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浪漫青春

二十年前的你

第九十八章 新世界的大門(一)

二十年前的你 云心若詩 6453 2025-08-14 15:06:47

  -----------------------------------------------------------------------------------------------------------------

  日記:

  .

  2001年9月5日……星期三……晴

  .

  我坐上最早一班客車往省城進發(fā)了,隔著窄窄的走道,那邊坐著我的爸媽。

  原計劃是爸爸送我去學校,兩個行李箱我們一人一個,他拎大的,我拖小的。因為媽媽嫌爸爸到學校注意不到各項生活細節(jié),爸爸怕媽媽自己一個人在家想東想西瞎操心,于是一家人就齊齊整整地出發(fā)了。

  我不是第一次去省城,但與此前探親、看病不同,這次我將開啟一段獨立的、屬于自己的新生活。車窗外楊樹、田野、路旁刷著紅白藍大幅廣告的兩層樓私房飛速向后掠去,我的思緒跟著車頭不斷往前奔馳。

  我真的是一個大學生了,我要離開這里了,我將來會找什么樣的工作?看到怎樣的風景?有何種人生?會和我生活的這里看到的那些不一樣嗎?肯定會不一樣吧??墒呛檬菈哪兀课覍⒚鎸Φ氖翘魬?zhàn)還是困難?是機會還是陷阱?我還從未真正有過長期的集體生活。雖然高中時住過幾天校,但那種蜻蜓點水似的“走過場”,讓我從未真正融入宿舍女生們的生活。洗澡、洗衣服會像高中宿舍一樣嗎?我的室友們好相處嗎?她們會有人前人后兩幅面孔嗎?……我的思緒忽遠忽近,隨空中的浮云浮想聯(lián)翩。

  省城真大!車從高速收費口出來不多久便看見一番市區(qū)景象,可走走停停,開了一個小時還沒到客運站。這個車程比從我們縣城到市中心還遠??墒〕浅舜蟆④嚩?、房子多,一路上也沒看出什么厲害的地方。沒有想象中的摩天大樓、高樓大廈,也沒有電視里見過的那些標新立異、奇形怪狀的雕塑建筑。路邊有很多兩三層或五六層樓的房子,和縣城里的差不多:一樓分隔成各種小門面,樓上大多是藍玻推拉窗,偶爾也有些茶色玻璃的,外墻上貼著白色瓷磚或馬賽克。

  進客運站前的一段路堵車堵了很久,到站時已經(jīng)中午了。媽媽暈車暈得厲害,一下車就沖到個靠邊的排水溝旁蹲著猛吐。我和爸爸把行李搬下車,計劃著先出站找個地方坐著歇會,吃點干糧當午飯,休息好了再去找往學校開的公交車。我隨身帶的小包里疊著前幾天在書店買的最新版交通地圖,去往學校的公交車路線也早查清,爛熟于心:出客運站,往附近火車站的方向走到公交站,坐571路至終點。

  等媽媽緩過來些,我們一家三口拖著箱子,背著大包小包走出客運站。在出站口不遠處,農(nóng)業(yè)大學入學報到的紅色條幅赫然映入眼簾,條幅下放著張木桌,木桌旁站著坐著幾個年輕人。我們抱著問路的心態(tài)上前咨詢,一個男青年聽說我是新生,便熱情地上來搶我爸手上的箱子,說要帶我們?nèi)プ嚨牡胤?。我們仨緊張得相互對望,嘴里說著“不用不用,不客氣”,各自都把手里的箱子把手攥得死死的。

  車站附近人多,人來人往,擠擠搡搡很費勁。推拉了一陣,男青年見搶不過,便轉(zhuǎn)身在前面帶路,讓我們跟著他走。爸爸用眼神示意我看地圖,我對了下路牌和方位,走的大約是往火車站去的方向,便朝爸爸點點頭,快步跟上。男青年并沒帶我們?nèi)ス徽荆窃诨疖囌緩V場旁的一塊空地停下來,旁邊有同款入學報到紅色條幅和木桌、幾個青年和一些帶著行李看似新生和學生家長的人。他告訴我們在這里等,會有專車送我們?nèi)W校,然后轉(zhuǎn)身回了客運站。

  我和爸媽面面相覷,一面暗笑把剛剛的男青年誤會成了搶包黨,一面提防著坐車會不會有什么蹊蹺。

  媽媽找了個坐在木桌后的女青年問:“不好意思啊,麻煩問一下:去農(nóng)業(yè)大學是在這兒等車嗎?”女青年笑著點點頭。

  媽媽又問:“大概要等多長時間?”

