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國一位侍者走上前來,對著燕子伋說道:“此處便是我齊國王城,這個碼頭乃是平常船只往來之地,在海島之南。王城共有三個碼頭,南、西、北三個方向各一個,西邊的碼頭是專供軍卒往來,兵馬調動之專屬;北邊的碼頭是王公貴族往來之用。王宮正在西邊,我們需要繞島而行,從西邊的碼頭上岸?!?p> 燕子伋點點頭說道:“好,我知道了。”
與各國重農抑商不同,齊國農商皆重,商人可以衣絲乘駟,雖然依舊難以封爵,但其地位并不低賤。豪商大賈往來朝堂之間,縱橫江湖之內,筑高院,養(yǎng)舞姬,迎來送往都是高官顯貴。
齊國因魚鹽而富,商人往來販運,溝通各國。尤其海島王城,孤懸海外,島上物產有限,但人員眾多,日常所需全靠商人們往來運送。王城南面岸高水深,故而南面碼頭多是商船???,即使貨物繁重,船只也不至擱淺。
環(huán)島而行,南面碼頭,平坦開闊,有精兵駐守,周圍少有人煙。
一童兒問道:“臨海城在西,王城在東,我們?yōu)楹尾恢苯雍叫?,何必繞道南面呢?或者我們直接從北面走,何必繞島而行呢?”
齊國侍者回答道:“自臨海城自西向東徑直航行的海路上多有暗礁,若船觸之,便會損毀沉沒。只有軍中藏有暗礁布圖,可以直來直往。所以西面這個碼頭乃是軍中專用,若遇急事可徑直航行往來王城與臨海城?!?p> “至于西面,海底多有激流,船只航行其中多有搖擺,若非經(jīng)年漂泊于海上之人,難以承受,故而少有人行?!?p> 一路顛簸,行船終于到達西面碼頭。
下的船來,德安君邀請燕子伋前往府中做客,但燕子伋認為,子伋作為燕國使節(jié)前來拜見齊王,按照禮制應當住進館驛之中,所以拒絕了德安君的好意。
于是一行人在碼頭上分別,燕子伋作為客人,先行離開,德安君帶著家眷與屈兆一起目送燕子伋在鴻臚卿的陪同下前往館驛。
燕子伋三次回首拜別。
整個海島地勢乃是北高南低,齊王宮正在北面高崖上,俯瞰整個王城。
燕子伋一行人在侍者的帶領下,住進了館驛之中。
夜深寒重,海浪聲聲,風中帶著淡淡的海腥味。
此處海島,原本是海外孤山,山峰高聳,陡峭異常,并不適合建城。后來鎮(zhèn)守東邊的齊候,也就是現(xiàn)在齊王的先祖,當時還是大周的鎮(zhèn)邊公候,統(tǒng)率東十三軍,抵御海獸的侵擾。為了迎戰(zhàn)海獸,以神術蹈海術將原本散亂在周圍的數(shù)個小島牽引過來,與山峰合為一體,形成現(xiàn)在的大海島,在其上筑城。
之后數(shù)代人又不斷修建,這座海島孤城不斷擴展。山峰高聳寬廣,呈半弧形向東突出,將土地環(huán)抱在內,形成三面天然港口,出海的船只全都在此??浚罅可藤Z也在此交易,竟然慢慢發(fā)展成為一座繁華大城。
等到齊襄侯(齊國建國后奉為齊襄王)之時,海獸大舉進犯,為保證陸上百姓不受所害,駐兵海島,構筑防線,并親自坐鎮(zhèn),以無上神術,將海獸阻擋在外。從那以后,歷代齊候皆坐鎮(zhèn)海島,慢慢形成齊候居海外島,世子鎮(zhèn)臨海城。
等到齊候僭越稱王,建立齊國后,便定都海島,成為唯一一座懸居海外的王城。
齊國王宮便建立在東北側山峰上,一來此處山峰相對較為平緩,適宜構建房舍宮殿。二來整個海島乃是東高西低,東側乃是高聳山峰,西側乃是平坦陸地,王宮高居在上,俯瞰西南,將整個海島王城放置于眼下。三來就是距離東側懸崖防線很近,若有海獸來犯,可以第一時間預警,并請齊王以神術鎮(zhèn)壓之。
燕子伋將下面人搜集的資料一一翻看,對整個海島王城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然后開始翻看齊國朝堂眾臣的資料,此次入齊,事關燕國無數(shù)百姓,必須小心謹慎,不能出任何差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