣,可以化為實質(zhì)。其實唐天回已經(jīng)走了煉魂的第一步了,那就是感知外物和操控外物,能將精神力外放。第二步是靈魂化物,第三步是創(chuàng)造靈魂功法。這些都是唐天回對于自身修煉的策劃,以后的,只能修煉后視情況而定。
對于靈魂的修煉,唐天回目前還沒有足夠的了解。俗話說得好,人為萬物之靈。那么要了解靈魂,就不得不了解各式各樣的人,畢竟每個人都有靈魂,而一些人的靈魂特別的強大,這樣的現(xiàn)象,必然有靈魂之道的影子,對于這方面,唐天回了解得并不多,只是書本上提到的一些粗淺的,比如含努出手,力量會增加,悲憤的情緒會影響到別人,傷心的人,壽命會剪短,開心的人壽命會長一些,還有一些心有不甘的人,明明生機已然消散,卻會延長死亡時間,等等,不勝枚舉,都有靈魂之道的影子,只有親自去了解,并且只有修為到了,才能能力看清其中的本質(zhì),否則就是霧里看花。
既然要去人群中尋找靈魂修煉之法,那么本身就不能太過出眾,否則會影響別人的行為,只有普通才不會引起別人的注意,這樣才更方便行事。
唐天回的的魂力是十分凝實的,不主動施展,別人是很難察覺出唐天回的實力的,還以為唐天回是普通人,除非實力遠遠強于唐天回的,否則像唐天回這種力量不是以魂力存在于身體,而是以基礎(chǔ)物質(zhì)存在于身體的,就更難看清了。而沒有足夠的實力,怎能看出唐天回身體的每一部分,好比肉眼難以看見細胞一樣,并且能看見細胞,也不一定就可以看清細胞內(nèi)的結(jié)構(gòu)一樣。還有唐天回的精神力也不弱,也能做到隱藏和屏蔽別人的感知。其中種種,沒有足夠的實力,深入的研究,也就只能將其歸為尋常了。
靈魂是存在于身體內(nèi)的,要將其凝聚,是很難的,不像魂力,魂力可以被靈魂操控,凝聚成實質(zhì),外界也有魂力凝聚的實物,比如武魂,而武魂跟魂環(huán)的關(guān)系里有一些關(guān)于靈魂的,就比如吸收魂環(huán),就是因為魂獸死亡時的情緒與人建立了關(guān)系,殺死的人才能吸收魂環(huán),而且魂環(huán)里還附帶了魂獸的意志,這東西會沖擊靈魂,而魂環(huán)能讓武魂升級,這就是斗羅大陸的規(guī)則了,武魂吸收了魂環(huán),魂環(huán)并不會消失,并且存在于武魂上,就像樹一樣,一圈一圈的年輪,圈越來越大,樹也越來越大。
唐天回將身體樣貌和膚色也處理一下,這些對于唐天回來說,易如反掌,而唐天回要修煉靈魂,感知也是與靈魂息息相關(guān)的,而唐天回目前也沒有其他方法,那么就從自己知曉的地方下手,而且練習感知,毫無壞處的,故而出了火山,唐天回就將自己的視覺關(guān)閉了,因為五感都與靈魂有關(guān),一樣一樣的適應(yīng),到完全封閉,剩下的就是靈魂了,而唐天回之所以敢這樣嘗試,也是因為煉體已經(jīng)達到了超凡階段,有了安全保障。
唐天回就這樣下山了,行走的方向也是偏向人類居住的地方的,而在森林中,唐天回也沒有去接觸探險的人和獵取魂環(huán)的人,只是單獨的行走,一方面鍛煉自身的五感,一方面也是適應(yīng)這樣的狀態(tài),等進入人類居住地,也能更快的用靈魂感知別人的靈魂,慢慢的,唐天回趕路也越來越快,范圍也越來越大,等到了村、鎮(zhèn)、城這樣的地方,唐天回就尋了一跟木棒,裝起了瞎子,的確也是瞎子,只是唐天回還做不到能感知到別人的樣子,只能感知到大概的模樣,地形、人形,物行,一些細微的,唐天回根本感知不到,故而裝瞎子是最為妥當?shù)?,這些天,唐天回還是有些收獲的,對于一些事物有了相應(yīng)的理解,比如對危險的感知,在星斗大森林中,起先還需要五感中的其他,才能防御魂獸的偷襲,后來慢慢的只需要靈魂的感知,就能判定危險程度和靈魂操控身體進行戰(zhàn)斗,這些都是隱秘進行的,不知行走了多少天,唐天回并沒有去計時,都是一些尋常習慣,累了就休息,也沒有了以前的種種布置,睡夢中,有危險降臨,也能感知到,最初準備的衣服,已經(jīng)破破爛爛,身體膚色已是暗黃。