  “一般是半個小時左右,要是堵車就不好說。前面一趟已經(jīng)走了十來分鐘了,估計下一趟還要二十分鐘左右吧。”女青年用標準的普通話回答。

  “那坐車,一個人,要多少錢?”媽媽開始憋塑料普通話,語速都變慢了。

  “免費?!迸嗄晷χ卮稹?p>  “?。棵赓M?不要錢嗎?”媽媽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語言體系在方言和普通話之間無序跳躍。我和爸爸也不相信會有“天上掉餡餅”這等好事,再次發(fā)問確認:“是學生一個人免費,還是都免費?”

  “都免費!車是學校包的專車,專門用于接送報到的新生和家長們?!迸嗄昴托慕忉尩?。

  爸媽向在一旁等車的家長們又求證一番后才徹底放心,找了個干凈地方,鋪開報紙坐下,拿出從家?guī)У酿z頭、煮雞蛋和西紅柿喜笑顏開地吃起來,邊吃邊感慨:大學就是有格局,有免費的專車,待遇就是好……

  飯畢不多時,一輛車頭前擺著農(nóng)業(yè)大學專車牌子的571路公交車駛?cè)霃V場旁的輔路,等候的學生和家長們蜂擁而上。我找了個靠窗的位置坐下,爸媽坐在我后面一排。不知是公交車開敞、汽油味少,還是免費讓媽媽心情愉悅,一路上她興致高昂地跟爸爸分享窗外出現(xiàn)的街景,期待著即將第一次步入大學校園,念叨著這個學校的好,完全沒有了之前暈車的癥狀。

  車開了二十分鐘后,窗外的建筑越來越低矮,越來越稀疏,媽媽的話也如窗外的房子一樣越來越少。直到公交車從一大片湖中駛過,路兩側(cè)是一眼望不到頭的湖水和隨風搖曳的菡萏、蘆葦,法國梧桐形成的綠色長廊拱衛(wèi)著前路,蜿蜒伸展。窗外景色很美,車內(nèi)語寂,只剩車頭前引擎的呼嘯和車窗玻璃不斷敲擊窗框的叮呤咣啷。

  571路如方程式賽車般在法桐路上義無反顧地飛奔,媽媽在心里急切地想知道:還要往前開多遠?還有多久到?這急切表現(xiàn)嘴上,是反復不停地念叨。我看過地圖,學校名字出現(xiàn)在地圖最下面邊邊上,那意味著不在繁華的市中心,便安心欣賞窗外斑駁的光影,等著自然抵達。

  “到了到了!我看到一塊大石頭上刻著繁體的‘農(nóng)學院’幾個字,那像是個校門,剛剛開過了?!眿寢屘嵝盐液桶职譁蕚湎萝?。車卻沒有減速,仍在法桐路上飛馳,路邊樹林里掩映著若干房舍。幾分鐘后,車在校門前停了下來,車旁是熟悉的入學報到紅色條幅和一排木桌,桌子前后有各院系的字牌和一些廣告。

  我找到自己的院系報名字、簽到。一個個子瘦小的女生把入學指南遞給我說:“你按這上面的要求到對應(yīng)地方辦入學、繳費的手續(xù)和領(lǐng)取生活用品?!彼龑χ业拿衷诒砩喜榱瞬?,又接著說:“你的宿舍在14棟513,你們可以先去宿舍把行李放了再去辦手續(xù)?!彼S即回頭招呼了一聲,一個大黑胖子便從法桐樹后歪了出來。他看起來有三十歲上下,穿著變形的POLO衫和寬松的五分褲,腳上滿是灰,趿拉著一雙黑色人字拖。

  大黑胖子熱情地搶過爸爸手里的大皮箱,說帶我們?nèi)?4棟。有了前一次“搶箱子”的經(jīng)驗,爸爸適當客氣了兩回便松了手,轉(zhuǎn)身接過我手里的拉桿箱,我則幫媽媽把裝著干糧和他們換洗衣服的包背上。

  大黑胖子拎著大皮箱走在前面,像個導游,自豪地介紹道:“我們學校是全市占地面積最大的學校,有山有水有田。不知道你們來的時候有沒有看到塊刻著繁體字的大石頭,那是大校門,從那兒起就已經(jīng)是學校的地界了。我們現(xiàn)在經(jīng)過的這個二校門里面主要是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區(qū)域?!?p>  爸爸走在大黑胖子旁,他猜不透大黑胖子是老師還是學生,一面遞煙,一面謹慎地問:“敢問您怎么稱呼?”

