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說分類 歷史

兩宋元明

  • 從土木之變開始模擬天下

    端陽.CS

    歷史連載中111.18萬

    明正統(tǒng)十四年,八月 瓦剌大軍圍二十萬明軍于土木堡,蘇成穿越而來。 黑煙蜿蜒,開始模擬 午時,瓦剌騎兵奔馳而過,彎刀雪亮…… 【你死了】 模擬結(jié)束

  • 登基吧!大王!

    話凄涼

    歷史已完結(jié)153.06萬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南宋末年,天下大亂,有天命真人起于大漠,將入中國為天下主。 彗星墜落,趙泰蘇醒,“我才是天命,統(tǒng)一天下我來!” 群臣:“大王,趕緊登基吧!大王!” 企鵝群541938403

  • 我成了崇禎

    胡蘿

    歷史已完結(jié)100.01萬

    這是一個歷史的轉(zhuǎn)折點! 這一年大明朝最后一位帝王登基! 這一年剛剛登基的崇禎大帝,就將這條傾斜的大船駛向了深淵。 也是這一年,一道靈魂穿越而來,開啟了大明朝的最新篇章。 滅東林,誅晉商! 強軍伍,選悍將! 輕賦稅,安民心! 用奸臣,逐清流! 兵鋒所指,日月皆在! 憑借著自己微弱的歷史知識,朱由檢終于將大明朝這個風雨飄搖中的大船駛向了正確的方向。 齊家治國平天下! 醒掌天下權(quán),醉臥美人膝!

  • 大明太孫朱雄英

    陳叔摯

    歷史已完結(jié)77.09萬

    洪武十五年,一瓶假酒將朱雄英送到大明。 朱樉:我詛咒那小子絕不會長壽! 朱棡:嘿嘿,我最疼我大侄子了! 朱棣:丫給我起外號,叫什么Judy! 朱雄英:環(huán)宇之內(nèi),日月之下,皆為大明疆土。

  • 大明:我成了道士皇帝

    不愛喝奶的貓

    歷史已完結(jié)81.97萬

    一覺醒來,紅旗下的少年林羽發(fā)現(xiàn)自己出現(xiàn)在武當山上,那既然當了道士吧,那就好好當,道士也是一個非常有前途的職業(yè),而且這個世界還有武功。 但是當林羽十四歲突破先天師傅驚為天人,自己洋洋得意之際,竟然要拉我去登基,他喵的早干嘛去了,我什么都不會呀。 結(jié)果就是林羽徹底的取代了朱厚熜,成為了新一任的道士皇帝,雖然沒有學過治國理政,但是憑借現(xiàn)代人的思維,再不濟也不可能是個昏君吧。 群臣:“陛下,還請早立太子?!?朱厚熜:“都在這咒我早死是吧,老子先天高手,最少再活二百年,生兒子干嘛,造我的反么,都給我拉出去打,誰再敢提,直接打死?!?

  • 大明第一能臣

    萬里天和

    歷史已完結(jié)189.63萬

    李洪意外重生洪武初年,這時候,朱標還建在,朱元璋還不喜歡殺人。 但身為后世之人,李洪知道,那一日終究會來。 于是,他常勸身邊的人趕緊辭官歸鄉(xiāng)。 “諸位,辭官歸鄉(xiāng)吧,皇帝要殺人了,保命要緊啊?!?“大明的官,狗都不做!”

  • 金圣祖

    北宮釋藏

    歷史連載中119.23萬

    這里是12世紀,蒙古高原上正醞釀著恐怖的風暴,江南水鄉(xiāng)趙宋官家卻在歌舞升平,醉生夢死! 金國、蒙元、南宋、西遼、西夏、高麗、吐蕃、大理,花剌子模等強國林立,割據(jù)一方,稱霸海內(nèi)! 且看主角如何橫掃諸國,一統(tǒng)宇內(nèi),揮天下之兵戈,集弓馬之縱橫!

  • 大明:朕讓你監(jiān)國,大明全瘋了?

    喵覺

    歷史已完結(jié)45.63萬

    簡介:穿越大明,成為皇太孫朱瞻基,正值朱棣第二次北伐伊始,因太子朱高熾以國庫空虛為由反對北伐,剛剛穿越成皇太孫的朱瞻基意外獲得了便宜老爹朱高熾的監(jiān)國之權(quán)! 同時覺醒國運系統(tǒng),與大明國運綁定,只要大明國運強盛,就能獲得各種獎勵! 于是……… 大明瘋了! 當朱棣班師回朝之時,整個人直接懵逼了! 東宮,身寬體胖的太子朱高熾手持一把長劍,嚷嚷著就要打美洲,打澳洲,要去找紅薯,玉米,土豆! 漢王朱高煦:“爹,西征吧,西邊遍地黃金,天竺人更是修路的好奴隸,西征才是王道??!” 趙王朱高燧:“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朱棣:“讓你監(jiān)個國,朕的大明咋全瘋了?”

  • 大明:發(fā)配嶺南,你開發(fā)珠三角?