過了村,進了鎮(zhèn),接下來就是入城。在村和鎮(zhèn)都沒有人管唐天回,也沒有人接觸唐天回,唐天回就憑借著靈魂感知,走大路,往人群多的地方去,城市是唐天回的第一目標。既然已經(jīng)扮成了瞎子乞丐,那么就要做到瞎子乞丐的該有樣子,進入人類居住地后,唐天回的樣子是九至十歲的小孩兒,面黃肌瘦,吃的是樹皮樹根和山水,眼瞎、耳聾、嘴啞,呼吸是人的本能,嗅覺、味覺其實也沒有,故而吃了不少有毒的東西,這也是導(dǎo)致身體表現(xiàn)出面黃肌瘦的原因,這般模樣,也是唐天回控制身體的原因,進入靈魂狀態(tài)的唐天回并沒有讓身體去吸收這些東西,故而在身體上覆蓋了日常攝入的物質(zhì),由于身體是靈魂操控的,可謂是演繹得淋漓精致。
唐天回來到的地方是熾火城,是天斗帝國的天斗山下的地方,與天水城相隔不遠,熾火城也與天水城一樣,城與學院也是有所關(guān)聯(lián)的,唐天回來到熾火城門,并沒有進入城,被城衛(wèi)攔了下來,而城門是人口流動最多的地方,雖然沒有進城,唐天回在城門也能達到目的,故而唐天回在城門不遠的地方尋了一處地方,做好了要飯的準備,一天換一處城門,四處城門都有唐天回的身影,四天一小換,每次離開都是在黑夜,趁著夜色趕路,在第二天到另一座城門。唐天回這樣的選擇也是有原因的,因為城內(nèi)和城外的人,最容易察覺出差異的,與其去城內(nèi),還真不如在城門處遇見的靈魂對比差異大。
這樣一呆就呆了半個月,分別在每個城門呆了三四天,每四天一個輪回,見的人不少,卻沒有多大的收獲,在熾火城呆久了會被人注意到,故而呆了三四天左右就離開了熾火城,繞過了熾火城,唐天回走起了大道,這里有形形色色的人趕路,而唐天回的靈魂感知,也讓他遠離了不少危險,而靈魂也會影響到別人對自己的感知,故而并沒有生命危險,而唐天回也時常將衣服清洗,有些破,但還算干凈,而在唐天回要飯的時候,也會有些收獲,能吃上尋常的食物,遠比趕路的時候,只能吃些瓜果花卉。
這樣的日子一直持續(xù)著,唐天回每天都往人多的地方而去,也往不同的地方而去,都是沒有進城,畢竟都是以貌取人的占了多數(shù),在天斗山這片土地,人并不是很多,遠沒有天斗帝國的帝都的人多,故而每一處城鎮(zhèn),唐天回都只是走走停停,并沒有遇見契機,也沒有遇到有趣的靈魂,不管是魂師和普通人,男人和女人,老人和小孩兒,都沒有出現(xiàn),可能有地域的緣故,故而唐天回準備去一趟帝都,或者一路走一趟武魂殿,這大陸這么大,應(yīng)該能遇到更多有趣的靈魂,一一感知,都記下來,作為積累。
一直走,一直走,唐天回見過的靈魂都是千篇一律,魂師的靈魂會強大一些,是修煉武魂的緣故,沒有超出尋常范圍,而每一個從唐天回的感知內(nèi)走過的靈魂,唐天回都有留意,超出普通人的靈魂,又不是修煉武魂的普通人,唐天回見到的也很少,而超出普通人的靈魂,都是一些年長的人,或者是有學識的人,經(jīng)過大量靈魂的對比,唐天回發(fā)現(xiàn)有思想的人,靈魂要強一些,但這也無法發(fā)現(xiàn)端倪,而有情緒的人,唐天回也遇到過,他們的靈魂并不會因此而增長,還是原來的樣子,一籌莫展,而經(jīng)過長時間的靈魂感知,唐天回對于外界的事物,已經(jīng)走了大致的模樣,雖不甚清晰,但也能分辨出些許模樣,從而確定,靈魂是人本身的樣子,或者說是人本身的樣子刻畫了靈魂。靈魂只具備操控其他物體的能力,但是本身卻是無法攻擊到實物的,而靈魂操控實物又是需要魂力來維持。
諸多問題,唐天回毫無頭緒,只是修煉的同時,等待契機和自身產(chǎn)生契機。唐天回能感知到,這個契機的到來,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