  “呵呵呵呵,別客氣,您別客氣!”大黑胖子笑著掩飾尷尬,把煙推了推,最終還是夾在了耳朵上,那張大黑臉底下略略顯紅:“我叫房明君,99級林學的。我只是長得比較著急,其實也就比您姑娘高兩屆?!彼幕卮鹱屛液蛬寢尨蟮坨R,但出于禮貌,我們并未笑出聲。

  “在汽車站、火車站和校門口負責接待的都是學生,沒有老師嗎?”爸爸習慣性用提問的方式社交,不讓話掉在地上冷場。

  “有一兩個輔導員帶隊,不過這會是午休時間,他們不在。絕大部分是學生會的成員和志愿者。志愿者一般是高一兩屆的學長學姐?!狈棵骶鸬馈?p>  校園的主路安靜地躺在法桐的蔭蓋里,我喜歡這種靜謐安詳?shù)母杏X,像極了小時候我家樓下那條路——樹沒被砍的時候。路緊挨著樹林,林子里佇立著幾棟兩三層的坡屋頂紅磚房相互守望,磚墻上爬上些許綠色藤蔓。我知道這如同畫境般的美好在爸媽眼里定有另一番解讀。這是他們年輕時熟悉的紅磚房,不是他們想象中大城市該有的景象。

  空氣中飄來陣陣甜香,我和媽媽忍不住猛吸幾口,直呼“好香!”。房明君熱情地注解道:“這是桂花香,每年這時候都有!這條路旁種的是丹桂,待會拐過去的一條路上種滿了金桂,聞起來更香!除了桂花,每年不同時節(jié)還會有柑橘、蜂蜜、甜玉米之類的特產(chǎn),都是我們學校自己研發(fā)的,外面買不到哦……”

  房明君介紹學校時,由內(nèi)而外散發(fā)出自信和自豪。他這種狀態(tài)感染了我爸,爸爸在應(yīng)和他時,也搜腸刮肚地想角度來夸學校:有山有水,環(huán)境好?。〉胤酱蠛冒。∮邪l(fā)展空間。遠離市區(qū)好??!能靜心學習,不受外面花花世界的干擾,想花錢也沒地方。宿舍離校門遠好!正好每天走路、跑步,鍛煉身體……甚至他那粗糙的外表也被爸爸賦予了“真誠樸實”的優(yōu)秀品質(zhì)。爸爸的夸獎當然也是說給媽媽和自己聽的。媽媽不太關(guān)心這些,除了場面上的附和外,她問房明君的都是關(guān)于在哪里交錢、辦手續(xù),在哪里領(lǐng)東西,在哪里吃飯之類的實際問題。我則負責跟著。

  步行了二十多分鐘,遠遠看見坡下立著三大棟新房,房子周圍除了光禿禿的行道樹和剛鋪的草坪,還有不少地方裸露著黃土。房明君滿臉羨慕地指著最近的一棟說:“那是14棟,是剛修好的新房。新家具、新設(shè)施,條件比我們好多了。我們還住在前面的老房子里?!?p>  房明君把我們送到樓下,指了指“女生宿舍,男士免進”的牌子,轉(zhuǎn)身走了。爸媽的心經(jīng)歷了這一天的起起伏伏,此時才真正落定,伴隨著媽媽不停念叨著“住這兒好!”,高興四溢。513在五樓,爸爸跟宿管阿姨打好招呼,拎著沉重的大皮箱一口氣上到五樓,憋紅的臉和汗透的襯衫絲毫影響不了他的好心情。

  走廊干凈整潔,每隔四五個宿舍有個裝電話的壁龕,預留的電話線團在龕位里等待電話的到來。房門上貼著寢室名單,寫著宿舍號、院系專業(yè)和名字。

  “機械工程……農(nóng)業(yè)機械化及自動化,振華你看,還有農(nóng)機這個專業(yè),跟你有緣啊……”媽媽見廣一樣念著宿舍名單上的專業(yè)和名字:“茶學……林學……平安,呵呵,這名字起的有意思啊,有寓意又好記……還有這個叫孫……兮,振華,你看那個是念‘兮’吧?……”

