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子別動
坑媳婦專業(yè)戶
歷史已完結(jié)129.18萬
大明皇太子朱厚照語錄:“本宮身邊不留無用之人?!?“還有臉問本宮為什么要任用宦官?你們行的話你們上??!不行就別叨叨?!?“你是言官,你不叨叨要你何用!” “什么?要裁撤傳奉官?把納糧捐監(jiān)、祖蔭的監(jiān)生也撤了!” “為什么流民人數(shù)越來越多?因為朝廷苛政,徭役繁重,官紳不納稅!” 官員們太難了,太子不好相與啊。 —————— “官員們吹噓弘治中興,父皇就信了?事實是,大明……衰退了!” 弘治帝心里默念:這是親身的、唯一的兒子! —————— 被官員、宦官、百姓天下所有人忌憚的朱厚照負手而立,他有一個不能對人言的小秘密。 他靠關(guān)注度活著。
-
周天子
南希北慶
歷史已完結(jié)112.58萬
彼時,西邊秦惠王初露鋒芒,東邊齊威王垂垂老矣,北邊趙武靈王橫刀躍馬,南邊楚懷王合縱天下。 彼時,天下之言非楊即墨...... “等等,這是哪個文盲說的?” “亞圣。” “哦,就是那個遍投簡歷卻終不得志的孟子輿,可真是頗有孔仲尼之風范啊。” “你是何人?膽敢如此嘴炮我家二圣?” “不才,張儀是也。難道你就沒有聽說過,一怒而諸侯懼 安居則天下息!這分明就是我縱橫家的時代。小鬼,你又是誰?” “我只是一名國際關(guān)系學的應屆畢業(yè)生,今日湊巧應聘上周朝世子一職,請問先生,這附近可有槐樹?” “你找槐樹作甚?” “自掛東南枝?!?讀者群號:334767198
-
三國得到寶物就變強
泉山居士
歷史已完結(jié)112.06萬
現(xiàn)代大學生張武因一次醉酒穿越到三國演義中的世界,附身在同名人物張武身上,覺醒了“尋寶系統(tǒng)”。 你得到了三國寶物“的盧馬”,獎勵三點屬性和技能“飛將”。 你得到了三國寶物“諸葛亮的羽毛扇”,獎勵三點屬性。 你得到了三國寶物“太平要術(shù)”,獎勵三點屬性和技能“呼風喚雨”。 ……………… 哈哈! 這一世我不但不做“送寶童子”,我還要搶光這三國的寶物,我還要結(jié)束這紛爭的亂世,締造一個更加強盛的帝國! 當然,除了寶物,貌似還有很多東西都可以搶過來! 新書《龍鳳魔劫》已開始上傳,懇請各位老鐵支持,謝謝!
-
從農(nóng)家子開始的古代生活
混亂不堪
歷史已完結(jié)171.85萬
打南邊有個江寧府,治下有個宥陽縣,縣里頭出了個徐秀才。 一路科舉考上舉人、進士、做了官! 盛家有個庶出的六姑娘叫做明蘭,聰慧機警,蕙質(zhì)蘭心,心有成算。 可愛懂事的盛小六才十歲上就被徐秀才給盯上了,借著科舉中式的東風登門求娶。 穩(wěn)了后宅,徐秀才就放飛了自我······ 這是一個輕松和諧愉快的故事······
-
明末:來自未來的金手指
天下白兔
歷史已完結(jié)162.02萬
倒霉蛋劉海,穿越到了明末成為了困守大同的一個偏將,就在他感到絕望的時候,有一個金手指從天而降,讓他看到了無窮的希望,并且向著這個希望不停的前進。
-
網(wǎng)癮少年劉禪之崛起
愛喝甜辣醬
歷史已完結(jié)189.96萬
建安二十四年,劉禪在自己臥室發(fā)現(xiàn)了一扇奇異的大門,從此過上了可樂泡面配辣條,終日沉迷網(wǎng)絡的中二肥宅生活。 從今天起,別叫我阿斗,叫我斗帝劉禪! 書友群號:926450816 歡迎大家來玩
-
大明:我姐夫是朱由校
庭外有棠
歷史已完結(jié)112.35萬
穿越成為天啟朝外戚張貴,因不想將來被李自成拷掠致死,不得不走上禍害大明朝權(quán)貴官僚的道路。 言官罵他挾君亂禮。 藩王罵他貪得無厭。 官紳恨他刻薄狠辣。 但無奈九邊總兵多是他門下走狗,連九千歲都是他干兒子,皇帝也拿他沒辦法。 所以,大明朝就這么被他任意擺布著。
-
呂布的模擬人生
錦鯉好運
歷史已完結(jié)100.38萬
新書:《修仙:我只想進大宗門茍》喜歡的兄弟們可以支持下。 “丁原匹夫,吾堂堂大丈夫,安肯為汝之主簿!”滾燙的鮮血濺射在呂布那張驕縱狂笑的臉頰上。 叮!人生模擬器!改變未來!改變?nèi)松? '隋唐'模擬世界中呂布、宇文成都并肩會戰(zhàn)天下群雄,后力敵恨天無門,恨地無環(huán)的李元霸,更是力挽狂瀾扶大廈將傾的大隋王朝。 大明世界,開國洪武大帝傾盡全力培養(yǎng)。 幾十年帝王生涯經(jīng)驗再加上領兵作戰(zhàn)幾十年經(jīng)驗的飛將呂布,還是那個莽撞天真的虓虎嗎? 一個提前成長,政治成熟知道未來發(fā)展的呂布會怎樣改變自己的人生? 風云人生,這樣一個呂布會給三國帶來怎樣的精彩紛呈呢,敬請期待。
-
大唐從挽救長孫皇后開始
見月明
歷史已完結(jié)137.2萬
【曾用名《盛世華唐》】 貞觀十年六月己卯,皇后長孫氏病危,群醫(yī)束手無策。 恰在此時,隱居太白山的神醫(yī)孫思邈回長安給新收的徒兒申請度牒。 李世民大喜,請孫思邈入宮診治。 “神醫(yī),此病你能救否?” “不能,但我徒兒能。” “不知貴徒在哪里?” “他,就在宮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