    奇天八夜

    歷史已完結(jié)66.15萬

    穿越到明朝成二皇子,可開局被發(fā)配到嶺南! 別人眼中的不毛之地,卻讓身懷建設系統(tǒng)的朱樉無比興奮。 從修橋補路搞基建,到工業(yè)生產(chǎn),再到蒸汽機…… 立足珠三角,開發(fā)九龍港。 朱樉的日不落大明朝,就從這里開始

  • 大明:鄭成功之孫,打造日不落

    不死奸臣

    歷史已完結(jié)100.58萬

    康熙初年,滿清一統(tǒng)天下,大明衣冠唯存臺灣一隅。 穿越成鄭成功的孫子,又攤上個不爭氣的老爹,鄭克均唯有自力更生。 綁定萬界帝國兌換系統(tǒng),經(jīng)略臺北,采礦煉鐵,造槍建船,重組騎兵,打造海軍。 臺北一隅,突然涌出鐵血雄師。 復明室江山,正華夏衣冠。 造堅船利炮,掃四洋六洲, 四海之內(nèi),皆我大明版圖,率土之濱,皆我華夏子民。 普天之下,唯我大明紅日永不墜落。

  • 大宋世祖

    破賊校尉

    歷史已完結(jié)186.3萬

    “宋世祖興于宗室,蕩滌天下,載興炎運,四海咸安。有君天下之德而安萬世之功者也。” “自古中興之盛,無出于圣武矣。” 橫空出世的趙世,穿越為宋神宗第十三子,宋哲宗同胞弟。他延攬英雄,勵精圖治、誅鋤暴虐,興繼華夏。 他讓宋朝變成了真正的大宋! 史稱宋世祖,又號宋圣武帝。

  • 朱棣重生土木堡

    崛起的石頭

    歷史已完結(jié)59.21萬

    “我朱家怎么出了這樣的敗類?” 永樂二十二年,朱棣病逝榆木川,一覺醒來,竟發(fā)現(xiàn)重生到了二十五年后。 也先正在圍城。 于謙正在血戰(zhàn)。 孫若微成了太后。 而他的重孫大明戰(zhàn)神堡宗朱祁鎮(zhèn),正在叫門!

  • 佑明榮光

    歸塵y

    歷史連載中103.38萬

    一個成為了崇禎的男人,為了讓大明重新崛起,所干出來的那些喪心病狂的事情...... 看正式章節(jié)前麻煩看一看本書相關(guān)里的章節(jié),謝謝

  • 北宋之天生反賊

    北冥老魚

    歷史連載中100.47萬

    北宋元祐八年,剛穿越的寧復坐在床前。 躺在床上的干瘦老頭緊緊的握住寧復的雙手道:“兒啊,為父告訴你一個秘密,咱們不是普通人家,你的曾祖父,乃是周世宗——睿武孝文皇帝的第五皇子!” “周世宗柴榮?”寧復一臉懵逼。 “混賬!不許直呼你高祖名諱!”干瘦老頭怒目圓睜,但緊接著又劇烈的咳嗽了幾聲繼續(xù)道,“為父給你取名為復,字承志,就是希望有朝一日,你能承襲你曾祖的遺志,復國成功!” “這名字……”寧復無語,他想到有一位與他同名不同姓的表哥,最后這個家伙復國不成,瘋了!

  • 北宋小文豪

    明日紅花

    歷史已完結(jié)50.8萬

    蘇輅,人在北宋,老家眉山。 生為衙內(nèi),蘇輅從小錦衣玉食、嬌生慣養(yǎng)、胸無大志,只吃得下軟飯,正積極找人接盤,讓自己后半輩子可以繼續(xù)當一條沒有理想的咸魚。 對于自己的未來,他已經(jīng)做好萬全的規(guī)劃:要是實在找不到養(yǎng)得起他的老婆,他不介意繼續(xù)留在家里啃老。 七歲那年,蘇輅回到老家,赫然發(fā)現(xiàn)自己兩個堂哥一個叫蘇軾,一個叫蘇轍。 蘇輅眉頭一皺,覺得此事并不簡單! *** 搞笑風,日常流,新人求支持~

  • 絕境求生崇禎帝

    小波不停

    歷史已完結(jié)178.96萬

    崇禎15年的大明還有救嗎?魂穿成為朱由檢后知道的第一個消息就是朱仙鎮(zhèn)大敗、王思明的內(nèi)心除了慌還是慌!

  • 扎紙匠:這是聊齋明末

    這恒河貍

    歷史已完結(jié)108.93萬

    新書發(fā)布《我在聊齋左道長生》 天啟二年,身為紙扎鋪的少東家,蘇浩一直認為自己穿越到了正常的明朝末年,并努力讀書準備考取功名,直到…… 他那瞎了一只眼,斷了一只手又沒了雙腿的爹顫巍巍地遞了一本破書給他:兒子,這是我們老蘇家祖?zhèn)鞯拿丶?,從今天開始就傳給你了,學不學就看你自己決定了?!? 蘇浩看了看手中那本寫著紙人秘術(shù)的破書,臉上一副懵比的表情! 這是聊齋中的明末,邪門歪道橫行人間! 風水、相術(shù)、出馬、武行、廟祝、神婆…… 三教九流,三十六行,行行出詭異…… 江湖、朝堂、市井……… (明末爭霸文)

  • 大明第一爵

    水吐不服

    歷史已完結(jié)161.53萬

    穿越到大明,老板是心狠手辣的朱重八,老爹是開國功勛李善長。 為了夾縫中求生存,開局就舉報老爹造反!

  • 大明的工業(yè)革命

    科創(chuàng)板

    歷史已完結(jié)128.57萬

    數(shù)理化三料博士回到了崇禎時期。 距離大明滅亡只有十幾年了。 蒸汽機、珍妮紡織機、蒸汽機船、后裝線膛槍…… 一場工業(yè)革命在大明一步步開展。 群:914470008

  • 北宋振興攻略

    吾誰與歸

    歷史已完結(jié)228.33萬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之將傾。