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記:
.
1999年9月1日..........星期三..........晴
.
從今天開始正式開始了高二的征程。開學第一天,為今后的學習,我做了很多計劃,唯一擔心的是生活中我不能完完全全地按計劃去實施。
晚自習是語文,老劉又開始了他的長篇大論,在語文課上寫日記大概不屬于在甲課上做乙課的事吧。雖然之前有被老劉看到然后放任自流的先例,但這會心里還是有點打鼓。
下午大掃除前班主任講到調(diào)整班上團委干部的問題,我就知道盧小芳十塊錢的東西是跑不掉了。后來我和東霞打趣她之前賭咒發(fā)誓不當副班長的事,她不爽地甩過來十塊錢,然后叮呤咣啷拿書本砸桌椅撒氣。我當然沒收她的錢,吃十塊錢的東西是同學間開玩笑的樂趣,直接給錢是什么意思?拿錢打人的臉么?我們是為了要錢才跟你打賭的么?不,我是早知道你信口開河,讓你自己打臉。
.
之前擔心下午的大掃除又發(fā)生跟上次勞動一樣不愉快的事,結果還好,沒發(fā)生,因為我被叫去教務處領作業(yè)本。班頭、我還有史輝三個人去的,我沒清點數(shù)量,扛了一捆本子就走,到教室本子發(fā)到最后,少了一個。這時,教室里只有我和班頭,史輝發(fā)完他領的本子已經(jīng)去吃飯了,我和班頭只好把發(fā)在每個桌上的本子又清點了一遍,每人20個,最后到金燕這少了一個。班頭決定再去教務處看看,是不是落在哪了或者有沒有多的,我在黑板上留言:“每人自己桌上20個本子”,免得吃過飯后來得早的人亂拿,并打算如果找不到,就用我的本子把少的那個補上。
飯后,到教室,問班頭:“你找到發(fā)本的人了嗎?”
“那兒關門了。是誰少了本子?”他問。
“金燕?!蔽以捯魟偮洌阒苯釉谧约鹤郎系囊欢驯咀永锍槌鲆粋€遞給了金燕。就這么一個小小的毫不遲疑的動作,令我感慨頗多。已經(jīng)看慣了每個人為自己的東西斤斤計較的樣子,從道義上來說,維護自己的利益是常理,無可厚非??蛇@種常理看得越多,看到不合這種常理的事時,心里就越發(fā)生出敬佩和感動來。他遞本子的一瞬,似乎定格在時間與空間里,順著他結實的胳膊往上,黝黑的臉上微微翹起的嘴角露出坦然。那份下意識的的坦然顯露出他待人處事的原則。這一瞬的神情和動作是那么和諧、順其自然,但它背后的意義又有些不凡。
他的確是個稱職而熱心的好班長!
.
-------------------------------------------------------------------------------------------------
.
交接事物,當面清點品種和數(shù)量是避免后續(xù)麻煩和確定責任歸屬的有效手段。如果是貴重物品,最好能列出書面交接清單,并雙方簽字,這是事前預防。事情發(fā)生后,積極尋求途徑解決問題,對產(chǎn)生的后果主動承擔責任,也是一個成熟的人處理問題的正確思路。在工作中,這套事前、事中、事后處理問題的方法論能有效解決問題,讓同事和領導覺得你是個有辦事能力、有擔當、靠譜的人。具有這些特質(zhì),離被重用、升職加薪也就不遠了。
這個經(jīng)驗在之后幾十年的工作中,屢試不爽。
.
-------------------------------------------------------------------------------------------------
日記:
.
1999年9月3日……星期五……晴
.
又是感慨良多。
分班的事已經(jīng)過去快一個學期了,這么算來,“小妮子”和我同了一個學期學后又分開已經(jīng)一個學期了。現(xiàn)在見了面,還是有說有笑,也經(jīng)?;ハ鄮兔?,比以前好多年的同學還要親密很多。
上午,她們文科班要檢查日記,來找我借日記本看看有沒有什么可“借鑒”的,以解燃眉之急。我們作為理科班,對文字的要求比文科班松些,日記也已經(jīng)很久沒檢查了,會持續(xù)地寫大多記錄的是自己所感所想。我沒多考慮,就給她了,我對她的信任幾乎不設防,并不介意她看我的私人日記。
下午,“小妮子”來還日記本時告訴我,她看了幾篇覺得不是可以公開的日記就沒看了,一篇也沒用上。后來方倩倩也找她借我的日記本看,她覺得未經(jīng)我授權,就對方倩倩說“私人日記不方便傳閱”,給推辭了。結果,為這事她倆鬧了好一會別扭。聽了她的話,對她的信任瞬間又增加幾分,再次確認她是個可以交的朋友。不管她的話是真是假,能說出這番話就說明即使我沒要求,她也認為我的隱私要經(jīng)我允許才能公開,這是個界限。這就比那些說起來是“知心朋友”,實際上并不知道各自在想什么的人要好。如果事情真的如她所說,為了維護我的隱私,她寧愿得罪另一個朋友,那她就更值得我深交了。
.
