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一陣一陣清脆的鳥鳴,喚醒了那貪婪的人兒,努力的伸個懶腰這才站起身,推開窗外。一股清新的空氣撲面而來。簡單收拾一下,在朝陽的催促下一妙也下了樓。朝霞無限美,此時不用功更待何時?
一妙就在那小院的中間慢慢的修煉了起來。練氣,或是練體,都離不了那個練字,練氣講求的是化虛成實的氣,而煉體則是講究的用真實的肉體感觸,以心靈的意念引導從而由外而內的洗滌自己的肉身使之達到真身不朽的狀態(tài)。
取出那從藏經閣中取來的《烘爐》便仔細的研習起來?!逗鏍t》顧名思義就是觀想烘爐的一種修行方法,在烘爐煉體中強調,天地為爐。故開篇就講到:“天地為爐兮,造化為工;陰陽為碳兮,萬物為銅。合散消息兮,安則有常;千變萬化兮,未始有極。若人之或或兮,難一而定。然真人淡漠兮,獨與道息。釋知遺形兮,超然自喪。最終人的思維達到寥廓忽荒兮,與道諧翔”。
其實整篇《烘爐》講求的就是讓人們通過感應天地法則,涵養(yǎng)空虛淡然的性情,最終達到精神境界上的至虛極,守靜篤的狀態(tài)。并在這種狀態(tài)下觀想天地烘爐,以天地法則為爐鍛造自我無上真身,最終能夠到達無塵無垢金剛不朽的境界。整篇心法不多,配合著一些招式引導。不似練氣士打坐用思維延伸感悟天地法則,煉體講求的是用肉體的引導,撥動世間故有的法則,從而來感悟其規(guī)律變化。
《烘爐》招式一共有九式十二招,所謂九式,乃是在站樁基礎上延伸的九種相對變化,是基礎定式,而十二招則是因九式變化演變而出的十二種招式,九式為單獨變化的九種固有的引導招式,而十二招卻是鏈接在一起的套路變化。然萬變不離其宗,想要練好《烘爐》首先就得站好樁,所謂站樁其實就是取攝生蟬眠之意,在《烘爐》中站樁外講虛領頂勁,沉肩墜肘、含胸拔背、松腰斂臀、立身中正。內講獨立守神,肌肉若一,內外結合,達到釋知遺形,萬物歸一的境界方才是正確的站樁方式。其中要義很難把握,若是沒有好的師傅指點練習的話一妙可能一輩子都不會站出效果,好在當初選擇好功法后一秒特地找了乘靈做了指點,直到沒有問題才離開。站好姿勢,剩下的就是內外相合神行合一了。樁不好站,神不好守,站樁的姿勢別人可以幫忙矯正,可是神行合一就沒有人能夠幫助自己了,心猿意馬,難以控制,想要鎖住心猿縛意馬則又是一番功夫了,好在一妙心思單純也沒有費什么事就能夠好好的靜下心了。只是這一個樁一妙就站一個時辰。
站完樁,沒有收工,一妙又將那九式一招一招的打了一遍,烘爐煉體,顧名思義,每一招,每一式講求的都是神與意和,意與氣和,氣與力和。人與天和,天人合一。而烘爐觀想觀天地烘爐,同時就要求修行者在修行的過程中將自己想象成那爐中鍛造之物,而那九式的每一次動作就都好像是鐵匠在捶打鍛造似得,不斷的將自己的身體機能壓榨,一招一式皆為錘煉,所以,要求每次動作都必須勢大力沉。每一式的動作,都要一妙用盡全身的力氣來捶打鍛造,同時還要觀想、引導通過呼吸配合來引導那虛幻的氣加入到捶打鍛造的過程中去,而每一縷氣在體內的運行流轉又好像是那燒火時不斷吹進的風一樣,天地為爐,造化為工,陰陽為碳,自身為銅,而那引導的氣則是那不斷鼓吹爐火的風,身體擺動,肌肉股蕩間不斷的將自己的肉身捶打,身體的每一寸肌肉、每一塊骨骼、甚至每一個細胞都在這鍛造的范圍之內,所以其中的滋味大概只有那修煉之人自己才能夠體會吧。
才打了前面的三式,一妙渾身上下就沒了一絲氣力,勉勉強強的將第三招收了勢這才決定停下來。其實所謂的只能做到前面三式只是因為自己只能夠完完全全的按照要求將這三式的要領打了出來同時取得了預期的效果而已,若是只練招式一妙現(xiàn)在都可以將后面的十二招也打了出來呢,可是那樣以來只是徒有其形罷了。好多煉體之人每次修煉時講求效率,數(shù)量,套路,以為只要自己將這些東西練個好些遍達到每招每式信手拈來就會煉成功一樣。