  找到我所在的宿舍,門虛掩著,門上除了我以外,還寫著:肖偉、魏博雅和江云萍。肖偉?和我高中班上那個男生肖偉同名同姓,但是個女生!我邊感慨著這有趣而其妙的巧合,邊推開門。屋里一對母女正在收拾東西,母親披著齊腰的長發(fā),穿著到腳踝的亞麻長裙,女兒則是副假小子模樣:短發(fā)、白T、長褲加旅游鞋。她們說一口流利標準的普通話,見我推門,齊齊停下手里的活,望向我們。

  “您是?”爸爸先開口詢問。

  “哦,這是我們家閨女,魏博雅!”女孩母親指著名單上的名字熱情地介紹。我爸有樣學樣,指著我的名字用蹩腳的塑料普通話做介紹,不僅語速慢,音量也略大了些,仿佛大聲能糾正普通話不標準的發(fā)音。父母間的寒暄在互相了解完基本情況后,默契地結(jié)束在“住同一個宿舍的同學,以后要相互幫忙,互相照顧!”

  這是個四人間,全新的床鋪、家具兩兩對望。床全在上鋪,床下是一套各自獨立的衣柜、帶書架的電腦桌和凳子,有效避免了爭搶上下鋪扯皮的情況。門旁一人一個大柜子,里面已經(jīng)存放好統(tǒng)一發(fā)放的被絮,上鋪的木板床上也鋪好了統(tǒng)一的竹涼席。房間北邊是晾曬陽臺、洗漱區(qū)和獨立衛(wèi)生間。這宿舍條件遠超我和爸媽預期??啃l(wèi)生間的兩個位置已有人,我在門旁的兩張床里隨意選了一個。爸爸笑話我真是會挑地方,以后要管開關(guān)門和開關(guān)燈,倒也沒強制讓我換另一個。

  爸爸擔心報到手續(xù)繁瑣,放下行李,簡單收拾下就催著我和媽媽先去辦手續(xù)。宿舍沒空調(diào),魏博雅打算跟她媽去校門口的國際學術(shù)交流中心住,便提前把宿舍鑰匙給了我。

  “這大熱天,穿旅游鞋不熱么?還穿那么厚的棉襪子,脫出來腳不臭死了?!”走出宿舍沒多久,媽媽忍不住嘖嘖評價:“那么長的頭發(fā)還披著……”

  “你少操些別人的冤枉心!”爸爸看了媽媽一眼,嚴厲喝止。

  夏天穿旅游鞋和披頭發(fā)都妥妥地踩在媽媽的死穴上。但媽媽的死穴多之又多,防不勝防。我從小到大一直留長發(fā),除了剛洗完頭,頭發(fā)沒干外,媽媽決不許我披著。媽媽還忌憚用吹風機,她覺得吹風機會讓頭發(fā)發(fā)黃分叉,洗完頭發(fā)要自然風干。所以若我想以披發(fā)造型出門,就必須在出門前想方設(shè)法找理由洗頭,還要卡好洗頭的時間不能太早,避免出門的時候已經(jīng)干了。

  媽媽噤聲不久后,轉(zhuǎn)換話題又開始念叨:“我看她們的臺燈和電扇不一樣,應(yīng)該是自己買的,我們要不也去看看哪有賣的?開水瓶也要買,衛(wèi)生間的淋浴是只有涼水沒有熱水的。還有衣架、夾子、肥皂、洗衣粉、蚊香……你想想看,還有沒有哪些要買的,列個單子,待會去看看,一起買回來?!?p>  “想到的就買,沒想到的她以后自己買,多給她留點錢就行了!”爸爸一句話管總,定下解決方案。

  辦完各種手續(xù),置辦完生活用品回到宿舍,魏博雅已經(jīng)跟她媽出去了。我和爸爸覺得把物品各歸各位就好,沒什么可收拾的,媽媽卻堅持把所有的東西都徹底洗刷幾遍后再擺放東西。在爸媽忙活著洗洗涮涮時,一個個子瘦高、皮膚黝黑的女孩拖著箱子、背著大背包探身進了宿舍。