今天收到通知:我被調(diào)到文藝部,成了高二文藝部的部長。且下午第四節(jié)課后去開會。聽到這消息,我簡直如墮五里霧中,不知道怎么回事,只能等開會揭開謎底了。
會議內(nèi)容很簡單,學生會換屆,公布各部門職務人員并介紹相互認識。各職務的任免并沒有經(jīng)過選舉,大多是學長、學姐或老師推薦,然后直接任命的。因為高三是待考年級,一切為了高考,而高一的學生剛來,很多情況還不熟悉,所以,高三的學生會成員基本上是掛職退休的狀態(tài),大部分組織工作都落在高二部長們的身上。這個意思,會上會下老師、學長學姐們也多次傳達到位了。
高三的文藝部長還是之前高二的文藝部長許敏。大會后,她把我和高一文藝部長叫到一起又開了個小會,談了談這學期工作的事,并把寫工作計劃的任務交給了我。
許敏,我們很早就認識了,大約小學二三年級吧。她高我一屆,是表姐的同班同學、校舞蹈隊的隊友,長相屬于那種過分精致的漂亮,跳舞也很有天分。我們也就僅限于相互認識,見面知道那個人是誰,幾乎沒怎么說過話,遠遠地看著各自生活在各自的世界里。她是活潑開朗的人,身材高挑,衣著入時,時常和男生們在校園里、馬路上說笑,或攬腰坐在他們自行車后座上。在我們家的教育里,這種和男生“過于親密”的女孩不是好女孩,屬于不三不四、不檢點的類型。于是,我印象中一直覺得她和“小太妹”差不多。
而今天與她接觸,發(fā)現(xiàn)以前那些都是實實在在的偏見,用那些片面、表象的標準衡量一個人是有多大的錯誤。她是熱情大方的正經(jīng)女孩,責任心強,有組織能力,對工作、學習都干勁十足。以她的舞蹈功底和天分,在藝術班能分分鐘碾壓大部分人,可她卻選擇報考非藝術類院校,只把跳舞當興趣。她說起話來的潑辣程度完全堪比王熙鳳,氣場之強大,沒幾個男生敢在她面前說“不”。我小心翼翼地向她求證坐男生自行車回家的事,她毫不避諱地說那是有一次她腿被車撞折了,有個男生碰到就把她送去了醫(yī)務室。之后的一段時間,班上安排走讀的男生們接送她上下學,其中有個男生住的離她家很近,接送她的任務就相對固定了下來。再后來她腿好了,偶爾碰到也會坐他的順風車。在聊天中她明確地表示她也很討厭那種勾三搭四,和男生們打情罵俏的女生。
會后,一路上和她邊走邊聊,聊以前的事,聊現(xiàn)在的學習和工作怎么兼顧,聊了很多很多。雖沒直接問,大概也猜到我當文藝部部長和她的推薦有著必然的聯(lián)系。她是個耿直且有感染力的人,和她聊天會覺得暢快淋漓,借著和她聊天的熱情,我也充當了一回“護花使者”,騎車把她送回了家,即使與我家完全不是一個方向。
.
-------------------------------------------------------------------------------------------------
.
小縣城,屬于熟人社會,十幾年或幾十年在同一個地方生活,誰和誰都能搭上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而人脈在熟人社會滲透到買賣東西、租房、上學、就業(yè)、結婚等各個方面,幾乎能影響一切?!坝惺烊?,好辦事”的觀念徹底地影響著這里的人,即使不求人辦事,熟人的一句話,也可能會影響事情的走向。
對于就業(yè)面比較窄的行業(yè),這套理論同樣適用。大城市雖屬于生人社會,對于許多要求相對專業(yè)化的行業(yè),工作十幾二十年后,發(fā)現(xiàn)仍是一個小圈子,相互為師生、為校友、為老鄉(xiāng)、為親戚、為夫妻的比比皆是,行業(yè)內(nèi)信息非官方途徑比官方途徑流通得更快。在這樣的行業(yè)里,人脈對于就業(yè)、跳槽、升遷、創(chuàng)業(yè)仍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有個朋友時常抱怨工作累、工資低,朋友們就勸他跳槽,他說:“跳什么啊,我們行業(yè)有發(fā)展前景的每個城市就那么幾個單位,還都是兄弟單位,誰和誰都差不多?!?p> .
