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爸媽,你們還是住弟弟家吧,我家實在住不下四個老人
下班回到自家的小區(qū),小雨沒有立刻回家,而是站在小區(qū)里,遠遠朝著另一幢樓,望了一下,眼神里滿是猶豫,但最終,她還是轉(zhuǎn)過了頭,朝自己家走去,沒有再去留戀。
而那幢樓里有一戶人家,就是小雨弟弟和父母共同的家。
一,大一,父母斷了她的生活費;大三開始,父母停了她的學費,她只能靠自己。
小雨是家里的長女,下邊還有一個弟弟,小雨考上了一所普通的大學,大一大二時,學費,父母掏了,但生活費,父母要求小雨自行解決。于是,為了剩下的總數(shù)所需遠遠超過學費的住宿費、書本費、各種雜費,以及最基本的吃穿用度花費,小雨在學校勤工儉學,外加到校外當家教一塊一塊賺來養(yǎng)活自己。
上大學期間,小雨看到別的同學,能夠?qū)P耐度氲綄W習當中,而不被基本的衣食住行所煩惱,就很是羨慕了。而她,為了完成學業(yè),不得不將相當一部分時間,投入了勤工儉學和做家教當中,否則,她將會餓著肚子。
父母對此的態(tài)度是:我們已經(jīng)把你養(yǎng)大,還給你出了學費。不要忘記,你還有一個弟弟,大頭,在你弟弟這里呢。
而且,對小雨算是相當狠心的父母,看著小雨也沒有抱怨,竟然把大三大四的學費,也不給了。小雨不得已,向同學借錢,又申請了助學貸款,才算是把學業(yè)完成了。
小雨也有委屈,班里,甚至連真正貧窮的學生,都比她強??上?,她只能把這份委屈,放在心里了。
可是,剛一畢業(yè),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還欠著助學貸款和同學的債,一萬多塊錢。
二,父母和弟弟哭窮跟她要錢,卻在一個月后全款買房買車。
這時,父母的催錢電話,也到了。
父母在電話中,儼然一副問責的樣子,養(yǎng)你這么大,把你大學也供出來了,到了你回報的時候,你竟然一分錢也沒有。而且,剛上大二的弟弟,也向姐姐抱怨,都怪你,上學把家里錢花光了,害得我,就考了一個大專。
遇上這樣的弟弟,也是醉了,撒謊,都不帶一點兒臉紅的。
對于父母和弟弟的責備,她備感委屈,但卻還是應(yīng)著頭皮,再跟同學開語借錢,再加上省吃儉用,一個月后,還是給父母,匯過去了一萬塊錢。
可讓她萬萬沒想到的是,這個事情,也是六年之后,她才知道了。僅僅是她給父母匯去一萬塊錢后的一個月,父母在她和弟弟讀大學的城市,就給弟弟全款買了房和車,弟弟大學畢業(yè)一年,就馬上結(jié)婚生子了。
然后,直到六年之后,幾乎年年給娘家匯一萬塊錢,甚至幾萬塊錢的她,才和老公首付在同一個小區(qū)買了房,不得不說,這真是巧合。如果不是有一次,她下班回家,偶遇父母和弟弟一家四人,她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而弟弟的婚禮,是在老家老屋辦的,這期間,沒有人提,父母為弟弟在城里買房買車了,而且,還是全款。
三,父母為弟弟付出一生,生活不能自理了,想來找她負責。
那次相遇,她才明白了這一切,不過,她也知道,自己的家境如何,她是清楚的,只是,很多事情,她不愿意點破,也很在意父母的生養(yǎng)之恩。
她也算明白了,為何每年五一、十一,她要回娘家,父母竭力不讓,不是在外旅游,就是出門辦事,只有隔兩年一次的春節(jié)過年回家,父母才勉強同意,而且,老家的老屋,明顯也是冷冷清清的,而且,弟弟一家還不在。現(xiàn)在,小雨知道了,父母,只是不想讓她知道,已經(jīng)給弟弟全款在這個城市買了房和車。
但那次遇見后,她當年及之后的十幾年,沒再給父母匯錢,而是選擇了,一年三節(jié),和老公一起上門,反正就在一個小區(qū),給父母買點兒東西,給千兒八百塊錢。
因為,她知道,父母不管是工作時的工資,還是退休金,都堪比她和她老公的收入,父母,很寬裕,只是父母覺得,給弟弟的錢,永遠不夠。
但令人驚訝的事,今年發(fā)生了,她也是突然想起來,父親,今年已經(jīng)六十九歲了,母親七十歲,弟弟和自己的孩子,也已經(jīng)上了初中了。
這一天,她收到了母親的一個電話,母親在電話里說:小雨,我和你爸,最近身子不大好了,啥活兒也做不了了,不僅照顧不了人,還需要人照顧了。小雨,我想搬到你哪兒住,可以嗎?