  她叫江云萍,大我兩歲,家在農(nóng)村,有個大我一歲的弟弟,說一口川普。爸媽跟她說話時也自動切換回了方言。我挺佩服她,獨自一人坐十幾二十個小時的火車從重慶跨省而來,碩大的背包和箱子一個人扛,擦擦洗洗,收拾東西,活干得利索又有條不紊,具備強大的獨自生存能力。她爸媽沒送她來,不用問,一定是往返的交通費不便宜。估計在她看來,我就是個嬌氣的“小公主”:上學要爸媽一路護送,住宿的事也都是爸媽在張羅,我站在一旁干看著。我不想扮演這樣的角色,但我也的確沒什么干活的機會。

  爸媽沒像魏博雅媽媽那樣訂附近的旅社,最后一班回縣城的班車趕不上,他們計劃去投奔住在省城的姑奶奶。我知道有這么位姑奶奶,但沒印象見過,這些年似乎也沒多少來往。媽媽說我見過,有照片為證,那時我還是個抱在懷里剛會說話的嬰孩,那次到省城是參加姑奶奶女兒的婚禮。收拾停當,媽媽打算吃過晚飯再走,順便看看食堂的伙食,但去姑奶奶家的車程大約是客運站到學校車程的2-3倍,爸爸擔心走晚了趕不上換乘的公交,便放棄了吃晚飯的打算。

  送走爸媽,我的新生活才真正開始。陌生的環(huán)境,每個毛孔都充分張開,各自感受著新鮮、自由與孤獨。鑰匙轉(zhuǎn)動鎖舌,隨著“啪嗒”一聲,一個白皙高挑的女孩走了進來,她身后跟著個身材魁梧、棱角分明的男人。與她相比,男人用壯漢來形容都不確切,那是堵移動的墻。女孩徑直走向最早擺上課本的那張書桌,她是肖偉無疑。她落落大方地介紹男人是她男朋友,并簡單收拾了幾件衣物就跟他走了,說明晚再回來。

  和男朋友這么毫不遮掩、光明正大嗎?她行走匆匆,來去如風,空留我一人瞪大眼楞楞坐在凳子上凌亂,感受精神的沖擊,消化新世界的新事物。

  .

  -----------------------------------------------------------------------------------------------------------------

  .

  從我記事起,每隔幾年姥爺就要念叨一次要上省城見他小妹妹,再不見就怕沒機會了,但每次都被舅舅和媽媽攔了下來。他們說姥爺想見妹妹是假,想過當年地主家的少爺生活是真。不僅自己想心思到處跑著吃喝玩樂,還要讓人陪著伺候著。大家都忙著養(yǎng)家糊口賺錢,哪有功夫陪他到處跑。聽了這話,姥爺總是氣得拍桌子跳腳,說兒女不孝。姥姥便適時地翻出賬本算舊賬,說姥爺?shù)墓べY都留著自己吃喝玩樂了,沒給子女和這個家一分錢,到老了想讓子女伺候他去旅游,沒這個道理。姥爺言語上占不到理,便摔門而去,每每都是這同樣的結(jié)局。后來說得多了,舅舅和媽媽就以他年紀大了,身體適應(yīng)不了旅途顛簸為由拒絕,他仍嘴上忿忿不平,但也僅此而已。

  姥爺總是在嘴上念叨,但從未自己坐車去省城。不知是不會、還是不敢獨自出門,抑或真的像舅舅所說是等著路上有人伺候才出門。這些我不得而知,我只知道:姥爺直到去世,都再也沒見過他在省城的親妹妹。他們最后一次相見便是幾十年前姑奶奶女兒出嫁時。

  與姑奶奶家開始聯(lián)系、頻繁走動,是從我考上大學開始。過年的時候打電話拜年,舅舅、媽媽和我作為姥爺?shù)拇砣タ赐媚棠?。一來二去,我也道聽途說了些姑奶奶與姑爺爺?shù)膼矍楣适拢浩茢『蟮牡刂骷业男∨畠簮凵狭吮慌钒l(fā)配到農(nóng)村但才華出眾的大學老師,小女兒不顧家人反對,偷偷與大學老師結(jié)婚并生下幾個兒女。若干年后,大學老師冤屈得以平反,要調(diào)回省城從事技術(shù)工作,小女兒義無反顧辭別家人,帶著兒女隨丈夫搬到省城。

  三言兩語的人生故事說來簡單,卻只有當事人方知其中真正滋味。若干年后,我走遍祖國各地,方知直轄市周邊的農(nóng)村與貧困縣周邊的農(nóng)村,雖同為農(nóng)村,卻也不一樣。百樣山水、百樣經(jīng)歷養(yǎng)千百樣人。萬物有來處,萬事有因果。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