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瓊雖然是今日才跟安定發(fā)生第二次關系,可自從第一次發(fā)生關系后,兩人見面的次數(shù)并不少,許瓊也沒了未發(fā)生關系前,在安定面前表現(xiàn)得那番柔弱淑良,反倒學著當年劉明珠勾著許濯上鉤后,對待許濯的樣子。
都說妻不如妾,妾不如偷。
那還不是家里的妻子和妾都太過端正給鬧的,要是家里的妻子和妾也能同青樓的女子一般,大方取媚于丈夫,丈夫又怎會再去肖想那些被人上過的破鞋。
故許瓊在床事上,一向大膽而挑逗,連完事后對付安定的手段,也隨意而大膽。
還真被許瓊想著了,比起第一次,安定這一次反應簡直是瘋狂而失控的。
安定甚至覺得,自己可能小時候也有點喜歡許瓊,反正都是小時候的事,過去的時間太長,誰又能記得。
許瓊走時,讓安定再三保證,會很快來許家提親,這才放心地去了。
故安定回了府后,便把這事告訴安夫人,讓安夫人替他備好嫁妝,打算三日后就去許家提親。
三日后,先是二十八擔嫁妝先抬進了許家,劉明珠讓下人把府門大開,邊迎著抬嫁妝的下人進去,邊朝著出來看熱鬧的街坊四鄰笑。
有些才搬來許家周邊不久的街坊,并不知情,便紛紛議論開來。
一位年過四十的婦人道:“這婚事我知道,她是要嫁她的大姑娘?!?p> 劉明珠聽到,急道:“不是大姑娘,是我的女兒?!?p> 那年過四十的婦人道:“當然是你的女兒啊,我說的是你大的那一位?!?p> “錯了,是小的那一位?!?p> “怎么變成小的了?”那婦人被搞糊涂了,“不是一直說的是大姑娘嗎?”
劉明珠正要把許蕪如何傷了臉,自己去找安家退親,安家為了顧忌許安兩家臉面,重訂了她的女兒許瓊與安定的婚事之事說出來,卻抬頭看到安家的馬車已經(jīng)停在了門前。
來的不止有安定,還有安容。
安定一臉喜氣,下馬車時,還難得好心地在平意背安容下來時,替安容拉了一下車簾子。
原是他回去后,把許瓊跟他說的主意也跟安夫人提過,安夫人本是不愿,覺得許蕪要家世沒家世,要相貌沒相貌,雖安容身有殘疾,但到底安容也是親的,再怎般輕忽,也不想叫自己的兒子娶個無才無德又無貌的女子,來羞辱安家。
但經(jīng)安定好一番勸說,又說安容已是兩度被退婚,本身又有殘疾,恐怕已經(jīng)沒有女子愿意再嫁給他,與其一輩子都娶不到妻子,不如娶了許蕪也是好的。
而且許蕪如今毀了容,也嫁不出去,一個娶不到妻子,一個嫁不到丈夫,不是正好相配。
安夫人便被安定說動了心,就去找安容好一番勸,安容面上不顯,心里卻暗自高興,今日來他也只擔心一件事,便是許蕪不肯。
他來時,還帶了那根柺杖。
安容心細,怕自己身邊突帶一根柺杖,會惹旁人懷疑,故在三日前把柺杖帶回安家后,便一直拿在手上用著,被安夫人和安老爺瞧見,也只是說用柺杖從輪椅上起來,會輕松得多。
故他今日帶了這根柺杖來,倒沒有引起安定的懷疑,至于劉明珠和許瓊,全副心神都在安定身上,怎會注意到安容手邊多了根柺杖的事,就算是打眼瞧見了,恐怕也不會覺得奇怪。
畢竟安容從坐上輪椅后,除了三日前來的那一次和這次,之前從沒再見過許家的人,許家的人自然也見不到安容,又怎知他這根柺杖是三日前才開始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