母親的話還沒落,父親也在旁觀說道:可是,小雨,是這樣啊。我們搬過去,我和你媽的退休金,還是要全部給你弟弟的,我們老兩個的生活和養(yǎng)老,都要靠你了。你也知道,你弟弟家是兩個兒子。
小雨啞然,在跟老公商量過后,拒絕了父母的要求。老公是獨子,老公的父母,再過兩三年,也將到了需要人照顧的年齡,而以小雨和老公的經(jīng)濟實力和時間,根本不容許他們照顧四個老人。
而且,家里匯聚齊了父母和岳父母,這種畫面太美,別說老公,連小雨也不敢想象。何況,家里,根本沒有住下這么多人的空間,小雨家,也是兩個兒子。
父母和弟弟大罵小雨不孝,幸好,他們?nèi)齻€,沒打上小雨的家門,看來,三個人,還是要面子的。
四,小雨,身為閨女,你不該無限制遷就你的父母和弟弟。
同一小區(qū),女兒自己掏錢付首付,月月還房貸,還得每年給父母匯出不少于一萬塊錢,據(jù)小雨所說,自她畢業(yè)參加工作,到跟老公結(jié)婚,這六七年間,至少給父母匯出了十萬塊錢。
老人卻早在幾年前,就給兒子全款買好了房和車,而且,本身相對優(yōu)渥的家境,在女兒讀大學期間,大一和大二,只給學費;大三和三四,連學費也不給了。這對女兒來講,是多大的心理創(chuàng)傷啊。
兩位老人,全款給兒子買房買車,財產(chǎn)全部給了兒子,還給兒子帶娃,十年如一天。然后,對女兒,可以說是18歲一上大學,就不聞不問,只知道每年向女兒要錢了。但巧合的是,女兒也在同一個小區(qū)買了房。這真正是冥冥中自有注定。
然后,兩位老人,生活半自理,也就是他們話中所說的“不能照顧人,反而需要人照顧了”,就不再想給兒子兒媳添麻煩,想住到女兒家,由女兒負責養(yǎng)老。
我覺得,這兩位老人,這是多雙標,多不要面子啊,在我們這個凡事都要講臉講面子的國度,這得是多大的不要面子精神,不怕被人戳斷脊梁骨,這兩位老人,才會提出住到閨女家啊。
我看,這個問題,一定是這兩位老人的兒子和兒媳提出來的,這簡直是太不要面子了啊。讓你住,你都沒好意思住,還想主動要求。竟然還附帶了一個,退休金全部歸兒子,花銷一律女兒女婿負責。人家女婿還是獨子,還有自己父母要贍養(yǎng)。
像這個故事中小雨的這種情況,拒絕是對的,小雨和老公逢年過節(jié),看看岳父母,給點兒東西和錢,這已經(jīng)仁至義盡了。這岳父母養(yǎng)老的主要核心責任,肯定是兒子,也就是小雨的弟弟來負責。小雨的弟弟,掏盡了父母的家財,而且,以后每個月,還在拿走父母的養(yǎng)老金,這真正得該養(yǎng)兒防老啊。別忘記了,你女兒女婿,也有自己的公公婆婆還需要贍養(yǎng)呢。我一直覺得,這種事情就是劇情罷了,想不到,現(xiàn)實生活中也竟然有,這種岳父母和弟弟,不要面子到小雨父母和弟弟這種程度,也確實是太過罕見了。(作者:董江波,筆名冷得像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