遠遠地看一個人,即使了解再多他/她的信息,都未免不真實。用概念、框架和標簽去給人歸類,也未免僵化、教條。人是立體的、有多面性的,只有深入接觸,才能真實地了解一個人。謹以此與明星的各種粉或黑共勉。
.
-------------------------------------------------------------------------------------------------
日記:
.
1999年9月4日……星期六……晴
.
一大早,學?;▔镆黄瑵嵃椎暮诺氖[蘭裊娜而高傲地站在細長的花葶上,四周簇擁著細長的葉子,狹長的微微張開的花瓣羞澀地包裹著花蕊,透出似有若無的清香。踏著朝陽,從這樣的花徑旁走過,一路心情大好??珊眯那榻?jīng)不住考試的折磨,馬上消失殆盡。早上的數(shù)學課,數(shù)學老師進門啥也不說,揚了揚手中的卷子,唉!一來就考試。重點是,我一向引以為豪的數(shù)學竟也把我考得七葷八素的。
中午,蔥蘭個個都爭相打開花傘,攤平六片花瓣,露出中間鮮嫩鵝黃的花蕊,嬌滴滴地立著。一朵接一朵,連成一片云,似乎輕飄飄地要升向空中了,可實際還在地上,離土并沒有多遠,就像我這樣,甚至比土更低。據(jù)說下午要考英語,一向的弱科,想必會比數(shù)學更糟糕吧。作為一個高二的老鳥,經(jīng)過一年的考試轟炸,竟然還沒習慣這“硝煙”的味道,仍畏懼考試,也是可悲??纪旰蠊桓杏X不佳,勒令自己只能吃五毛的晚餐。這不是節(jié)儉,也不是吝嗇,是自虐,讓身體的痛苦去平衡內(nèi)心對自己的失望。
晚自習后踏著星光回家,蔥蘭已經(jīng)收起了它圣潔的衣裳,花芯像乖寶寶般躺在白褥子里睡熟了,仔細看,有些花已枯萎、凋謝,花瓣散落在草叢里。什么時候我才能結束自己的使命呢?在我彌留之際,我是否會完成自己的使命呢?什么是人生?什么是永恒?想到“斑羚飛渡”一文中領頭的羚羊帶領羊群飛躍過寬的山澗時,甘愿冒著隨時跌落山谷的危險做墊腳石,不覺感到自己的渺小。我并不畏懼做那樣的頭羊,就如同我不怕英勇就義,但卻害怕考試的“凌遲”。
.
1999年9月7日……星期二……晴
.
又到軍訓時期,看著高一的新生在教官的指導下訓練,不由得想起當初我們進校軍訓時的情形。迷彩“斑塊”在操場上分裂、合并、移動、靜止,伴隨著日頭下蒸騰的熱浪,時不時傳來嘹亮的口號。時間過得真快,已經(jīng)過去一年了,可與教官互動的那些過往仍歷歷在目,似乎就在昨天。許多同學回味那雖苦還甜的軍訓,都還想再來一次,見見那個帶我們的壞壞痞痞的幽默教官。走過大操場時,也會時不時地在迷彩人群里找尋,有沒有那個英姿颯爽的身影。
一切都已成回憶,不可能再來了,只有擁有時珍惜過,才不會后悔。今天是他們軍訓的最后一天,去年的今天,我懷著多少希望和好奇走進這個校門,如今好奇已消失,只剩期待那能實現(xiàn)的“希望”。
.
接連幾天的考試,都在今天公布了分數(shù),數(shù)學120分,雖是第三,但與第一名145分相差了25分,并不是什么值得高興的事情,英語99分,卻已是班上倒數(shù)第八,物理、化學和生物分數(shù)也只是平平,平到都不值一提。唉!對自己無語。
.
-------------------------------------------------------------------------------------------------
.
年輕,最可貴最吸引人的就是有希望,有無限可能,而年輕最讓人彷徨和愁苦的也就是前途與希望的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