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年輕時交朋好友,終日流連飯局,嬌妻幼子全然敵不過手機發(fā)出的一絲響動。如水光陰被男人付于煙,酒,牌局和觥籌交錯的歡場。
林立的昏黃路燈,熠熠生輝的頭頂,時而在漆黑無邊夜空里若隱若現(xiàn)的一枚彎月,還有酒醉時腦海中一閃而過的親人模樣,這是男人在每個夜晚臨睡前的殘存記憶,只是它們迅速化為一縷煙塵消失在遙遙的夢境。
中年時,男人呼蝶引伴,時時游歷,萬千美景,無限生機。親人不曾在腦海中縈繞過片刻,他們仿佛是世界上最模糊而又遙遠的存在。
歲月滌蕩著每一顆跳動的心臟,或持續(xù)著熱烈的堅持,收獲夢想;或在無盡努力之后不見曙光,只剩絕望。世事如此,愛情亦然。
年老時,男人患上重疾,他不得不停下匆匆遠行的腳步。收拾行囊回到家鄉(xiāng),他敲擊著熟悉卻又陌生的門板:我現(xiàn)在需要照顧,所以我打算回歸家庭!
妻子遞上一張早已被磨破邊角的《離婚協(xié)議》:我現(xiàn)在唯一要做的是請你簽字。

老楊小楊
我記得某位情感專家說過長篇大論,大致概括為:你能舉出多少因為父母包辦而走向痛苦的婚姻,我就能舉出多少因為自由戀愛而慘遭褻瀆的愛情。一個把時間,精力與情感都付出于家庭以外的人,在年老疾病纏身之時,卻名正言順地要求獲取來自家庭的關(guān)愛與呵護,如果這種備受詬病的要求得以實現(xiàn),何其真實,殘酷,嘲諷?世人“以德報怨”,孔子問:何以報德?是的,以德報怨,何以報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