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貞觀第一少

第013章 機器

貞觀第一少 開山123 2037 2019-10-30 07:36:17

  “張大郎,劉縣令上午已對此對詳細(xì)檢查過,并未發(fā)現(xiàn)異樣!”蘇勖說道。

  張大象點點頭:“嗯,我再看看!”

  他說完,就四下查看起來,檢查了一兩刻鐘,也沒找到什么線索。

  程處亮耐不住性子,一直催促離開:“大郎,就算那魏和是有人指使,證據(jù)也定然早就銷毀掉,能找到何東西?再說,劉縣令那個人精難道還會讓證據(jù)留在這里不成?”

  張大象示意他稍安勿躁:“二郎,你慌個什么?晚餐還早呢!”

  唉,這小子,干什么事都是個急性子。

  調(diào)查完畢后,張大象向李泰告辭,李泰拉住張大象胳膊,非要留下張大象等人晚餐:

  “大郎難得來此一趟,今晚就在此吃頓便餐,我二人也可好好聊聊!”

  李泰異常熱情,讓張大象不忍拒絕。

  “既然如此,恭敬不如從命,多謝四郎!”他感謝道。

  接著,二人聊天之余,他把發(fā)明草木灰堿的事告訴了李泰,讓他蒸饅頭解決府中千余編書人的飲食問題。

  李泰一聽,更加高興:“嗯,前幾日我與房二郎商量,準(zhǔn)備請尚食局幾人幫忙,他說現(xiàn)在人員緊張,只有去找光祿寺,我還沒來得及找父皇呢,想不到如此大的一個難題,倒是被大郎給輕易解決!”

  在他計劃中,這部書要編制五十卷,按照正常進度,沒三四年肯定完不成。

  本來府中已經(jīng)非常擁擠,若再多幾十做飯人和若干爐灶,自然會更麻煩。因為當(dāng)時是以粟米飯為主,要很多灶才行,白米飯可不是每個人吃得起的。

  “四郎既然如此擔(dān)心就餐問題,還有一個辦法也可以很好解決!”張大象說道。

  “哦?不知還有何方法?”李泰眼睛一亮。

  旁邊,蘇勖也是一臉期待。

  “四郎,在下這幾年在家中守孝,閑暇之時就在家中看書,偶然發(fā)明了一種做面食的方法,就是制作面條?!睆埓笙蟮?。

  “面條?”眾人一聽,不由得都是一愣。

  張大象隨后又進行了詳細(xì)解釋:“簡單說來,就是把面團揉好后,想辦法做成細(xì)長條狀,如此方便曬干保存。

  就餐時放入開水當(dāng)中一煮,頃刻間就可做好,而且還可以往里面添加佐料,是一道非常好的快餐!”

  他這么解釋,眾人一聽就明白。不過隨之而來又有了新疑問,只見蘇勖不解道:

  “大郎,要做成細(xì)長條狀,恐怕也很費工夫,是用刀切嗎?”

  “刀切雖然也可以,不過那太慢,幾個人吃還差不多,如今府中有一千余人,此法當(dāng)然不行,需要加工機器,再用機器加工面條!”張大象解釋道。

  李泰一聽,笑道:“機器好辦,我馬上派人去請少府的閻少監(jiān),他手下有全國最好的能工巧匠,加工此面條機自然不在話下!”

  說完,他立即讓蘇勖派人去請少府監(jiān)閻立本,正好晚上一起聚餐。

  閻立本是本朝大畫家,同時也主管工業(yè)事務(wù),他還有兩個哥哥:大哥閻立德,匠作大匠,從三品;二哥閻立行,衛(wèi)尉少卿,從四品。

  魏王李泰的王妃就是閻立德的長女閻婉。

  少府監(jiān)是主管全國手工業(yè)、工業(yè)的機構(gòu),屬于部級,地位低于尚書省工部,不過二者沒有隸屬關(guān)系,而是平級。

  大致是工部主管政令,而少府監(jiān)相當(dāng)于一個部級國有企業(yè)與國家工業(yè)局結(jié)合的這樣一個衙署,主管具體事務(wù)。

  唐代,主管政令的官員是“清官”,基本上是科舉出身的人在干。主管具體事務(wù)的是“濁官”,清官的地位遠(yuǎn)遠(yuǎn)高于濁官,即便品級相同也是如此。

  清官前途也遠(yuǎn)大于濁官,基本上只有清官才有可能當(dāng)上宰相,濁官當(dāng)上宰相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中后唐尤其如此。

  ……

  閻立本三十六七歲,風(fēng)華正茂,因為顯赫的身世,所以在大唐混得非常不錯,三十多歲就當(dāng)上四品官-------閻立本的祖母就是北周宇文邕之女,一位公主。

  聽張大象介紹了面條機,閻立本只明白了一小半:他只知道這東西是干什么的,但是對于如何制造出來,他當(dāng)然是兩眼一抹黑,畢竟他并不是工匠。

  “張大郎放心,鄙人手下有大唐好的工匠,什么樣復(fù)雜的機器都可制作出來!”閻立本非常有信心。

  什么樣的機器都能做出來?張大象暗地里搖了一下頭:我想制造蒸汽機,你手下的那些人行嗎?

  “好,既然閻少卿如此說,鄙人也就放心了,改日我親自到少府監(jiān),與那些工匠商量如何加工。”

  張大象點點頭,面條機的大致原理他知道,不過要變成實物,還需要破費一番功夫。

  “好的,既然張大郎也從未做過這機器,我最近剛剛聘任了一名直官,讓他協(xié)助大郎。

  此人名叫公羊春,是墨家‘從事派’的大弟子,手藝非常了得,我特地稟明了主上,給了他六品待遇!”閻立本說道。

  直官是指技術(shù)官員,他們大多數(shù)人沒有職田,待遇與張大象這樣的千牛備身差不多。

  為了提高他們的待遇,少部分直官帶有州縣職事官的虛銜,因此他們有職田。

  唐代有三品技術(shù)直官,地位非常高,部級待遇,與我們現(xiàn)在的兩院院士差不多。

  哦?墨家?張大象一聽,不是說漢代以后就沒有了嗎?沒想不到在唐朝,居然也還有墨家子弟。

  嗯,應(yīng)該墨家只是沒落了而已。

  “他師傅大巨子應(yīng)該手藝更高,為何不一起聘過來?”張大象問道。

  “巨子已經(jīng)九十,年事已高,哪里能夠當(dāng)?shù)昧酥惫??”閻立本道?p>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