其實不然,若是不得要領,即使你練的再多也不能夠成功,就好像一個人怎么可能在錯誤的路上走到正確的終點去呢?踏踏實實的,一招一式的打好每一個基礎,這才能夠達到最好的效果。這些東西一妙自然知道,因為以前和劉勇待在一起,那家伙說難聽點就是一根筋,老師教過的每一個點他都會仔細的吃透了才會進行下一項,當初在小院的時候沒少因為這個毛病拉下功課,好在這家伙悟性還不錯,加上那不急功近利的性格,使得其修為在小院中一直算是高手的存在,和那家伙待得久了,一妙自然耳篤目染的受到了影響。所以仔細的將那前面三式練完后發(fā)現(xiàn)后面的練下去也沒有多少效果反而會影響前面的功課時便果斷的放棄。
收了功,此時的朝陽才慢慢爬了上來,拿了水桶去那寒潭的邊上取水,因為不喜歡吃那丹藥來填飽肚子所以一妙打算自己弄點吃的來解解饞就好,所求無它,一碗面而已。當然僅僅是解饞罷了,因為修行之人所需要的能量普通的食物是根本不能滿足日常所需的,所以修行之人進食最下者為食物,而食物又分為血食和谷食,因血食多為動物所產,而動物死亡時一般會含有各種情感,所以食材中也會或多或少的摻雜一些負面情緒,故肉食者穢,為修行者不取,在修行之人來說肉食為最下等。
谷食次之,谷物生長出于大地卻向上于天,天清地濁,出于濁而親于天,故谷物中大多含有清靈之氣,乃是修行之人最為通用的靈氣之一,也是最為容易吸收的靈氣。然而谷物含有的清靈之氣量卻不是很大,除卻特殊培育的品種,普通的食物被修行者食用需要排泄的雜質甚至比吸收的那點可憐的清靈之氣要麻煩的多,所以也不為人所取故次之。
再次之那是服食藥石,藥石乃是修行之人運用自己所掌握的氣的特性,配合相應的實物材料,將虛幻的氣運用特殊的方式煉成丹藥服食,這樣以來基本上可以滿足大多數(shù)修行需要,當然看個人手法高明不一,所煉藥石特性自然也是難以把握。故藥石再次之。
高明的修士是從虛幻中直接攝取所需的各種能量物質的,或者說高明的修士本身就已經不需要從虛幻中提取了,自己就已經能夠運用自身的氣引導共振產生吸引從而自動的吸收外界的能量來滿足自身的消耗需求。
當然一妙所擁有的丹藥那可全是乘靈給一妙準備的,其中丹藥的品質不用想也知道是最高明的一種,怎可耐那高明的藥石雖說是沒有任何雜質,但是入口即化,食之無味啊。
所以這些年以來,也許是馮珍珍的手藝很好吧,使得不論什么時候一妙最喜歡的都是那西紅柿雞蛋面,甚至自己還專門學習了一番,有回回到山上做給乘靈,連乘靈都微笑著夸了夸一妙呢。盡管她連一碗都沒有吃完!
提著桶走到那譚邊,打了水這一起身回頭才發(fā)現(xiàn),那朝陽之下,不知何處起,不知何處終的一條彩虹正在山谷的那片天上亮熒熒的顯示著自己的歡喜。絢爛多姿,格外美麗。
“呵呵,這山這水吆,你是用那細雨埋怨我遲遲的到來,又用那彩虹歡迎我正式的留下嗎?”看著那天上的彩虹,一妙不禁陶醉,這一刻忘乎所以,心里美極了,沉醉在這清新的空氣中精神自由的徜徉。不禁大聲喊道:“你好啊!我來了?!斌@的山林里鳥鳴亂舞,甚至不知多遠處還傳來一聲虎嘯。
“你好啊,我來了!”大山也這樣歡快的回答著他。雄渾的聲音在這空曠的山中回蕩了好久好久。
吐了吐舌頭,笑了笑,聽著那遙遠的虎嘯聲歡快的拎了桶水搖擺著,哼哼扭扭的向著小院中去了,不一會兒,炊煙裊裊,那廚房中傳出的陣陣歌唱聲在這早上的山林中自由自在的飄了好遠好遠。
此刻,捧著一碗西紅柿雞蛋面的一妙正坐在門檻上嘻嘻溜溜的吃著,看著那升起的朝陽,一口面一口蛋吃的好不歡快,腹中升起的一陣陣熱在這略微寒冷的早上溫暖極了,“人生中最美好的事情莫過于此吧”。吹了吹面條,“呼啦”一聲吃了一大口,抬起頭,瞇著眼睛,就著晨霧看著那升起的朝陽,一妙不禁這樣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